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秦桧有关系,却能巧妙回答乾隆的问题,保住自己的官职

宋朝相比于其他朝代来说是非常富有的,虽然贵族阶级的人比较荒淫,还被少数民族的人像辽国和西夏等地区接连打败,可是还是出现过许多的有功之臣。像岳飞那样勇猛的人,苏轼那样的才华,都是被历史所铭记的,不过但凡才能卓越的人大多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而究其原因,也是因为这些人性格太过于耿直,总是对君王进行直言劝谏,告诫君王要多为百姓着想;而对于百姓却非常能够体谅他们的难处,很多百姓都将他们称为清官。不过这又能起到什么作用,虽然李世民说过百姓就像水一样,对君王至关重要。不过这主要还是针对君王来说的,如果碰到一位明君圣主,自然能够接受,但是岳飞效忠的君王却不能算是明君,他嫉妒忠良,觉得臣子的功劳比自己大。再者说每个朝代总会出现一两个奸臣。

他和秦桧有关系,却能巧妙回答乾隆的问题,保住自己的官职

秦桧此人,也不是一无是处的,相传他的字写得非常好。不过人不怕没有本事,没有才华,最怕的就是满肚子坏心眼的人,而且还是有才华的,偏偏秦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对于这种人就应该被众人所鄙弃。人们常说有因果报应,到了一定的时间自然会有人收拾这群恶人。不过这些所谓的因果报应,毕竟没有人亲眼看见过。秦桧此人非常爱拍马屁,献媚的本事真的是无人能比,君王十分吃他的那一套,还给他赐予了荣华富贵。秦桧这种臣子每日只知道怎样讨好皇帝,如果单是这个原因也就算了,可是他还要想办法插手朝政,不光撺掇的君王重用小人,而且还远离朝中的忠臣,实在是让人痛恨,那么这是因为什么呢?

秦桧晾着家里的妻妾不去宠幸,为何偏偏要跟岳飞过不去呢?岳飞如此的忠臣没能受到皇帝的重用,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有奸臣在挑拨。一直生活在阴暗面的人们,猛然看见许久不见的阳光,便会出现两种选择,要么就是将阳光也变得阴暗,要么就是跟黑暗者同流合污。所以岳飞的悲剧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秦桧的做法对于他来说是受到了数不尽的富贵,可是对于后世子孙却是非常为难的。本文的主人公就是秦桧的后代,不过他算是运气不错的,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的连累,反倒是又升官又发财,也是很戏剧性的了,各位知道此人是谁吗?

他和秦桧有关系,却能巧妙回答乾隆的问题,保住自己的官职

此人名叫秦大士,是安徽人。从小的字写得特别的好,并且十分有文采。此人所处的朝代是清朝,清朝并不是汉人的天下,因此并不会对汉人太过于友好,因此如果希望能够进入仕途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不过他却成功了,由此可见他的才能不是一丁点的好。在他23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当朝状元,之后进入翰林院进行史书的编辑。虽然翰林院不是什么非常高的官职,可是却是个不错的选择,偶尔还能见到君主,如果有一天被君王看上了,就可以加官进爵了。并且上天似乎也格外看重他。他的做官之路也是顺风顺水,即使没有当朝丞相那样的高位,不过也很了不起了。但是这中间也出现过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一日乾隆皇帝突然问他和秦桧有什么关系。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却让他为难了。如果直言回答,感觉皇帝会不太满意这个答案,谁也不知道君王的想法是什么。此人还算是聪明,他思考片刻便回答说,我是您手下的臣子,而秦桧和我是不同时代的人。此话一出乾隆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那他的回答就等于在告诉乾隆,不论秦桧是谁的祖先都不要紧,关键是我和他忠心的君王并不是同一个人,秦桧的存在是因为当时君王的昏庸,而您是当世明君,我和秦桧并没有什么关系。即使有关系,皇帝也会明辨是非,举贤任之的。此话说得天衣无缝,完全没有任何可以辩驳的机会。

他和秦桧有关系,却能巧妙回答乾隆的问题,保住自己的官职

可是乾隆心中还是存在疑虑的,他派人私下调查,最终得知秦大士和秦桧并不是直系亲属,只不过是秦桧哥哥的后代,秦大士的先人也是个好人,并没有跟秦桧一起做过坏事,反而选择了归隐。于是乾隆皇帝才放心重用秦大士。秦大士也并不愿意跟官场的人阿谀奉承,于是只当了十几年的官便告老还乡了。之后便专注于做学问,成为了一代名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