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昭通初一女生在寢室被9名同學毆打,學校發信公開道歉,你怎麼看?

微啊辣


道德沒有約束力的時候就給他們講法!

當法不責眾成為一種約定成俗的時候,告訴他們法可以責眾!

當法律輕判,成為一種藐視法律的理由的時候,就加大執法的力度,減小學生判決的年齡。

我們過去有小學生守則,我不知道現在的學生有什麼守則,學生之間的毆打虐待行為,已經成為了社會輿論的焦點,教育部以及執法部門應該,建立一項法律,這項法律,首先要成為學生之間的必讀法則。其次,對學生之間的違規行為違法行為,做大面積的規範,對少年犯的懲罰力度要增加,對監管人的懲罰力度要增加。面對這樣人潮洶湧的憤怒,把學生團隊以及規範的法律之內,是唯一切實可行的方法。


聽晨悅


未成年不是一切罪惡的保護傘!

3月29日,陳孔銀收到了一段朋友給他發來的視頻,視頻中他的女兒陳玲玲(化名)在學校宿舍被9人輪番推搡、打耳光、拳打腳踢。打人事件發生在3月13日,這之後女兒曾打電話給他稱“不想去上學了”,卻並未提到遭同學毆打。網絡上流傳的視頻引起了相關部門重視,正組織調查組調查此事。30日,雲南昭通市鹽津縣普洱中學發公開信稱,學校沒有引導教育好學生,“使其作惡而不知羞恥。”



這樣的事件已經不是個例,學校暴力有抬頭趨勢。或許是網絡上暴力視頻看多了,或許是現今的一些孩子獨慣了,被寵著被慣著,沒學會愛,倒是學會了害,沒有同情心,倒是作惡意識瘋長。

初一的孩子,對著同宿舍女生如此下手,真真令人髮指。都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這是什麼花?帶毒啊。就這樣成長下去,未來是怎麼樣的?


未成年不等於可以為所欲為,我認為僅僅教育是不夠的,不給點苦頭吃不會知道天高地厚。有些孩子是記打不記吃的,適度的懲罰還是很有必要。

捱打的孩子不敢講,很可悲。請教育我們自己的孩子,學會說不,學會尋求幫助。

學校的道歉是應該的,僅僅道歉不夠,需要反思得失,防患於未然,不然會有下一個陳玲玲出現。


微啊辣


大家好,我是一張過去的CD,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大家踴躍參與討論,歡迎大家積極留言,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

事件回顧:3月29日,陳孔銀收到了一段朋友給他發來的視頻,視頻中他的女兒陳玲玲(化名)在學校宿舍被數人輪番推搡、打耳光、拳打腳踢。陳孔銀稱,打人事件之後女兒曾打電話給他稱“去上學了”,卻並未提到遭同學毆打。3月30日學校發公開信稱,學校沒有引導教育好學生,“使其作惡而不知羞恥。”

網傳的一段時長2分07秒的視頻顯示,數名女生在寢室圍著一名身穿粉紅色外套的女生,多次對其拳打腳踢,邊打邊問“錯沒得”。被打女生始終沒有開口說話,也未還手,直至被打翻在地上。

陳孔銀告訴記者,女兒陳玲玲今年15歲,就讀於鹽津縣普洱中學初一。他和妻子常年在外打工,女兒平常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上學期間就寄宿在學校,他也是視頻被曝光後才知道女兒被打。陳孔銀回想起,女兒曾在那段時間給他打電話,稱不想去上學,當時並沒有多想。陳孔銀還勸導女兒專心學習,“誰知道發生這事,為什麼被打問她也不說。”

陳孔銀稱,女兒當時受了一些皮外傷,但他覺得更嚴重的是心理創傷。因為害怕被報復,女兒不敢告訴爺爺奶奶,也不敢跟父母講她的遭遇,只提“不想上學了”。

有些孩子“天真地”認為暴力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是能夠解決問題的。有些孩子想當然地把暴力當作一個“寫引起關注”或是“樹立威風”的方式這些現象的出現,折射出的是青少年價值觀的扭曲。青春期的孩子身心發育不完全,情緒不穩定、容易暴躁失控、自我調節能力差是常見的現象,這也是導致青少年暴力行為多發的一個重要原因。除去生理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則是青少年對施暴行為的認知出現了偏差。而偏差的出現與其所處的環境息忌相關,包括家庭、社會等諸多方面。

我認為校園暴力無處不在,甚至愈演愈烈,校園暴力不應該只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應該是一個法律問題。暴力過程中不僅有小霸王,更多的是附和參與者、冷漠旁觀者、默默忍受者,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是畏懼暴力、畏懼邪惡。是畏懼讓他們助紂為虐,也是畏懼讓他們袖手旁觀,也是畏懼讓他們痛苦卻不敢表達。教育孩子勇敢面對惡勢力任重而道遠。


用戶66106093521




使其作惡而不知羞恥!面對時不時地出現在報刊雜誌上一群學生群毆一位同學的惡性事件,足以引起我們沉重的反思以及全方位,多層次的思考!

這些年輕年少無知的學生到底為什麼“作惡而不知羞恥”?甚至會在毆打同學的過程中群體性的尋求刺激和快樂,尋求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以至於有些學生把這種劣行當做驕傲的資本,堂而皇之地拍成視頻在網上展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甚止通過高調的展示來顯擺自己的無知!



所有這一切,到底是不是都是孩子與學生的錯。每一個善良的有正義感的人都應該捫心自問!

我們一直強調學生教育的社會和家庭責任,這些問題被專家學者和人民大眾提醒過無數遍,然而我們的社會和家庭大多都是置若罔聞,一切措施和辦法大多停留在口頭上和紙面上,並非完全全的落實到實際行動上。



一般情況是這樣的,問題發生了,相關部門發發聲,學生家長鬧一鬧,學校領導出面澄清道個歉,班主任或者輔導教師寫個檢查,挨個批評,最多給個紀律處分,然後給大型的學生一個處罰。這事就算不了了之,至於後續的培養和教育一般再沒有下文!

因此,這種教育和管理模式,是校園群毆打人現象屢禁不止,學生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把打人當做刺激和樂趣的重要原因。



說多無益!我就想說一句話,出了問題,不要只想著道歉和滅火,而是社會和家庭共同擔負起解決問題的責任,從教育入手,思想教育,素質教育,品質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步進行,既治標又治本,真正把校園這種亂象治理在萌芽之中,應該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潘文軍的滿漢全席


每每看到這類事件,都會讓人感覺異常憤慨,打人者為何如此瘋狂,旁觀者為何如此冷漠甚至成為幫兇,先看看事件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756b000569a670d30988\

明晰自己心理諮詢師


在前幾年,校園暴力在網上層出不窮!現在已經很好了!但是這次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又將再一次點燃人們心中的怒氣!熟話說“懲惡揚善”,但是在校園裡,這些情況卻是難以揚善,特別是在初中這個年齡段,一些小青少年,正屬於叛逆期,他們是一堆乾草,一個小小的火星就可以將他們點燃!


具體我們來回顧一下案情:

3月29日,陳孔銀收到了一段朋友給他發來的視頻,視頻中他的女兒陳玲玲(化名)在學校宿舍被數人輪番推搡、打耳光、拳打腳踢。陳孔銀稱,打人事件發生在3月13日,這之後女兒曾打電話給他稱“不想去上學了”,卻並未提到遭同學毆打。澎湃新聞3月30日從鹽津縣委宣傳部和教育局證實,網絡上流傳的視頻引起了相關部門重視,正組織調查組調查此事。當天,雲南昭通市鹽津縣普洱中學發公開信稱,學校沒有引導教育好學生,“使其作惡而不知羞恥。”
網傳的一段時長2分07秒的視頻顯示,數名女生在寢室圍著一名身穿粉紅色外套的女生,多次對其拳打腳踢,邊打邊問“錯沒得”。被打女生始終沒有開口說話,也未還手,直至被打翻在地上。



案情分析:

現在的學生在受到欺辱之後大都不敢向老師家長告狀!因為他們怕,怕什麼呢?怕報復,怕再被打!人心總是脆弱而堅強的,脆弱在青,堅強也在情!我個人覺得除了本身的校園環境以外,個人也有很大原因,因為你的軟弱勢必會造成別人的強勢!很多人都是欺軟怕硬,所以該強勢的時候還是要強勢!



這種行為不僅損傷了受害者的安全,還關乎到學校本身的形象!所以我覺得校方應該嚴肅處理這類事件,按時教育學生,免得這類事件再次發生!而這次呼籲不是單單這個學校,而是所有學校!為了孩子們的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希望大家重視!因為他們是祖國的希望,明天的花朵!不能在少年時光蒙上陰影!

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藝軒文學社


校園暴力已不是個別案例,若不重視,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會被毀於此。

1.事件描述

15歲的女生陳玲玲(化名)就讀於雲南昭通鹽津縣普洱中學初一。平時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上學期間就寄宿學校。

3月13日,陳玲玲(化名)在學校宿舍被數人輪番推搡、打耳光、拳打腳踢。

事發之後,陳玲玲打電話給父親陳孔銀說“不想去上學了”,但是對於被打之事隻字未提。知道3月29日,陳孔銀收到朋友發來的時長2分07秒的視頻女兒被欺負的視頻,陳先生才瞭解真相。

3月30日,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委宣傳部和教育局工作人員分別向記者證實,女孩被打事件屬實,相關部門已組織調查此事件。

2.樓主評價

校園暴力全國各地的案件屢見不鮮,但是目前始終沒有拿出一個滿意的解決方案。學校方面發表公開道歉信、稱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然後呢?

只是嘴上說說,不拿出點實際行動讓家長怎麼放心?未成年本來就算弱勢群體,被同學合夥欺負不敢告訴家長,也是因為家長平時交流少。案例中,陳玲玲和爺爺奶奶住,爺爺奶奶怎麼幫他?

希望各方儘快拿出點有效措施,比較身體的創傷會修復,但是心理的會伴隨孩子一生!


姚言菌


一名15歲的初一女生被九名同齡的女生在宿舍圍毆毆打,是教育的缺失還是家教的缺失,可以這麼無知的毆打她人,幼小的心靈就那麼冷血。


視頻發現時間:2018年3月29日

事件地:雲南昭通市鹽津縣普洱中學

事件原因:

陳孔銀收到一段朋友發來的視頻,視頻中他的女兒陳玲玲在學校宿舍被九名同齡學生輪番推搡、扇耳光、拳打腳踢。

據被打女生父親陳孔銀說:事件發生於3月13日,女兒被毆打後,多次打電話給父親陳孔銀稱“不想去學校上學了”,卻並未提到遭同學毆打。


事件發生經過

事發時間:2018年3月13日

事發地點:雲南昭通市鹽津縣普洱中學某宿舍寢室

事發原因:九名學生聲稱陳某向老師告狀,導致陳某在宿舍被圍毆。

3月13日,普洱中學李某等九人將同學陳某圍堵在宿舍寢室,九名同學對陳某進行長達2分鐘辱罵和毆打,並威脅陳某不許告訴老師,而學生李某對陳某被毆打的事件進行了錄製,在被九名同學毆打的過程中,陳某一直保持著沉默,在被毆打以後,害怕被再次毆打報復,不敢把被毆打的事情跟家長和學校老師報告。

從網絡上發佈的視頻中,可以看到有九名學生在對陳某毆打,單單耳光就扇了幾十下,揪耳朵,踢肚子,圍毆,施暴者一直質問陳某知錯沒,看著視頻就非常心疼被毆打的陳某。


3月29日,陳某被毆打的視頻在微信朋友等網絡渠道傳播,學校得知情況後立即與轄區派出所開展調查、安撫工作,學生陳某在校方和家長陪同下到四川宜賓醫院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軟組織多處受傷。

為了更好的治療被毆打學生陳某,校方請專職心理醫生對被打孩子進行心理疏導;避免陳某因為毆打事件,心靈受到創傷,而參與打人的九名學生則由家長及其監護人配合學校加強教育。

15歲的初一女生陳某心理受到創傷

據孩子父親陳孔銀說:女兒陳某被九名同學毆打,受了一點皮外傷。皮肉的傷很容易治好,但是更嚴重卻是孩子的心理創傷卻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治好或者留下一輩子的陰影創傷。

因為被毆打的事情,女兒不敢告訴爺爺奶奶,更不敢跟父母講被毆打的遭遇,只是打了很多次電話給父親,說自己不想上學。

被毆打的陳某可能在無數個夜晚被噩夢嚇醒,臉色慘白,夢到自己被毆打的場面,會害怕,會被驚嚇到,而造成這一切後果的九名同學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而是被家長帶回教育。

未成年孩子犯錯,都不用承擔刑事責任,只要被帶回家裡由父母管教教育就可以,因為九年義務保護法在保護他們,就算犯了錯一樣逍遙自在,因為他們還小,還未成年,還不懂事,不會被判刑。

未成年保護法沒有保護被欺凌的學生,卻在保護那些施暴者免於被刑事責任,而受欺凌的人一輩子變得自卑,施暴者照樣過的我行我素,是不是值得我們去反思該怎麼去改變現狀。


種花兔八哥



繼黑龍江肇東之後3月29日再次傳出雲南昭通發生一起校園暴力事件,一名初中一年級女生被九名同學毆打羞辱,令人氣憤與不安。

作為一名父親看到自己的女兒被毆打羞辱的視頻,激起的錐心之痛怎麼能以忍受!

前不久召開的兩會上就有代表就校園暴力事件發表意見。可見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也表明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我覺得除了學校教師的耐心說服教育以外,還必須施以法律的手段,用法律這一武器解決問題。


首先,要讓涉事學生嚐到苦頭,讓其家長吞下自釀的苦果。建議事件中的主要施暴者,最輕的處理也要讓他(她)停課一學期,交給綜合教育部門(從公安、學校政府抽調人員,成立一個特殊的教育機構)進行針對性的特殊教育,期間必須有家長陪同。以此達到殺一儆百的目的。

第二、進一步加大教師隊伍建設的力度。對於極個別沒有師德,不具備教師素質,工作中失職瀆職,不負責任的人,清除出教師隊伍,以達到教師隊伍的純潔性,維護人民教師在人民群眾中的崇高地位。不久前閉幕的兩會後,國家已經明確提出要重點打造教師隊伍,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待遇。以此把最優秀的德才兼備的人才吸引到教師隊伍中來。

另外,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對學生們的健康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社會公民都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此來間接地為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赤橙黃綠青藍紫518


校園霸凌事件近年來層出不窮屢禁不絕,很多事件性質惡劣手段殘忍,給受害人帶來難以撫慰的身體創傷和心理創傷,更讓受害人家屬悲痛不已,廣大網友義憤填膺,強烈要求嚴懲甚至留言報復恨不能把施暴者就地正法斬草除根,然每次事件總是在相關部門的協調下息事寧人匆匆完結,過不了多久事件影響就雲淡風輕煙消雲散了。

校園霸凌事件反映了當前社會留守兒童一代的失落,除了施暴者家教的缺乏,學校監管的缺失,相關部門的缺位,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法律教育普及的不到位,未成年人保護法成了未成年惡人保護法。

在每一起的校園霸凌事件背後,我們總會看到施暴者大多是留守子女或單親家庭,孩子缺乏家長的關愛監管和教育,沉迷網絡遊戲深受網絡暴力影響,喜歡拉幫結派,違法犯罪意識淡薄,對生命和法律缺少敬畏之心,這方面家長要承擔首要責任。其次,學校領導老師的監管教育處罰不到位,學生出問題總想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沒有相應的處罰措施怎麼能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呢,當然強制義務教育也成為學校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和家長的擋箭牌,我們的學生現在什麼都學,就是法律法規學的最少,即使我們成年人又懂多少法律條文呢,難道最基本的刑法民法不應該從小普及嗎?只有孩子從小知道違法犯罪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才不會肆意妄為,普法教育才是相關部門當前的重中之重,而不是事後的消除影響協調賠償寬大處理。

每個為人父母的都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為校園霸凌事件的主角,我只能告訴孩子,不要欺負任何人,有人欺負你要堅決打回去,沒有第二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