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談自己最喜愛的六位作家有感:文字最給予人力量

前言:網友談自己最喜愛的六位作家有感:文字最給予人力量


一:李敖

網友談自己最喜愛的六位作家有感:文字最給予人力量

李敖的爭議很大,喜歡的人覺得他耐讀,不喜歡的人覺得他什麼東西,囉裡囉嗦,還一個勁的搬出歷史與典故,最終只是為了誇獎他自己高明,幾近於厚顏無恥。其實他的行文就是這種風格,有點宣傳家的味道。他不宣揚自己,更待何人?否則被世人遺忘,沒有收入,喝西北風去。所以也是生存給逼的,哪怕他自己不承認。

他十分的敢說,嬉笑怒罵皆文章,而且他的驚世言論,即使沒讀過他的文集,也能耳熟幾句。他就是那樣的頑皮和滑頭,性格上不嚴肅,受不了高深的學術。他寫的東西,基本上只要高中以上的文化,都能讀懂。太曲高和寡的理論,他很反感。雖然他主張全盤向西方學習,但他讀的古書比誰都多。他的文字,有濃厚的中國古典文化氣息。而他的思想卻嚮往科學和民主。

他的文字兼備了氣勢,曉暢和深刻的特點。臨摹起來很困難。因為他的知識量太大,他處理和佔有文字材料的方法太繁瑣。他基本不用電腦,全靠人腦來剪裁和收集。他的很多素材,都是一用再用,重複的地方很多。給人的感覺,文字有拼湊的嫌疑。其實這種現象在胡適身上也有,李敖受胡適影響很大罷了。不管怎麼說,只要寫得好看有趣,讀來有所收穫,管他是怎麼寫成的。

二:村上春樹

網友談自己最喜愛的六位作家有感:文字最給予人力量

據說村上的小說,無論從哪一頁讀起,都會立即被優美的文字所吸引。這點我感同身受。他的文字是極有味道和特點的。文學青年裝文藝範,他的小說是必備品。什麼馬爾克斯,昆德拉和卡夫卡,都有點高深,村上的小說是起碼的底線,不能讀更低的作品了。當然這只是一種理論上的說法,表達的意思是,村上是優雅小說的入門級作品。

村上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次數很多,大概有七八次了吧。可是每次都鎩羽而歸,甚至被莫言打敗過。為什麼一再的失之交臂?大家分析原因說,他的小說太流行,太暢銷,沒有災禍、苦難和戰爭等方面的宏大敘事和深刻反思,只有一些小的情調和小的隱喻罷了。

但村上的書確實好看,尤其對文藝青年的胃口。能把文字寫的如此的乾淨與極簡,如此的優美和幽默。即使得不得諾貝爾有什麼關係。他的小說,我個人看來,有好的,也有極為普通的。他的書,只要是新出來的,每本我都買,儘管他的水平表現在不一,我還是要推薦其中好的幾本。比如《尋羊歷險記》《舞舞舞》《國境以南,太陽以西》《挪威的森林》,總之什麼是大師級的作品,看了之後就一目瞭然。

三:易中天

網友談自己最喜愛的六位作家有感:文字最給予人力量

太文學和太學術的東西,對我來說都缺乏吸引力。然而易中天的出現,縫合了兩者,滿足了我對文學和學術整合的需要。其實在他之前有一個餘秋雨,可惜餘秋雨已經被弄臭了。而且餘秋雨的行文確實經不起細看,有值得批評的地方。讀多了,就會發現套路和欠妥之處。比如為了誇耀一個東西,卻非要詆譭另一樣東西,那麼這種對比的手法,實在令我不 敢恭維,久了,我自己也不能免俗。

易中天的出現,在我看來是對餘秋雨的一種校正。易中天的文字很有氣場,很有衝擊力,也很聰明和智慧,總能學到新的知識和觀點。雖然比起歷史方面的老一輩,他的知識儲備不那麼豐富。但他的表達方式和角度,還是很有新意和特色的。尤其是他的《品三國》,我一看再看,覺得意猶未盡。其他論歷史和人物的書籍,我也零散的買了一些,覺得言之有物。雖然不見得是最系統,最嚴格,最完備的論述,但至少他把自己的心得體會,所知所學,淋漓盡致的表達了出來。那種努力的姿態,躍然紙面。喜歡他在情理之中。

四:王小波

網友談自己最喜愛的六位作家有感:文字最給予人力量

讀大學的時候,學長們喜歡王小波的作品,我不以為然。讀了他了小說,半天看不出他的好來。後來閱讀面廣了,閱讀耐心和興趣濃了,再讀燈火闌珊處的王小波,感覺自己從前太淺薄,太遺憾了。

王小波的文字固然缺乏國學功底。但他的表達方式是很有特色的。同樣是說道理,懂國學的人說出來,就有一種嚴肅和嗆鼻的味道。但王小波說出來,就是那樣的幽默,那樣的易於接受。他的道理,經過他充分的思考和表述,叫人不得不感受到世間一些現象的荒誕和黑色幽默。他的道理,不是抽象的,不是無的放矢的,他的表達全來自對幽默對象的深刻認知。

不是每個想幽默的人,就能輕易像他一樣的。因為他的經歷和時代背景,是不可再現的。他能感受出那個年代的荒誕,這是他個人獨到的眼光。不是每個人都能從當前的社會中,發現出當前時代的荒誕。從這點來說,王小波的經歷是壓抑和苦悶的,也是極其寶貴的。

他有句話說,寫文章不管如何,先寫好看了再說。他的文字就是這樣的好看。語言清晰,道理明晰,知識也算豐富。更重要的是,同樣是說道理,他更多的是把完備的東西端出來,直接遞給讀者。不需要讀者自己再去思考和挖掘,順著他的思維走,就能領略他文字的美感。總之,他是思考著的機智型作家。

五&六:周氏兄弟

網友談自己最喜愛的六位作家有感:文字最給予人力量


網友談自己最喜愛的六位作家有感:文字最給予人力量

魯迅和周作人是兄弟,可是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個是民族的脊樑,一個是文化的漢奸。當然,這裡不多加評述。只是想說說他們的文字。

魯迅的文字據說很多人看不懂,但是喜歡。其實這是魯迅措辭的語法問題。其思想內容是深刻的。如果輕易的能看懂魯迅,那就不叫魯迅,也就沒有美了。比如周杰倫的吐字不清,反而成了周杰倫的一種風格和標誌。如此說來,就好理解了。

魯迅的書可以每年拿出來曬曬,翻一翻。總會有收穫。雖然他的文集,我積累了很多。但是一本一本的看,還是費功夫。不如讀精選集那麼方便和易行。他的文字犀利,辛辣和諷刺,讀過的人都知道。但他文字的缺陷是什麼?大概像李敖說的一樣,就是太情緒化,抽去了情緒,不剩下太多有用材料。

周作人說魯迅的文字是祭品,魯迅則說周作人的作品是擺設。周作人的小品文,確實悠閒自得,像一杯茶一樣,需要慢慢的品味。周作人的散文,雖然比魯迅來的通暢和易懂,但我個人覺得周作人的文字效率不高。幾百幾千字的文章,往往只說了很少很少的東西。不像魯迅那麼曲折和豐富。這點看來,周作人的人生要浮淺和蒼白些吧。

你喜歡哪個呢?快來評論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