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武器直擊伊朗要害!必須另起爐竈,建造全球支付系統?

近日,隨著美國加大對伊朗的懲罰,德法等歐盟國家再次發聲力挺伊朗。一位歐盟高級官員表示,“歐洲人要與誰做生意,應由歐洲人自己決定”;她還告誡歐盟企業不要屈從於美國的威脅,而應該繼續與伊朗進行投資和貿易往來,否則可能面臨歐盟的懲罰。

但是歐盟企業似乎對此“充耳不聞”,依然堅持撤離對伊朗的投資,並停止進口伊朗石油。8月20日,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正式宣佈,退出伊朗的南帕爾斯天然氣田項目(總投資10億美元);到了8月22日,普氏能源資訊Platts報道稱,伊朗8月上半月石油出口已經從7月的232萬桶/日下滑至168萬桶/日。

金融武器直擊伊朗要害!必須另起爐灶,建造全球支付系統?

看來,伊朗石油真的已經快要“無人敢買”了。對此,人們或許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歐盟企業和伊朗做生意,不是由歐盟自己決定,反而要對美國唯命是從呢?

美國這一金融武器直擊伊朗要害,世界各國敢怒不敢言!

其實,歐盟企業怕的並不是美國,而是一個名為SWIFT的國際支付清算系統。SWIFT又稱“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成立於1973年,總部位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這個組織看似不起眼,但實際上是金融基建中最關鍵的部分,是全球銀行資金流動的通道,相當於我們人體的血管供血液流通。目前,全球200多個國家的1萬多個銀行機構都接入了該系統,每天轉移的資金數以兆計。

換句話說,無論是國家之間的貿易結算,還是個人給國外的賬戶打錢,都很難繞過SWIFT體系。作為一個非營利性的國際組織,SWIFT聲稱他們在國際事務中保持絕對中立,但其實SWIFT早已被美國控制,併成為其最強大的“金融武器”之一。

金融武器直擊伊朗要害!必須另起爐灶,建造全球支付系統?

在過去,美國不止一次利用它來對付不聽話的國家,伊朗就曾在2012年被踢出SWIFT系統,伊朗所有金融機構的轉賬開關都被關閉。當時,一旦SWIFT發現一筆業務跟伊朗有關,轉賬立刻就會停止,即使用歐元和人民幣也無法向伊朗匯入一分錢。僅僅過了半年,伊朗出現了燃料短缺、電力供給不足、生活物質短缺等狀況,伊朗貨幣也一度貶值80%。最終,在美國的金融打擊下伊朗終於不堪重負,最終表示願意妥協以換取美國的寬恕。

另起爐灶?德國呼籲打破美國金融霸權,中國早已出手!

如今,眼看美國對伊朗懲罰將在今年11月4日生效,伊朗固然是自身難保,道達爾等歐盟企業如果得罪了美國,恐怕也逃不脫破產倒閉的命運。據悉,道達爾公司的在美資產達到了100億美元,另外其90%的金融業務依賴於美國銀行,此番知難而退實在是無奈之舉。那麼,世界各國面對蠻橫無理的美國就沒辦法了嗎?壟斷全球的SWIFT系統就真的無法破解?

金融武器直擊伊朗要害!必須另起爐灶,建造全球支付系統?

8月21日,德國外長馬斯在德國《商報》上呼籲,歐洲不應該讓美國凌駕於我們之上,犧牲我們的利益,因而十分有必要建立一個獨立於美國的支付體系、一個屬於歐洲的貨幣基金組織、和一個獨立的銀行結算系統,作為挽救伊朗局勢的手段。德國此番傳遞的信息很明顯,歐洲不願成為美國控制下SWIFT系統的附庸者,堪稱對美國金融霸權的最強抗議。

假如歐洲真的能建立獨立於SWIFT的銀行結算系統,道達爾等歐洲企業或許就不用再怕美國了,可如果中國企業要與伊朗做生意該怎麼辦呢?其實我們國家早已未雨綢繆,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在2015年就已成功上線,人民幣的跨境清算不再完全依賴SWIFT系統,中國要和哪個國家做生意再不必看美國的臉色!

金融武器直擊伊朗要害!必須另起爐灶,建造全球支付系統?

可以說,歐洲和中國發展自己的銀行清算系統,不但能幫助伊朗擺脫當前的困境,也能打破SWIFT系統的壟斷地位。不過,美國的金融霸權根深蒂固、盤根錯節,國家清算支付系統只是其冰山一角,其他國家要想自強自立依然任重道遠。

本文由夢姐姐在線發佈,2018年8月2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