他和秦檜有關係,卻能巧妙回答乾隆的問題,保住自己的官職

宋朝相比於其他朝代來說是非常富有的,雖然貴族階級的人比較荒淫,還被少數民族的人像遼國和西夏等地區接連打敗,可是還是出現過許多的有功之臣。像岳飛那樣勇猛的人,蘇軾那樣的才華,都是被歷史所銘記的,不過但凡才能卓越的人大多都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而究其原因,也是因為這些人性格太過於耿直,總是對君王進行直言勸諫,告誡君王要多為百姓著想;而對於百姓卻非常能夠體諒他們的難處,很多百姓都將他們稱為清官。不過這又能起到什麼作用,雖然李世民說過百姓就像水一樣,對君王至關重要。不過這主要還是針對君王來說的,如果碰到一位明君聖主,自然能夠接受,但是岳飛效忠的君王卻不能算是明君,他嫉妒忠良,覺得臣子的功勞比自己大。再者說每個朝代總會出現一兩個奸臣。

他和秦檜有關係,卻能巧妙回答乾隆的問題,保住自己的官職

秦檜此人,也不是一無是處的,相傳他的字寫得非常好。不過人不怕沒有本事,沒有才華,最怕的就是滿肚子壞心眼的人,而且還是有才華的,偏偏秦檜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對於這種人就應該被眾人所鄙棄。人們常說有因果報應,到了一定的時間自然會有人收拾這群惡人。不過這些所謂的因果報應,畢竟沒有人親眼看見過。秦檜此人非常愛拍馬屁,獻媚的本事真的是無人能比,君王十分吃他的那一套,還給他賜予了榮華富貴。秦檜這種臣子每日只知道怎樣討好皇帝,如果單是這個原因也就算了,可是他還要想辦法插手朝政,不光攛掇的君王重用小人,而且還遠離朝中的忠臣,實在是讓人痛恨,那麼這是因為什麼呢?

秦檜晾著家裡的妻妾不去寵幸,為何偏偏要跟岳飛過不去呢?岳飛如此的忠臣沒能受到皇帝的重用,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有奸臣在挑撥。一直生活在陰暗面的人們,猛然看見許久不見的陽光,便會出現兩種選擇,要麼就是將陽光也變得陰暗,要麼就是跟黑暗者同流合汙。所以岳飛的悲劇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的存在。秦檜的做法對於他來說是受到了數不盡的富貴,可是對於後世子孫卻是非常為難的。本文的主人公就是秦檜的後代,不過他算是運氣不錯的,並沒有因此受到太大的連累,反倒是又升官又發財,也是很戲劇性的了,各位知道此人是誰嗎?

他和秦檜有關係,卻能巧妙回答乾隆的問題,保住自己的官職

此人名叫秦大士,是安徽人。從小的字寫得特別的好,並且十分有文采。此人所處的朝代是清朝,清朝並不是漢人的天下,因此並不會對漢人太過於友好,因此如果希望能夠進入仕途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不過他卻成功了,由此可見他的才能不是一丁點的好。在他23歲的時候就成為了當朝狀元,之後進入翰林院進行史書的編輯。雖然翰林院不是什麼非常高的官職,可是卻是個不錯的選擇,偶爾還能見到君主,如果有一天被君王看上了,就可以加官進爵了。並且上天似乎也格外看重他。他的做官之路也是順風順水,即使沒有當朝丞相那樣的高位,不過也很了不起了。但是這中間也出現過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一日乾隆皇帝突然問他和秦檜有什麼關係。看似簡單的一個問題,卻讓他為難了。如果直言回答,感覺皇帝會不太滿意這個答案,誰也不知道君王的想法是什麼。此人還算是聰明,他思考片刻便回答說,我是您手下的臣子,而秦檜和我是不同時代的人。此話一出乾隆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那他的回答就等於在告訴乾隆,不論秦檜是誰的祖先都不要緊,關鍵是我和他忠心的君王並不是同一個人,秦檜的存在是因為當時君王的昏庸,而您是當世明君,我和秦檜並沒有什麼關係。即使有關係,皇帝也會明辨是非,舉賢任之的。此話說得天衣無縫,完全沒有任何可以辯駁的機會。

他和秦檜有關係,卻能巧妙回答乾隆的問題,保住自己的官職

可是乾隆心中還是存在疑慮的,他派人私下調查,最終得知秦大士和秦檜並不是直系親屬,只不過是秦檜哥哥的後代,秦大士的先人也是個好人,並沒有跟秦檜一起做過壞事,反而選擇了歸隱。於是乾隆皇帝才放心重用秦大士。秦大士也並不願意跟官場的人阿諛奉承,於是只當了十幾年的官便告老還鄉了。之後便專注於做學問,成為了一代名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