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真的就這麼難嗎?

很多上班族今天的心情應該都是不太美好的,畢竟國慶小長假就這麼結束了(小編內心OS:過得太快了,網管,能續費嗎?)

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真的就這麼難嗎?

但小編髮現同事們在聊到一個話題時,突然火熱起來,這個話題竟然是:你坐車回來時,有沒有被熊孩子吵得睡不著?大夥兒一個個義憤填膺,最後一直感慨:教孩子有教養不打擾別人,就那麼難嗎?

這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地鐵上一張偷拍照刷爆朋友圈:你的教養,就是孩子的起跑線!》,想必很多人都有看到。這個話題,在各個平臺也一直備受熱議,畢竟我們大多數人都在乘車時遇到過。

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真的就這麼難嗎?

小編有位同事,在孩子身上確實是非常用心了的,她的孩子有時會來公司等她下班。她的孩子在小編看來,就是一個很有教養的小孩:在公司裡不大聲說話,不來回奔跑,很乖的做著自己的事,如果想要什麼,會先小聲和媽媽說;所以,辦公室的同事都很喜歡她。

就像刷屏的這位媽媽一樣,同事一直在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在為孩子做榜樣(地鐵上,一位媽媽懷裡抱的孩子睡著了。媽媽怕孩子踢到別人,也怕孩子的鞋子弄髒別人的衣服,就一直用手捧著鞋子。直到地鐵到站前,這位媽媽一直保持著這個動作)。

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真的就這麼難嗎?

現實中,很多父母因為工作等原因無法經常陪伴孩子,所以在面對孩子時總有些愧疚感,常常會選擇滿足孩子的幾乎所有要求;再加上“隔代親”,很多孩子在成長中,就會慢慢忽略身邊人的感受。

斯波克育兒經中說:在外工作的父母固然應該滿足孩子的某些要求,給孩子應有的關愛,但是,在感到疲勞時,父母也應該坦然的休息一下,照顧自己的需求,不要天天給孩子買禮物,應該理智地花錢,還應該要求孩子關心大人,對家長要有禮貌。

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真的就這麼難嗎?

家長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很深的烙印,所以,對於孩子的一些問題,家長們也應該反思自己是否行為得當。

在等地鐵時,一個寶寶問爸爸媽媽還有外婆(奶奶),腳下踩的腳印是幹嘛的。家人特別耐心地給寶寶解釋是排隊的,並且整齊地排給寶寶看。

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真的就這麼難嗎?

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錯誤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很多時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一輩子。

在同事的身上,小編髮現這幾項原則家長們是可以借鑑的:

1、要和孩子進行溝通,尊重孩子

很多家長回憶命令或妥協的口氣和孩子交流,這樣是不對的。當父母與孩子說話的時候,父母的眼神要專注,語氣亦要親切,先尊重孩子們的想法,講清楚道理,這樣孩子也會尊重你。

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真的就這麼難嗎?

2、一定不要使用暴力方式教育孩子

無論如何,父母不應打孩子。因為父母的暴力行為很可能會使孩子要麼被人欺負,要麼也喜愛使用暴力手段解決糾紛。

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真的就這麼難嗎?

3、參與孩子的生活,並設下一些規定

儘量花些時間陪伴孩子,雖然這個過程確實會辛苦。如果對孩子過於放鬆,對他們的行為不加以約束,以後他們不在身邊,他們將更加難以學習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

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真的就這麼難嗎?

4、教育孩子的自己也要做到

孩子會根據你的行為進行模仿學習,如果讓孩子感覺到有所欺騙,他對你的信任等都將有所影響。

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真的就這麼難嗎?

5、孩子的獨立性

設定一些限制有助孩子養成自我控制的習慣;鼓勵他們生活獨立,培養自我成長能力。孩子具備這兩種能力,生活才能自主。督促兒童生活自主是自然的過程。許多家長將孩子冒出的獨立性,常誤認為叛逆或不服從,這是不對的

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真的就這麼難嗎?

有句話說得好:窮養、富養,都不如孩子有教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