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请为金庸大侠刷屏吧

来源 唐唐频道




今天打开微博一看,金庸先生去世了。我心里真是骤然一紧,从小到大,是他老人家创造的武侠世界陪我长大的。

木然的回身和朋友说,金老走了。

没想到她疑惑的看着我,说道:“金老先生不是早就走了吗?”

今天,请为金庸大侠刷屏吧


她说的没错,名人圈里最常“被死亡”的三个人,金庸、霍金、单田芳。

以至于很多人都错以为金老早就不在了。

以至于今年早些时候霍金去世的时候,消息都传了很多天了,我还是不相信这是真的。

没想到,今年一年这老三位都去了。

2018

很多人都知道金庸这个名字,都知道他创造的武侠世界,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但是很少有人能叫出他的本名,查良镛。

而且更少有人了解,其实金老这辈子,可真是锦鲤的终极化身。

论起出身他可以说是正经的书香门第,名门之后,百分之一百投胎时中了彩票。

今天,请为金庸大侠刷屏吧


金庸的姑父是著名军事家蒋百里。

他的表姐夫是“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

他的表外甥女是琼瑶。

他有个堂兄,名叫查良铮,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著名诗人、翻译家穆旦。

而他的表哥,就是号称新月派代表诗人的徐志摩。

这一家子,霸占了中国文学、科学、军事的半壁江山呀,个顶个都是人中的龙凤。

而金庸的这一辈子,也有如开挂一般!

今天,请为金庸大侠刷屏吧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和很多名门望族之子一样,13岁的金庸开始了自己的逃难之旅。

他从嘉兴千里南迁至丽水,并且进入省立联合中学初中部学习。

孩子时候的他就不安于“本分”,读初三的时候就纠集自己的同窗,和编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

这本书的意思,大概和现在咱们中考辅导材料近似。这么小小的年纪,已经能给别人编撰辅导书了,他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了。

今天,请为金庸大侠刷屏吧


金庸不光学习出色,而且为人非常爱国,非常有民族大义,动荡年代他就几次发文,包括《同情工人,反对骚乱》,《烧不灭正义的声音》,很多人叫他“豺狼镛”但是他毫不在乎,仍然笔耕不辍,以笔为剑。

他的小说作品里,也寄托了很多他的爱国热忱!

《射雕英雄传》里死守襄阳的郭靖黄蓉,《天龙八部》里的乔峰,都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他自己也可以说是侠肝义胆,1941年,他因为在壁报上写讽刺训导主任投降主义的文章《阿丽丝漫游记》被其开除。

之后,他怀着一腔报国热忱,励志要做个外交家。

今天,请为金庸大侠刷屏吧


虽然被开除,学业受阻,但是金庸在1944年还是考入了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这让他离自己的外交梦近了一步。

可惜,年轻气盛的金庸因为对校内学生党员行为不满而向校方投诉,反被退学。

最后只沦落成了个图书馆管理员。

你以为这就难倒了开挂体质的金庸?那你就真是小瞧他了。

1946年,他赴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插班修习国际法课程,两年后他在《大公报》的考试中,在数千人里脱颖而出成为了该报的编辑和翻译。

这份工作的分量,不亚于一个大学没毕业的学生靠自己的努力考进了新华社当编辑。

并且因为这份工作,他来到了香港。你看看,人家的人生真是随便一弄就水到渠成。

今天,请为金庸大侠刷屏吧


在这之后的几年,金庸一直在大公报任职,写了不少文艺小品和影评。

直到1955年,金庸才以自己这个最被人知晓的笔名,写了自己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四年后,他又创办了自己的报社《明报》,并且在上面继续登载自己的小说。

从这一年开始,一直到1972年他宣布封笔,金老一共写下了14部武侠名著。

也就是我们现在最熟悉的:

飞—《飞狐外传》清乾隆

雪—《雪山飞狐》清乾隆

连—《连城诀》晚清

天—《天龙八部》北宋后期

射—《射雕英雄传》南宋

白—《白马啸西风》清朝

鹿—《鹿鼎记》清康熙

笑—《笑傲江湖》明中

书—《书剑恩仇录》清乾隆

神—《神雕侠侣》南宋末

侠—《侠客行》明中

倚—《倚天屠龙记》元末

碧—《碧血剑》明末

鸳—《鸳鸯刀》清朝

今天,请为金庸大侠刷屏吧


你以为这就已经是金老先生这一辈子的总结了吗?还是那句话你太小瞧他了。

金老在掷笔以后,却开始了自己的参政生涯。

今天,请为金庸大侠刷屏吧


1986年,他获邀被任命为中国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提出了“主流方案”。目前香港政制的基本框架,就源自该方案。

可以说他是中国领带下快速发展的新香港的元勋之一。

他是惟一受到4位海峡两岸最高领导人接见的香港传媒人。

但这还不是金老全部的开挂历史。

今天,请为金庸大侠刷屏吧


在年轻的时候,金庸是个出色的记者和作家,中年的时候是个出色的政治评论家,而到了老年他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商人。

1991年1月23日,金老注册成立了“明报企业有限公司”,而仅仅在两个月后,该公司就成功的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他的朋友倪匡就惊呼说他是“千古以来以文致富的第一人”。

OMG

这老爷子是什么变的?怕不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来人间体验生活的吧。

晚年的金老生活的相当的悠闲,除了时不常要去各个著名大学领一领院士呀、博士呀,这些杂七麻八的学位之类的小事以外,没什么需要他老人家操心的。

(注:2005年,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名衔。2010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院士和哲学博士学位。2011年,国立清华大学授予金庸名誉博士学位院士。)

今天,请为金庸大侠刷屏吧


金老的这一生,真的可以用传奇来形容,一点都不负“香港四大才子”的美誉。

能在94岁高龄,安详的上路也不失为一种福气。

但是,对于像唐唐一样,小时候每天放学必定回家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着看蓉儿帮着靖哥哥和欧阳锋斗智斗勇的我们。

感慨的是那一去不复返的武侠情怀。

今天,请为金庸大侠刷屏吧


中国的武侠之魂就是金老塑造的,哪怕他的书你一本都没看过,你也会被他的字句影响、塑造。

金老的作品,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武侠的记忆。

他的武侠,是我们对中华文化认同感最通俗的来源。

他的这一辈子堪称一个侠字,一个义字,一个绝字。


今天,请为金庸大侠刷屏吧



想起金老在《神雕侠侣》里写的那句话,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一句话点透了人生,人的这一辈子岂不也是尽在聚散离合之间。有人喜聚不喜散,有人则感慨人有聚就有散,聚时喜欢,到散时岂不清冷?聚又何来的欢喜。

金先生这一辈不可谓不热闹,他给我们带来了一片刀光剑影、风花雪月、侠肝义胆、快意恩仇的武林世界。

可是他走了,却留下了个空荡荡、冷清清的江湖让我们去闯,金老,没有您这武侠二字哪里还有味道。


今天,请为金庸大侠刷屏吧



可是,不能因又散,而舍聚。因伤离别,而不再相逢。金老,这辈子结识了您是我们的福分。

江湖已远,大侠一路走好,唐唐拜过...


今天,请为金庸大侠刷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