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誰最老謀深算?

哈哈哈上個班


《雍正王朝》誰最老謀深算,非康熙莫屬。佟國維老謀深算,他玩的是陰謀,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最後被康熙皇帝以一個眼鏡打發掉。張廷玉老謀深算,事事順著皇上,按照皇上的意思來,所以他被親切的稱為“衡臣”,叫他的字,而非名。王掞老謀深算,他敢對皇上說真話,卻處處維護太子,最後被自己最愛的這位學生所拖累。鄔思道的老謀深算,每次胤禛遇到困難,他都能指點江山,沉著應對,做好智囊。

這幾個老謀深算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猜康熙的心思。有時候料得準,有時候料不準。那麼技高一籌的應該算是鄔思道和張廷玉吧。因為每次他倆都八九不離十。我們來說說本次主角康熙。康熙一出場就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形象。黃河發大水與太子的朝堂對話,百官靜肅,分列兩旁,氣質自發。


面對太子謀逆,這猝不及防的誣陷,康熙鎮定自若調出狼覃三萬鐵騎。八爺夜審肖國興揭發太子貪汙,康熙招來張廷玉燒掉奏摺。九子奪嫡每一件事情幾乎都在康熙眼皮底,在康熙心裡,只是為了不讓朝局更加混亂隱忍不發。國庫欠款,康熙打出了誰處理好,誰得親王,無物色新帝,在四阿哥胤禛搞得難以收場,康熙在暢春園和一干大臣觸膝長談後,大臣們感激涕零,要主動還款。

為了給新皇營造穩固的登基氛圍,一把刀,兩道詔書,一生一死搞定了九門提督隆科多。將結黨隱私的八阿哥降職,失去奪嫡期望,八爺黨最得力武裝助手十四爺掉到大西北,當了將軍。在四爺登基的時候,讓其放了十三爺,相助他穩固大位。

想來康熙老爺子死去,完全是他的兒子瞎搞給氣死的。誣陷太子謀反,兒子給自己戴綠帽,大阿哥手足相殘,太子賣官鬻爵,生日送死鷹哪一件不是要命的事情。康熙雖然幾乎都圓滿的化解,但是看著自己的兒子們,一個個的覬覦皇位,不幹正事,真是少活幾十年啊。




紅雨說歷史


最老謀深算的,非康熙皇帝莫屬!

首先,老八被康熙耍了!

老八在誘審肖國興一事,被圖裡琛向康熙揭發以後,他就涼了。但是,康熙卻不馬上處罰他。康熙還讓百官推舉新太子人選,就是想看看八爺黨勢力有多大。他就等著佟國維率領百官推舉老八為太子,然後,當場罵佟國維一頓!這哪是在罵佟國維一個人,這是再罵老八!

康熙就是在教育老八,朕還是皇帝,朕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雖然,老八得票最多,但是,沒有朕這一票,這次選舉就算作廢!朕就是“食言”了,你們服氣嗎?朕還敢把最支持老八的大臣佟國維給罷官了!朕就是這麼任性!

其次,太子被康熙玩廢了!

太子的老師王掞說康熙養子不教,也是有道理的。康熙有縱容太子犯錯的嫌疑。

太子自從索額圖倒臺,就已經被康熙嫌棄了,兩人關係已經無法修復。之後,太子所做的翫忽職守,貪贓枉法的事,康熙都看在眼裡。包括,大阿哥舉報太子賣官鬻爵的事,刑部冤獄的事,太子公報私仇整八爺黨的事,康熙都知道。但是,康熙就是不教導他,不批評他。康熙就是讓太子在被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太子最後如此不堪,康熙的“功勞”最大。

《春秋左氏傳》中有一篇文章《鄭伯克段於鄢》:鄭莊公故意縱容其弟共叔段與其母武姜,讓他們謀反,然後以此為藉口殺了弟弟共叔段。

康熙這麼對待太子,就是在給自己廢太子找藉口。就是在給自己不傳位給皇子,找藉口。

最後,康熙為了傳位給胤禛,下了一盤大棋。

康熙始終能冷靜面對混亂的朝局。康熙在處理很多政務中,展現了優秀的帝王素質。在“九龍奪嫡”這件事上,他能冷靜處理,分化瓦解老四的對頭。

康熙為了保證老四順利繼位,做了一系列安排。

首先,通過選舉太子人選一事,打擊佟國維為首的八爺黨官員。

其次,將老十三軟禁,表面上消弱了老四勢力。

再者,讓老十四當大將軍王,將本來屬於八爺黨的老十四分化出來。離間了老八和老十四的關係。同時,對於年羹堯陝甘總督的任命,也讓老四有能力看住了手握重兵的老十四。

最後,用兩封詔書控制住隆科多,讓隆科多出任九門提督,扶持老四胤禛登基!

康熙的帝王心術,真是無人企及。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雍正王朝》我看過3遍以上,在中國電視劇的帝王題材中,與《大明王朝1566》雙峰並峙,其他都差得很遠。

《雍正王朝》中的人物,幾乎沒有白給的,強人林立,牛人輩出。說到老謀深算,有4個人屬於第一集團,一是康熙,二是鄔思道,三是張廷玉,四是佟國維。

康熙是皇帝,上帝視角,有先天優勢。

鄔思道是個BUG般的存在,虛構得離譜了。

張廷玉是個牛人,大清朝唯一一個進太廟的漢臣,牛皮不是吹的。

我想說卻是佟國維,這是全劇最被低估的角色,第一遍看的時候,很容易認為他是一個昏聵之人,因保舉老八被康熙清洗,被侄子出賣,倒黴到家了。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有這種感覺的都沒有看懂電視劇。

我來幫大家分析一下: 太子被廢之後,康熙讓大臣們議舉新太子,此時佟國維聯絡朝臣聯名保舉八阿哥,犯了康熙的忌諱,眼看著就要往坑裡跳。

轉折出現在一頓飯。

康熙請佟國維吃飯,兩大高手過招,有些話不用說太明白,但這頓飯基本上敲定了兩個意思,一是康熙說佟國維眼花,意思是他保舉老八錯了。二是說兩人年齡都大了,要讓新人出頭,問佟國維家後輩裡誰可以出來跳大梁,佟國維推薦了隆可多,這就是確定了家族的權力交接。



說到這裡,我要提兩個問題,

第一,康熙為什麼對佟家這麼好?那是因為,康熙的生母是佟家的,佟國維的姐姐,康熙的其中一個皇后是佟家的,是佟國維的女兒,明白了吧,佟國維是康熙的舅舅兼岳父,為什麼他能做首輔,原因在這。這麼顯赫一個家族,一旦佟國維退了,沒有接班人是不行的,所以隆可多是下一代的家族核心。

第二,作為一個幾十年的首輔,佟國維難道聽不懂康熙的話嗎?明白告訴他眼花了,後邊還要繼續保老八?康熙的首輔就這智商?肯定不是的。

佟國維吃完康熙的飯回到家裡那一場戲,有幾句臺詞非常重要。

一句是:老臣雖然已經年邁,卻還沒有昏花啊。意思是康熙說的意思他都明白。

另一句更重要,在隆可多進來之前他說,有人星夜趕科場,有人辭官歸故鄉。前一句說的是隆可多,後一句說的是自己。他已經做好了退休的準備。



至於第二天,在議舉新太子時為什麼他還要死保老八,這無非是配合康熙演的一齣戲罷了,給康熙一個廢黜自己的理由,順便把老八徹底黑死,幫一把康熙,二人轉加高級黑啊。

讓隆可多揭發自己,讓下一代核心與八爺黨劃清界限,成為康熙的直接心腹。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順利退場。



有人說你怎麼知道隆可多揭發是他們倆串通好的,而不是隆可多的臨場發揮?

單從這場戲確實不明顯,但後邊還有一場戲,交代清楚了。

也就是康熙臨死託孤的前夕,隆可多去請教佟國維,佟國維告訴他,不要站隊,等皇上找他再押寶。

這場戲說明兩點,一是叔侄倆並沒有反目,如果揭發是隆可多臨場發揮,那他倆早就鬧掰了。二是,佟國維其實也吃準康熙到底選誰,但他讓隆可多不要站隊,只聽命於皇上,這在當時毫無疑問是唯一正確的選擇。確保了隆可多成為雍正登基的擁立頭功。

僅憑這兩場戲,足以說明佟國維老謀深算,身為朝廷首輔,在詭異莫測的政治旋渦中全身而退,並順利完成了家族權力交接,非大智慧所不能為。


司超峰


康熙和雍正都敗給了弘曆,康熙運用了登峰造極的帝王心術保四字胤禛上位,為的就是讓胤禛整頓吏治救國家與水火,在康熙看來大清已經到了亡國的邊緣已經病入膏肓了,他認準了胤禛能拯救大清延續國運,康熙沒有看錯他的四子,胤禛繼位後大刀闊斧的實施改革,冒天下之大不韙得罪了讀書人削減讀書人的特權,丈量全國土地實施按土地徵稅,火耗歸公得罪了官宦集團,整頓旗務得罪了全天下的滿人,嘔心瀝血完成了康熙帝的遺願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礎,雍正的期望肯定是希望弘曆在繼位後按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的,肯定是希望他能堅定的完成兩代皇帝的期盼的,可是雍正死後乾隆只用了幾句話就改變了雍正制定的國策,可以說乾隆把他爺爺和爸爸兩代聖主都給耍了,儘管他當時很年輕不過不可不畏老謀深算啊!


徐為8


如果不說史實,只是根據《雍正王朝》這個電視劇的劇情安排,人物設置來排位,根據老謀勝算的程度,應該是——

康熙第一,鄔思道第二,張廷玉第三,佟國維第四,王掞第五。

在本劇中,康熙有被八爺黨,被朝臣隱瞞欺騙,比如開始黃河發大水,吏部和地方司道衙門一團和氣,瞞報災情……康熙有被戴綠帽,比如太子和鄭春華私通......康熙有對忠臣保護不當,比如四阿哥追討欠款逼死魏東亭......然而,康熙始終是那個高高在上,個人威望毫無動搖,對全局有充分的把握和了解的最高統治者。他在九龍奪嫡的紛爭中,面對各種迷局和亂局,始終冷靜觀察,理性分析,最終廢除無能的太子,抑制住沒有原則的八爺黨,支開老十四,保護老十三,授權隆科多、張廷玉、年羹堯護駕,保護雍正上位。作為大清帝國最高統治者,康熙有豐富的經驗,敏銳的感知和強大的手腕,所有人都算不過他。

鄔思道在《雍正王朝》全劇中彷彿是看透了一切,運籌千里的神人。有大量鏡頭給到鄔先生,都是他在讀康熙的書,或者教弘曆讀皇爺爺的書。鄔思道所有的神算,都是建立在他對康熙,或者對最高權力掌握者的揣摩和理解之上。鄔思道敬佩康熙的能力和才華,對康熙無限忠誠和信任,所以他的思維邏輯是和康熙一致的,他看問題的高度也是和康熙完全一致的。鄔先生知道康熙不選誰,還知道康熙要選誰。而作為一個謀士,不在局中,最後選擇半隱,然後全隱,淡出權力的漩渦,逍遙自保,更是無限智慧。

張廷玉的職能,相當於是個貼身秘書,本來上書房排行老三,作為漢大臣,在佟國維、馬齊兩個滿人之後,但是因為眼光獨到,忠誠堅毅,最瞭解主子,深得主子信任。在《雍正王朝》中,張廷玉一直不喜歡八爺黨,親近四爺,為四爺說好話,在太子兵變時,和康熙一起佈局平叛,在康熙逝世時,鉗制隆科多,一起擁立新君雍正。可以說,張廷玉是在堅決貫徹康熙的意志,為此毫無保留,甚至承擔了巨大風險,所以,遺照宣佈那天,只有十三爺帶兵來了以後,他才長長噓了一口氣。張廷玉知道康熙不喜歡誰,為什麼,康熙喜歡誰,為什麼,並且還挺身而出,選擇投靠了康熙喜歡的那一個真正的儲君,所以張廷玉終得善終,家族世世代代享受榮耀,是歷史上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大臣。

佟國維在《雍正王朝》的前半部分,始終是上書房大臣中最有權威的一個,作為皇親國戚,功臣首輔,他始終明白一個道理——康熙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康熙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康熙選定的接班人,才是鐵穩的接班人。第19集,在佟國維被開缺回家養老之後,朝中奪嫡之爭達到了巔峰,隆科多前往請教,他對隆科多的叮囑正是這句話。

所以不管他知不知道康熙心中默認的接班人是誰,都和康熙達成了默契——自己找機會退出,將權力移交給自己的後人隆科多,尤其是康熙親自賦予的兵權,這樣康熙讓隆科多輔誰就輔誰,然後捧殺八爺黨。或許佟國維本人和雍正的關係不親不近,但是有自己後代隆科多的擁立護駕之功,就可以保佟家榮華富貴了。佟國維知道康熙不喜歡誰,不明確康熙要選誰,但是願意跟著康熙一起選。當然,因為有這種騎牆的行為,所以富不過三代,老頭子一輩子經營,到了隆科多就玩完了。

王掞作為廢太子的老師,康熙敬重的老臣,輔佐了一輩子太子,然後無奈太子是扶不起的阿斗。當太子徹底無望以後,王掞第一個看出來雍正將是合適的儲君,於是這個看起來萌寵迂腐的老頭果斷決絕地為他除掉了所有繼位的隱患,尤其是他不忍心殺死的鄭春華,然後自殺。雖然自己的一輩子無所作為,但是雍正上位以後,會感激他一輩子,保證自己家族後人衣食無憂。

由此可以看出,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所有的老謀深算,都是建立在對康熙的忠誠之上,越是能算出康熙要什麼的人,層次越高,最後的結局越好,而那些自作聰明的人,自己瞎算,比如什麼“八王大,大王八” 什麼民意人心,或者亂押寶,四處騎牆,都屬於不入流。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面的每一個角色,都是耐人尋味,這的的確確是一部百看不厭,藝術價值極高的神劇。


HannibalLecter


那還用說,最能老謀深算的人非雍正四爺無疑,舍他其誰!

1,雍正一開始是跟誰太子,也就是他二哥的,這也讓其他兄弟都看到了這位老四有著太子的庇護,所以老八,老九,老十,還包括雍正的同父同母的親兄弟老十四都特別看不上這位有著後臺的老四!平時也是一副比較沉默寡言的人,小時候跟太子接觸的比較多,倆人也能玩到一起去!就這麼一直藏匿在太子的眼皮之下,但是對於康熙吩咐辦的事情總能夠辦的特別漂亮!

2,雍正這個人表面上什麼都不去爭,不去搶,顯得特別正直的這麼個人,不光在康熙眼中,在其他兄弟間,甚至在大臣中也表現的特別冷麵,一視同仁!而老二,老八,老三,老大卻都有一些得意的門生故吏,尤其是老八,廣施仁義,所以在大臣中跟老八交好的人特別多!

3,雍正雖然方方面面都顯得那麼冷,但是他還是比較會交人的,能夠叫老十三這位俠氣為重的人對他特別的好,一心相扶,還能夠讓鄔先生這樣能夠深知聖意的人心甘情願的輔佐自己,這兩點都是十分重要的,所謂一文一武,有他們也就夠了,在培養人才方面也是獨具慧眼的找到了年羹堯和李衛這樣的好奴才!

4,雍正的狠勁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的,就像高福出賣情報給老八這件事,即使高福能夠將功補過,還是沒能夠逃得過雍正的殺戮,硬是活生生的給毒死了!

總結以上的事情,可以看出來雍正的種種做法都是為了能夠討得康熙的歡心而去做的,這點也就是其他阿哥們不如他的地方,把最想奪嫡的心藏在內心最深處,也說明他對康熙這個父親也是有所瞭解的,他之所以能夠做到深藏不露也跟他平時能夠靜心修佛離不開的,這樣才能讓他 的內心得到平靜!老八因為得到了眾多大臣的支持,導致康熙對他有所忌憚,這叫做結黨營私啊!哪個黃帝允許自己的兒子威脅自己的黃權呢!所以老八最先失去了奪嫡的資格!再來看看老大,跟隨康熙南征北戰,獲取戰功多多,但是從一開始就沒被康熙所重視,這樣的久而久之,年紀也大了,再加上老二失勢的時候竟然想去替康熙殺老二,這一下子就觸犯了康熙的逆鱗,當父親的怎麼會讓兄弟間相互殘殺呢!所以直接也被淘汰了!再來看看老三,一心想著修書,可惜這是清朝,女真族是從馬背上奪得漢人的江山的,重武不看中文,倘若在宋朝或許還有很大的機會,偏偏生在了清朝,顯然也被淘汰了!老二當了幾十年的太子,壓力相當大,年輕時,弟弟們都小對他的權力沒有威脅,隨著年紀的增長,各個弟弟的能力都出類拔萃威脅到他的權力了,所以最終無奈做出了造反的錯誤決定,也最終大起大落的失去了奪嫡的資格!那麼就剩下老四,老十四,老十三了,老十三一股俠氣為重的氣息,根本就不被康熙看好,關了十年,其實是對他的保護,生怕這個孩子喪生在九子奪嫡中,也是為了更好的輔佐老四,給老四留下的治國之臣!而老十四最終成為了老四登基的絆腳石,被康熙任命為撫遠大將軍派出去領兵打仗去了,卻還讓年羹堯任陝甘總督,挾制著老十四的用兵!這都無疑是為了老四登基做鋪墊!

老四就是這麼一步一步的成為康熙心中最認可的人選,當然還有老四的兒子弘曆也被康熙所看好認準了的,這點是其他皇子都沒有的,因此,必定這個皇位是老四的!

整部雍正王朝就是老四從一個冷清不打眼的貝勒一步一步成功登基成為黃帝的血淚史!咱們看看他所重用的人,老十三憑藉個人的多年在軍隊中樹立的微信,兩次從豐臺大營中奪得了兵權拯救雍正於危難之中!憑藉著年羹堯制約著老十四的用兵,也靠年羹堯平定了西北!還有就是李衛,這個不起眼的奴才硬生生培養成一方大員,兩江總督!所以說雍正王朝最老謀深算的人就是主角雍正!


手機用戶80520603539


最老謀深算的是太子的師父王掞。

《雍正王朝》是部很優秀的電視劇,除了把胤礽刻畫得太廢,鄔思道太算無遺策外(所以編劇讓他中途消失了),基本都經得起推敲。說是電視劇界的紅樓夢也不為過。

紅樓夢裡賈府衰敗的根本原因是政治鬥爭的失敗,於是被清算得家破人亡。王掞輔佐太子胤礽也失敗了。作為太子集團的最核心人物,太子見了面都要行拱手禮的老師,無論是現實中的曹家,還是書中的賈家,作用、地位都遠遠沒法跟他比。

所以他家的下場也將比賈家悽慘十倍,不會比被抄家流放的八爺強哪去。

為了躲過滅頂之災,王掞一直在等機會,西北出征需要人,立馬舉薦太子掛帥戴罪立功,結果受到了康熙的訓斥。王掞知道太子這條破船再也浮不上來了。


於是這個老狐狸,眼瞅康熙快不行了,估摸著康熙要傳位給老四,立馬把寶壓到了四爺身上。


先去找四爺,告訴他你把康熙的妃子胤礽勾搭的小媽給藏起來了吧。雍正矢口否認,王掞告訴他,你這秘密還能瞞誰,不僅我知道,你的死對頭八爺也知道,他們裝作不知,只是等機會翻出來置你於死地;所以你不想玩完,就先把她滅口。雍正猶豫了,心裡開始掙扎,畢竟鄭春華也是個可憐的女人。更何況自己親手殺鄭春華可能傷了十三爺的心,那損失就大了。於是王掞說,多大點事,我給你解決了。


他就去逼死了鄭春華,為雍正立一大功。


然後,他就上摺子請康熙立雍正為太子。康熙早就說了不立太子,又剛把雍正撤職了,你現在又非要明擺著跟康熙對著幹,這不是沒事找刺激嗎。果不其然康熙撤了他的職,把他一家貶回原籍了。結果,他丟不起這老臉,在雍正面前服毒自殺了。這點形勢都認不清,把老命搭上去了,怎麼看王掞的腦袋像剛被驢踢過。


其實不然,這招棋非常妙。


他這是告訴雍正:沒有老子為你逼死鄭春華,你肯定要玩丸了,老子為你立了大功了。現在老子又為了保你,連老命都搭上去了。大家都知道這事,老子的子孫你看著辦吧,你要不照顧好他們,全天下人都會笑話你恩將仇報的。


並且他這一死,保全了自己的名聲。因為原來你是太子黨的領袖,現在你看太子黨倒了,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就跳槽到四爺黨那裡,逼死了太子的苦命女人,你還是東西?現在自己一死,就可以向人展示:老子可不是圖什麼富貴,連命都不要了,還在乎那些?老子是一心為了黎民百姓,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對別人狠,對自己也夠狠。


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王掞曾說〖我的先祖為保明武宗九死一生,終於得償所願〗。嗯,

在明朝作了大官,在清朝仍舊是大官,比那些富不過三的強太多了。關鍵是名聲還那麼好。不知道他家是不是經常出現他這樣視自己性命如草芥的狠人物,所以家族長盛不衰。


再說,萬一康熙沒想傳位給四爺,或者傳位給他但被八爺給偷天換日了。他這一死,也會讓太子的政敵覺得,把人命都整出來了,也該得饒人處且饒人了,對他家族的懲罰會減輕不少。


對比下紅樓夢裡諸人就知道王掞多厲害。賈家要出現個能中興家族的人物。
他要有賈政一般的潔身自好和對家族的責任擔當,賈政除了對寶玉嚴格,你能挑出有什麼不良愛好嗎;


要有秦可卿一般的目光長遠;


要比王熙鳳更心狠手辣,鳳姐只是對別人狠,王掞對自己也狠,為了家族一條破命說扔就扔;


要有薛寶釵一般的隱忍,待人寬和,四爺黨,八爺黨的首腦沒幾個對他印象太差的;


要像賈雨村一般善鑽營,眼光毒辣;


還要有林黛玉一般的才情,沒點才華怎麼混成太子的老師。


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家族的興盛再續上兩三代的命。可惜賈家到了”文、王、艹”字輩三代子弟,要麼吃喝嫖賭,要麼風花雪月,只有一個賈政在苦苦支撐,最後勢在必然地轟然倒塌。


待我施為地煞變


圖裡琛是《雍正王朝》裡最老謀深算的一個!分析如下:

第一,老八假借康熙之名誘騙肖國興說出太子的罪狀,圖裡琛告訴康熙後,康熙說“其心可誅”,這時圖裡琛確要去殺肖國興被康熙呵止。其實圖裡琛是在裝糊塗,即向康熙表了忠心,又確認了康熙說“其心可誅”的人是老八,為以後站隊提供正確方向。

第二,十三爺第一次被圈禁,圖裡琛借送炭火的機會給十三爺送了壺酒,好好的拍了十三爺的馬屁!其實,圖裡琛認為雖然十三爺被圈禁,但是外面還有四爺在,十三爺是倒不了的,在十三爺受難的時候拍馬屁效果最好!

第三,雍正派圖裡琛為欽差去山西協助田文鏡查藩庫案,圖裡琛卻只給田文鏡一天時間查案,查不出就參田文鏡。難道圖裡琛不知諾敏有貓膩?其實他這樣做是為了不得罪隆科多和八爺,他想雍正、隆科多和八爺都不得罪,多給自己留條後路!

第四,八爺黨逼宮,隆科多派兵將皇宮宿衛換防,作為侍衛領班的圖裡琛居然事前沒有奏報雍正。侍衛換防這麼大動靜,難道圖裡琛會不知道?其實他知道,但是他這時候在觀望事態發展,看誰能贏,誰贏向誰!如果雍正不召圖裡琛進殿抓人,圖裡琛是永遠不會對雍正說侍衛已被換防的。

第五,雍正殺了弘時後,弘曆問雍正弘時的情況,圖裡琛偷偷給弘曆使了個眼色。可見這時的圖裡琛已經是弘曆的人了,他選擇提前效忠新主了!

綜上,圖裡琛才是最老謀深算的人,他的老謀深算表現在用裝傻充愣洞察先機,多頭討好,誰都不得罪,以保住祿位!


琅琊清靜散人


其實最老謀深算的人應該是康熙。

《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得罪人”這三個字是貫穿全劇的關鍵詞。


歷史上和電視劇中,康熙皇帝頗得人心,後人評價很高。但是說到底,康熙的這種形象都是刻意裝出來的。康熙和唐太宗很像,凡是以賢君的標準要求自己。希望自己死後,後人能給他一個很高的評價。太在乎自己的後世評價了。

歷史上的康熙,諡號是“仁”皇帝。電視劇中,也基本表現了康熙“仁”的特點。

康熙對兒子“仁”,對大臣們“仁”,凡事一副“寡人仁至義盡”的感覺。

康熙為了形象,他不願意得罪人。


但是對於清帝國來說,國家面臨著沉重的積弊,不改革不行。而改革,勢必會得罪一群人。康熙對改革,一方面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他不願意因為改革毀了自己的形象。那麼,康熙就只能在兒子中,選出一個不怕揹負後世的罵名的人,接替自己。

老八為什麼沒有競爭力?康熙自己也說了,八阿哥胤禩凡事都學他,處處討好於人,處處搞關係,對自己的形象非常看重。這種人怎麼能繼位?選一個跟自己一副德性的人接班,大清就玩完了。

所以,康熙必須要在皇子中物色一個“挑得起擔子”的人。必須重大局、有責任心、有能力、不怕得罪人。這個人,就是四阿哥胤禛。

其實,整部電視劇都可以看作是康熙老爺子下的一盤大棋。表面上看,是雍正通過努力取得了康熙的信任。其實,康熙除了雍正又能選誰呢?(單從電視劇來說)

康熙需要的是“孤臣”

,是以帝國大局為重、哪怕把全部官員得罪光也義無反顧的實幹家,是勇於擔當道義、面對地雷陣也一往無前的改革者。只有這樣的繼承人,才能給康熙老爺子擦屁股。


縱觀全劇,沒有一件事不在康熙的掌握中。但是也沒有一件得罪人的事,是他自己乾的。包括復立太子這件事,他也要把前戲做足了。氣的佟國維牙癢癢。耍了滿朝文武兩百多名大臣。

到最後,別人都是奸吝小人,他自己是千年聖主。自己往黃土裡一埋,哪管它後世洪水滔天。雍正還得感激康熙選中了自己,忙的跟狗一樣給自己老爹擦屁股。最後活活累死不說,還被天下的讀書人罵。

雍正,活活被康熙坑死了。


Mer86


相信只要我說出為何不是『鄔思道和康熙以及李衛』的理由後,大多數人應該都會贊同我的觀點!

最老『謀』深算!這個『謀』應該是指陽謀,而不是陰謀,『最』就代表他是唯一的!何為唯一?

1,《雍正王朝》中歷經康熙,雍正兩朝,從第一集開始露面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到最後第四十四集還露面,且依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只有張庭玉了!

2,大隱,隱於朝也,八王黨沒有他的身影,太子黨沒有他的身影,四爺黨沒有他的身影,百官聯名上折不見他的身影。彷彿他是局外人,銷聲匿跡一般。這個人只有張庭玉了!

2,《雍正王朝》開頭到結局,得到『劇中全部所有人』的『高度認可』,八王黨尊敬他(文章最後有實證!),康熙,雍正尊敬他(兩朝宰相,沒受過一次處分!),文武百官尊敬他(文武百官很多都是張庭玉的門生故吏!)的,

只有張庭玉了!

一、劇中主要人物的人生敗筆以及最終結局:

康熙——如果沒有康熙的失策,那麼就沒有《雍正王朝》這部劇。《雍正王朝》劇情是講述雍正的一生推行新政、抑制官紳斂財和貫穿康熙,雍正王朝的宮廷內部黨爭、擠壓的歷史事件。

1,讓兒子給自己買單,收拾自己留下的爛攤子。推行新政,整頓吏治,不然四兒子這皇帝何必當的這麼憋屈。(孫子的皇帝當的才叫舒坦)

2,立儲不夠周密,臨死前才說出口諭,差點引起一場宮廷動亂。因此雍正王朝最後一集,雍正說自己吸取了聖祖的教訓率先寫好傳位詔書。

3,康熙臨終遺言替八王黨說情,給雍正,給愛新覺羅祖宗的江山社稷帶來了太大的後患。(因此雍正才殺了弘時)

八王黨核心(八爺,九爺,十爺)——前期奪位失敗,後期兵諫失敗,

大阿哥,三阿哥,十七阿哥——跑龍套的。

二阿哥——原太子被立兩次又被廢兩次,最後膽戰心驚還是白當了幾十年太子。

雍正——太子刑部冤案對鄔思道言聽計從,而後失策追悔莫及。追繳國庫欠款失敗,澹寧居逼宮要不是弘晝,他也就是輸了。即位後諾敏事件導致雍正下了罪己詔向天下人謝罪。

十三阿哥——太耿直,被康熙以保護的目的圈禁十年(人的一生有多少個十年)

十四阿哥——頭腦簡單,被雍正幽靜替康熙守陵(這其實哥哥對弟弟的保護,不讓其被八王黨連累)

弘時——頭腦簡單,以陰謀為主體密謀奪位弒兄,被雍正賜死

弘晝——雖然大智若愚,可還是太年輕(誤助八王黨換防西山,豐臺軍營),詹寧居逼宮差點導致八王黨政變成功,最後嚇得哭鼻子。雍正一問,他三不知。

佟國維,馬中堂——押錯寶(失策),康熙在時分別被免職,降兩級

年羹堯——不懂低調,最後兔死狗烹。

隆科多——不懂感恩,投靠八爺黨,最終兵諫失敗入樊籠

田文靜——查辦諾敏案毫無頭緒,最後經過鄔思道點撥方才豁然開朗,追繳國庫欠款過於嚴厲被打傷,雍正為保護田文鏡,將其外放出去。

李衛——我唯一能找到他愚笨的地方就是在雍邸時期,被雍正抓住其與翠兒的私情這個把柄,將其外放四川,而李衛是不知道雍正的深謀遠慮的,只是一味的委屈,抹眼淚(鄔思道先前提醒雍正警惕年羹堯,必須受人監視才行,李衛就是人選)。

鄔思道——最終銷聲匿跡,估計是正常死亡。他也有失策,有弱點,和無奈,詳情細節如下:

1,一生為他人做嫁衣裳,這也是紹興師爺最悲哀的地方。

2,鄔思道是前朝的朝廷欽犯,是刑餘之人(老謀深算的話會有這種遭遇嗎?)如圖所示:

3,老謀深算,這個謀是指陽謀!鄔思道卻是以陰謀為主體,陽謀才是萬謀之王(這就是他和張庭玉最大的區別)。如圖所示:

4,無奈紅顏知己終究是雍正爺的人(雍正和年羹堯的政治姻親交易)

5,太子刑部冤獄案,建議四爺千萬推掉,導致八王黨清理掉了太子黨一部分人,並讓肖國興交代出太子的老底,導致康熙龍顏大怒,而後間接形成了朝局勢力偏向八王黨的結局。雍正後悔莫及,自語道:“我怎麼就言聽計從了呢?”

6,鄔思道誤以為雍正不會飛鳥盡,良弓藏。亦或是出於試探雍正的目的,直接導致高福未及時逃跑,被雍正秘密處決,因此痛述:“害高福者,鄔思道也。”(自此以後,鄔思道對對朝夕相處十幾年的朋友,臨別都會一一贈言,勸其多留心眼)

張廷玉——一生都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中堂大人。多大能力做多大事!做多大事就得多大官!(僅僅這點,就已經把大部分主角比下去了),抽舉幾個例子吧:

1,康熙第一次借『假』廢太子,試圖摸清被皇子搞的錯綜複雜的朝局。張庭玉押對寶,推舉二阿哥(當時押對寶的只有雍正,張庭玉,十三阿哥三人而已,至於太子黨的人被抓的抓,被貶的貶,即使也推薦太子那也談不上老謀深算)。

2,大隱,隱於朝也錯綜複雜的康熙朝政局從頭至尾都是和張庭玉絕緣的,彷彿他是局外人,八王黨不見他的身影,雍黨不見他的身影,百官聯名上折也不見他的身影。

3,制約隆科多,協助完成了康熙臨終傳位大業。就此順利度過康熙一朝,幾乎零失策。

4,推行新政,整頓吏治,八王黨試圖利用張庭玉的弟弟,以此拉攏張庭玉,結果失敗。(年羹堯就是以身試法,逼迫雍正殺了他,為新政立威的,此時八王黨的最大陰謀就是拉雍正身邊的人下水。張庭玉看清了這點!)

5,雍正不想殺年羹堯,張庭玉一句話點醒雍正:年羹堯穿黃馬褂守城門,是在向世人說雍正:飛鳥盡,良弓藏,是在玷汙天子名聲(當時雍正非常在乎一件事,就是八王黨到處散佈自己弒父奪權的謠言,玷汙他的名聲。)

所以此時張庭玉及時暗示雍正,年羹堯這是在學八王黨!可能狗急跳牆進一步坐實這個謠言。

6,澹寧居逼宮,雍正差點失位,又是張庭玉做仗馬之鳴,引經據典地駁斥了八王黨等人,為十三阿哥重奪西山,豐臺大營爭取了時間,所以最後反逼宮成功就花了短短1,2分鐘而已。(再次站對陣營)

7,即便如此,依舊得到八王黨的尊敬。八王黨九爺十爺面對張庭玉的質問,也只是低頭不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