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名人與金庸先生居然是一家人

昨日,金庸老先生也離開了我們,享年94歲。

金庸先生的兒子說,老爺子是下午走的,走的時候很安詳。


這些名人與金庸先生居然是一家人



1955年,金庸在《大公報》與梁羽生、陳凡(百劍堂主)開設《三劍樓隨筆》,成為專欄作家。並在同年首次以“金庸”為筆名擬寫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這些名人與金庸先生居然是一家人


1972年,宣佈封筆,退出俠壇,之後對其以往的武俠作品開始修訂工作。

從1955年至1972年這17年間,金庸共寫武俠小說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稱的字首,可概括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一部《越女劍》。


這些名人與金庸先生居然是一家人


金庸的武俠小說結合了我國民族文學、西方文學精華、古典文學傳統與當代文學特點,崇尚愛國信念和堅強正義的“俠義”品質。小說情節跌宕起伏、環環相扣,塑造了千姿百態的人物形象。小說自連載起,就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並被翻譯為多國語言,拍攝成幾十部影視作品。

這些名人與金庸先生居然是一家人

梁羽生(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

我頂多只能算是個開風氣的人,真正對武俠小說有很大貢獻的,是金庸先生。他把中國武俠小說推到一個新高度,有人將他比作法國的大仲馬,他是可以當之無愧的。

在專訪中,金庸先生談到自己筆下英雄的共同之處,都是具有為國為民的奉獻精神,這種俠義精神,也是武俠小說的核心。

電影《嘻哈英熊》中不論是為拯救所有動物的熊爸大山和熊寶嘻哈,還是為保護動物和偷獵團伙鬥爭最終犧牲的特工狗亨特的主人,都具有這種“大愛”情懷,為了大家而不懈反抗,不顧個人安危義無反顧地去挑戰。這種英雄氣概不論在哪些國家,哪些作品中,都是令人為之動容之處。


這些名人與金庸先生居然是一家人


在緬懷金庸先生的時候,很多網友回顧其一生,卻驚奇發覺他的家族堪稱傳奇家族。金庸本名為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金庸出生在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祖籍江西婺源(古徽州)。 家世系浙江海寧查氏,其家為書香門第,金庸本人是查升之孫查揆的後裔生於浙江省海寧市,金庸先生是海寧查氏第22代孫。

海寧查氏

據記載查氏源出姬姓,為周公長子伯禽之後姬(查)延之後。

從遷居海寧的第二代開始,査家便成為有名的“文宦之家”。 第一位顯達之人是查瑜之子查恕,外號“査一帖”,只要一帖藥就可治好病,醫德很高,聞名江南。他也深得朱元璋讚賞,後被任命為太醫院國醫,獲賞一品冠服。

興盛期在明清,共出了22個進士,康熙年間創造了'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科舉神話。有清一代查氏科甲尤盛。據記載考中進士者有十五人,即查培繼、查升、查嗣韓、查克建、查嗣砰、查慎行、查嗣殉、查洪、查嗣庭、查雲標、查祥、查虞昌、查元像、查瑩、查文清。其中僅康熙一朝,查氏一家進士及第者就有十人。金庸在小說《書劍恩仇錄》中,詳細描寫了皇帝對海寧大家族的恩寵。這種皇帝題匾、題詩,在金庸江南舊居中隨處可見,這些正是査氏家族曾親身享受過的榮耀。


這些名人與金庸先生居然是一家人


金庸江南舊居

查升

查升(1650—1707),字仲韋,號聲山,海寧袁花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時康熙帝選儒臣侍值以備顧問,他經薦入直南書房多年,累遷至少詹事 。書法秀逸,得董其昌神韻,小楷尤為精妙。康熙帝稱讚說:“他人書皆有俗氣,惟查升乃脫俗耳。用工日久,自爾不同。”查升辦事又謹慎勤敏,備受器重,康熙帝賜書、畫、御筆、硯臺,賜第西華門,並御書“淡遠”堂名。品行高潔,待人不分貴賤,一視同仁。四方求書法者甚眾,他經常在晚上燃燭揮毫。著有《淡遠堂集》。時人稱查升書法、查慎行詩、朱自恆畫為“海寧三絕”。

按照查氏族譜記載,金庸先生世太公査慎行、叔太公査嗣庭、伯太公査繼佐、世叔公査昇、祖父查文清、父親査樞卿、母親徐祿。


這些名人與金庸先生居然是一家人


金庸母親徐祿便是徐志摩的堂姑媽,金庸即是徐志摩表弟。金庸在接受採訪時曾說,徐志摩去世早,和他接觸不多,小時候,金庸跟母親回徐家,見過這位才華橫溢的表哥。當時徐志摩已從英國留學回來,在劍橋大學寫的《再別康橋》一詩已膾炙人口。


這些名人與金庸先生居然是一家人


徐志摩

我媽媽是他的姑母,他父親比我媽媽年紀大得多,是我的老舅舅。徐志摩在山東墜機之後,在家裡開喪。我爸爸輩分比他大,但他家裡有錢有勢,如果去弔喪,不免有諂諛之嫌,於是派我去。那時我只是個十歲左右的小孩,但他家裡當我貴客那樣隆重接待,我在靈位前跪拜後,舅舅徐申如(徐志摩父親)向我一揖答謝。舅舅的孫兒(徐志摩的兒子)則磕頭答謝。然後開了一桌酒席宴請。我一生之中,只有這一次經驗,是一個人獨自坐一張大桌子吃酒席。桌上放滿了熱騰騰的菜餚,我當時想,大概皇帝吃飯就是這樣子吧!兩個穿白袍的男僕在旁斟酒盛飯。那時我自然不會喝酒,只做樣子假裝喝半口酒,男僕馬上把酒杯斟滿。我不好意思多吃菜餚,只做過樣子就告辭。舅舅送出大門,吩咐用自己家裡的大船(在我們江南,就像這裡各人家裡有自用汽車般,各有自家的船)連同船伕、男僕送我回家(我家離他家二十七里路,叫作“三九”),再向我爸爸、媽媽呈上禮物道謝。……我和徐志摩的干係,到此為止。平時因年紀相差太遠,我只和他的兒子做朋友。

——金庸日記

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給了瓊瑤(陳喆)的三舅袁行雲,算起來瓊瑤算是其表外甥女。

這些名人與金庸先生居然是一家人

金庸

“海寧地方小,大家都是親戚,我叫徐志摩、蔣復璁做表哥。陳從周是我的親戚,我比他高一輩,他叫徐志摩做表叔。王國維的弟弟王哲安先生做過我的老師”。

錢學森的岳父蔣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和金庸是同宗姑侄,所以蔣英是金庸的表姐,還有一個表哥蔣復驄。


這些名人與金庸先生居然是一家人


錢學森

著名的古建築“糾偏大師”曹時中則是金庸的妹夫,已過世的德雲社演員張文良本名叫查良燮,則是金庸的親叔伯兄弟。

另外,九葉派代表詩人、翻譯家詩人穆旦(查良錚)則是其堂兄。由於金庸生於海寧,而穆旦出生於天津。據說兩人終生未曾謀面。


這些名人與金庸先生居然是一家人


穆旦

“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國家文化的傳承也在於家族文化的傳承。一個家族人才輩出,除了注重知識文化的學習,還注重忠義仁愛品質的培養。人們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榜樣力量對於孩子未來成長起關鍵作用。正如電影《嘻哈英熊》中,熊爸大山教會了熊寶嘻哈擔當與勇敢。


這些名人與金庸先生居然是一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