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龍蝦「征戰」世界盃

【環球時報赴俄羅斯特派記者 盧長銀】 “除了中國足球隊沒去,其餘的都去了。”今年世界盃,央視主持人白巖松這句金句火了。在俄羅斯採訪期間,《環球時報》記者對世界盃上豐富的中國元素也深有感觸。球場內醒目的中國贊助商標語、各種各樣的中國製造、熱情的中國球迷、球場外操著普通話的志願者和倒票的“黃牛”、克里姆林宮附近浩浩蕩蕩的中國遊客,都在說明中國絕不僅是這屆世界盃的看客。世界盃狂歡怎能少得了當下最火爆的中國美食?這不,10萬隻小龍蝦就從中國遠道而來,趕在世界盃決賽階段上了莫斯科餐廳的餐桌,給火熱的世界盃增添一道別樣風景。

中國小龍蝦“征戰”世界盃

中國小龍蝦登上俄羅斯餐桌

首次“闖蕩”俄羅斯

莫斯科時間6月30日下午5時,世界盃八強賽開賽,當晚進行的兩場比賽分別是法國對陣阿根廷、葡萄牙對陣烏拉圭。足球場上激戰正酣,在莫斯科市中心的和平音樂廳,一場充滿中國味的“淘鄉甜小龍蝦馳援世界盃”派對熱鬧上演。現場除中國留學生,還吸引了俄羅斯、法國、西班牙等國的球迷。“中國小龍蝦的味道真不錯,尤其是麻辣味的,相信在莫斯科會越來越受歡迎。”莫斯科本地人艾曼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艾曼約了好幾個朋友一起過來,說話間,他又到取餐處要了一盤紅彤彤的小龍蝦。

雖然不像中國人那麼能吃,但俄羅斯人吃小龍蝦的傳統可能比中國要早不少。隨行的一名記者同行在莫斯科著名的特列季亞科夫畫廊參觀時無意中發現,展廳一層牆壁上掛著一幅創作於1916年的油畫《莫斯科的旅館》,畫中旅館桌臺上擺放著大盆的小龍蝦。

在距離莫斯科西北160公里的特維爾市一家為名La Provincia的餐廳,《環球時報》記者遇到了正與夫人一起吃小龍蝦的特維爾卡列寧區區長弗拉基米爾。他對記者說:“我小時候就在河裡捕撈小龍蝦,成桶地煮著吃。”弗拉基米爾還表示,俄羅斯小龍蝦尚處於野生捕撈階段,沒有大規模人工養殖,而且要到秋季才能上市。“中國小龍蝦雖然個頭小,但肉質更飽滿鮮嫩,味道非常好。”可能是因為有推廣活動,記者注意到,在這裡就餐的七八桌客人,每桌都在饒有興致地吃小龍蝦。他們剝殼的嫻熟勁兒一點不比中國人差。弗拉基米爾臨走時,又打包了兩盒小龍蝦,說是晚上看球時與朋友一起品嚐。餐廳主廚德米特里介紹,餐館2天前採購了300公斤小龍蝦,第一天就有約20桌客人品嚐了這批“中國美味”,小龍蝦很快成為餐館裡人氣最旺的一道菜。與中國人愛吃麻辣味不同,俄羅斯人更習慣清水煮小龍蝦。

據瞭解,這是中國小龍蝦首次出口到俄羅斯。一個月前,阿里巴巴農村淘寶與湖北當地企業一起,精選了10萬隻小龍蝦從武漢搭乘鐵路運抵莫斯科,然後通過當地進口商鋪進入莫斯科和特維爾市的四五十家餐館,讓俄羅斯人也有機會像中國球迷一樣,看世界盃的同時又能一飽口福。

小龍蝦,大產業

10萬隻小龍蝦量其實不大,有流傳的說法稱,北京美食街簋街旺季一天的消費量甚至可達50萬隻。小龍蝦在中國更是成了一項大產業。中國水產行業編寫的中國小龍蝦產業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小龍蝦養殖面積突破1000萬畝,產量突破100萬噸,經濟總產值突破2600億元,僅小龍蝦流通經紀人就大約10萬人。其中,湖北省是中國小龍蝦產量最大的地區。

雖然不是多麼大手筆,但在阿里巴巴鄉村事業部農業發展部營銷專家王教洋看來,這次小龍蝦出海格外有意義。他介紹說,在農畜產品進口方面各國的管理都非常嚴格,都要通過嚴格的檢驗檢疫,俄羅斯在這方面的要求甚至比歐盟還要多。而且俄羅斯從來沒有進口過小龍蝦,一開始工作人員連報關號和關稅稅率都一頭霧水。這次小龍蝦出海算是一次試水,希望蹚出一條路,今後讓更多的中國農產品出口到俄羅斯等國家。“俄羅斯市場很大,希望中國小龍蝦等特色產品能像法國葡萄酒、智利車釐子那樣,成為全世界受歡迎的爆款,也把這種生活方式帶到全世界。”

目前國內行業競爭激烈,走向海外市場對於中國特色產品打造標杆品質,擴大銷售和增收不失為一條好途徑。以這批“征戰世界盃”的小龍蝦為例,到俄羅斯後身價倍增,當地餐館每公斤售價大概相當於人民幣250元左右。而同等規格的小龍蝦,在中國的農村淘寶等電商渠道售價只有40元左右。

組織這批小龍蝦進口的特維爾維克多公司老闆秋馬可夫從事與中國貿易有關的生意已經20多年,他希望能把小龍蝦的生意做大,未來讓中國小龍蝦進入更多的俄羅斯餐廳。

中國發展機遇似“甘露”

不僅是小龍蝦,隨著中俄經貿交往越來越密切,中國商品在俄羅斯越來越受到認可。以手機為例,華為、小米等中國手機品牌在俄羅斯市場佔有率很高。在莫斯科幾天的採訪中,記者接觸的三名俄羅斯翻譯用的都是中國品牌手機,她們普遍的使用感受是“物美價廉”。俄羅斯《消息報》日前報道,數家俄羅斯電子設備零售商的數據證實,從5月28日至6月17日的三週時間裡,華為手機首次超過三星,成為俄智能手機市場的銷量冠軍。據阿里巴巴旗下速賣通駐俄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速賣通購物的俄羅斯人已經超過2000萬,相當於俄羅斯總人口的1/6。

“上世紀90年代到2002年左右,中國產品在俄羅斯的口碑比較差。最近這些年,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中國商家越來越重視質量,中國製造越來越受歡迎。”在莫斯科的華商王軍從事中俄貿易20多年,她感慨萬千:“那些年俄羅斯人看不上中國貨,現在中國產品的質量上去了,國力也增強了,他們越來越看得起中國人,商店、機場等地方都有了中文標識。”中俄政治上的友好也促進了雙方的交流。王軍說,現在俄羅斯很多中小學都開始學漢語,“漢語絕對是除了英語以外的第二外語”。

世界盃期間,身處紅場、克里姆林宮、斯巴達克球場等熱門景點,中國遊客絡繹不絕,有時簡直彷彿置身中國主場。俄羅斯企業當然也期望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俄羅斯聯合糖果有限公司生產的大頭娃娃巧克力在俄國內市場名氣很大,在中國已有一定市場。該公司副總經理阿列克謝·諾森科對記者說,俄中兩國交流肯定會越來越緊密,希望更多好的俄羅斯產品被中國消費者接受。除了能源,雙方在其他領域也有很多互補性,比如許多俄羅斯人喜歡喝中國的綠茶,希望將來俄羅斯的紅茶也會被中國人所喜愛。諾森科說:“一帶一路的發展,讓兩國間的陸路運輸越來越發達,時效性提高,俄中貿易有很大發展潛力。”俄羅斯《專家》週刊網站日前在題為《中國的甘露》的文章中稱,通過簡化流程、實現基礎設施現代化和完善物流進程,俄羅斯有能力實現往返中國的鐵路貨運量的多倍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