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醉美之道

一一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題記:

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胡適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先生應邀赴甘肅崆峒山,出席第二屆崆峒酒文化節暨“道法自然,世紀情懷”崆峒酒文化研討會。大會在巍巍崆峒山下美麗的廣成大酒店隆重舉行。

李醉先生髮表《醉美崆峒,道法自然》主題演講,引發近400名各界嘉賓的強烈反響。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本次研討會是一次深度研討崆峒文化、平涼地域文化、道源文化、崆峒酒文化的盛會。

出席本次研討會的有平涼市酒類行業主管領導,有平涼本地文化界前輩賢達,更有從各地而來的知名學者專家,還有甘肅、寧夏的重點客戶近400人齊聚平涼廣成大酒店。平涼日報、平涼市廣播電視臺、崆峒區廣播電視臺、平涼通、平涼易攻略、平涼圈子、平涼事兒、新華網、每日甘肅等數十家新聞媒體全程報道此次盛會。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平涼市酒類商品管理局局長陳志宏,平涼文聯主席李世恩,平涼日報社社長茹堅

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甘肅醫學院教授梁治學,平涼地區文化處處長張清宇,新世紀柳湖春酒業公司總經理何文權,陝西嘉泰美術館館長張覺天,平涼恆久商貿公司總經理餘宏平等嘉賓開壇論道。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長安老子文化國學研究院院長、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先生從道家思想和道源文化,深究探討了道家思想內涵核心,善與惡相互交融,從悟道到釀酒,從做人到做酒,酒中有道,道中含酒、並且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地侃侃而談,讓會議現場所有聽眾沉靜於道的清靜無為之中。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前會長任法融大師;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動物保護協會會長、中國書協理事趙學敏先生; 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李成海先生; 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秦理斌先生; 甘肅省文聯委員,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劉滿才先生; 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外聯委員會副主任、陝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副會長祁碩森先生; 陝西嘉泰美術館館長張覺天先生; 甘肅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李逸峰先生; 平涼市書協主席戴季昀先生等為大會論壇題贈了墨寶。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古云:"酒者, 就也, 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也"。

酒有水火二性, 酒表面看上去是水(陰性),點燃後卻是火(陽性)。

酒能養性,仙家飲之;酒能亂性,佛家戒之。以什麼心態看待酒,反映著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更反應著一個人的人生修養。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酒者,以水為表,坎卦外柔內剛;以火為裡,離卦外陽內陰,合起來就是水火既濟卦,開啟智慧人生。

古人喝酒很注意節奏, 他們喝酒的方式不像當代人這樣推杯換盞、狂飲猛喝, 而是常把喝酒作為一種儀式, 一定要有歌舞助興, 在觀賞中慢慢品味, 有意放慢節奏。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從生理角度講, 男性沒有月經, 因此男性肝疏洩的能量和渠道就少; 而女性的疏洩渠道就比男性多了一道,女性可以通過月經把肝鬱疏洩掉一部分,所以有句俗話叫 "女子天生三分酒性"。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君子飲酒,其意在風。乘風而起,方見性情。真正的風是內在的風, 不是外在的風。

所謂“乘風而起"指乘內在的風——當一個人元氣充足、浩氣盈體、 心靈潔淨, 便可乘風而起。其起在“意”也。

做人要重內養, 外學只是輔助。老子說:“念德之厚, 比於赤子”。即此。赤子即真人也。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晚來三五友, 能飲一杯無?

喜歡一個人, 首先要接受一個人的秉性和胃口。 離心最近的地方是胃。在心與胃之間, 是這隻酒杯。這時, 杯中有情義。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用粗瓷大杯喝酒, 坐在夜晚生涼的農家小院裡,天上一輪明月, 杯中盛滿月光。 這時, 杯中有自然。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眼前的這隻杯盛過那麼多酒, 但它沒喝過一口。常在酒邊過, 從不起貪心, 這是好秉性。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三杯與一斗

李白的酒裡面喝的是酣暢百年, 打通了天地大道。他曾說:

“天若不愛酒, 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 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 愛酒不愧天; 三杯通大道, 一斗合自然”。

這酒喝得多遼闊。我並無酒量, 但嚮往酒中的豪情與詩性。喝崆峒酒這杯酒, 淺飲輒醉, 但,真我自現,酣暢百年。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苦惱世上, 意氣須溫; 嗜慾場中, 肝腸欲冷; 偶有心結, 需要消散, 不妨推開天元, 杏花一杯, 新酒一聽, 酒初入喉, 是一份苦澀, 稍以回味, 分明是甜的。

唐代詩人杜牧說: "忍過事堪喜"。 語默之間, 心結紓解。此時你會發現美酒是有心的, 雖不能言最可人。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最溫暖的夢想

晉代陶淵明辭官歸來, 最溫暖的夢想就是八個字“攜幼入室, 有酒盈樽”。拉著自己家孩子的小手, 回到屋裡桌上燙著一壺酒。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陶淵明連酒也常常喝不起, 但他的尊嚴讓當時的官員們要給他送酒都“裹足不前, 心生敬畏”。歷史上有名的“白衣送酒”即出於此!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今天的人, 往往端起自己這杯酒是求人的, 敬酒的時候, 常帶含著一份隱隱的卑微, 是不豪邁的。

陶淵明那麼貧窮, 為什麼他喝出了天地尊嚴呢?一個人獨立就會有他的尊嚴, 人生坦然才有歡樂和真我。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邵雍是宋代的大學問家,稱得上是真正的易學大師。他的《皇極經世書》至今仍是治易者的必讀書。他剛到洛陽時把他的住所名為"安樂窩",而這個窩"蓬蓽環堵,不蔽風雨",弄個甕放在窗前作讀書檯 ,還焚香獨坐,飲酒二三甌,自號安樂先生。這是何等從容!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

老子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意思是說,最完滿的東西,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戀君筆底有煙霞,自拔金釵付酒家。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人間之緣如同這壺崆峒酒與它的飲者。

宇宙和時間的意義,

便是你我相遇,

成為我們。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心不動,此間自有千鈞重。

-----蘇軾《漁家傲》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魯迅與郁達夫暢飲,方寫下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樣的名聯。郁達夫當場回了一個對聯:“大醉三千日,微醺又十年。”郁達夫嗜酒,但此聯是何等氣魄。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前會長、世界宗教和平會議主席、任法融道長書法墨寶: “醉美崆峒,道法自然。”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動物保護協會會長、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中國書協理事、中國生態書畫院名譽院長趙學敏先生題贈墨寶。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李成海先生題詞墨寶。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陝西嘉泰美術館館長張覺天先生題贈墨寶。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秦理斌先生贈墨寶。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酒逢名士飲,禮愛野人真。

平涼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楊帆先生題贈墨寶。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勸先生少喝些,先生卻說:“喝酒有喝酒的好處。”我說:“什麼好處?”先生說:“但得酒中趣,勿與醒者傳。”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新世紀柳湖春酒業公司總經理何文權先生、李醉先生。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新世紀柳湖春酒業公司總經理何文權先生做了題為《承無為之道、鑄赤子風骨、展世紀情懷、崆峒酒——根系隴上的長風大歌》的主旨發言:從道法自然——崆峒酒亙古未變的靈魂基因,追溯崆峒酒歷史淵源,崆峒釀酒始於商周,文化基於黃老,興於唐宋,成於清民;從天人合一——崆峒酒穿越時代的風骨神韻,講述崆峒酒秉持古老技藝、傳承創新,品質如一的追求和矜持,形成崆峒酒歷久彌新的優良品質和獨特風格;從融洽和諧——崆峒酒開啟未來的夙願情懷,回顧崆峒酒伴隨平涼人走過了六十七年的風雨歲月,顯示了崆峒酒過硬的品質和歷史品牌價值,喝崆峒酒,說崆峒酒的故事,共創崆峒酒這一歷史文化名酒美好未來。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本次文化論壇由甘肅省平涼市酒類商品管理局、平涼市酒業協會主辦,平涼市新世紀柳湖春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承辦,平涼廣成大酒店、甘肅菸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平涼恆久酒業公司協辦。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李醉先生,著名文化學者,長安老子文化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國茂陵博物館名譽館員,第三屆西安唐詩節總顧問,西安醫護學院特聘教授,陝西省旅遊局“秦嶺與黃河的對話”文化論壇特邀對話嘉賓,陝西道家養生學會副會長,中國工商銀行財富管理中心國學文化顧問,中國西安佛教文化藝術博覽會評委團主評委,中國佛教三論宗祖庭草堂寺佛學大講堂文化導師,長安老子文化研究聯誼會長,終南山“逍遙學”發起人、倡導者,終南山隱士文化研究學者。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李醉先生應邀在清華大學心泉書院、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陝西師範大學、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美術學院、陝西科技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賈平凹文化藝術研究院、西安醫護學院、西安科技大學、西安思源學院、西安市高新管委會、曲江會展中心、新華書店集團、中國東方航空集團、中國工商銀行、陝西省旅遊局、西安市財政局、西安大華工業遺產博物館、中國西部水利博覽會、中國西安佛教文化藝術博覽會、陝西能源集團、西北航空中心、西安世園會、大唐西市、萬科地產、龍湖地產、地電地產、綠地集團、金泰恆業集團、偉志集團、西安高新睿中心、西安曲江國際、中航富士達集團、戴美姿集團、曲江和園公館、重慶品玩天下文化會館、歷史名城泉州鎮海宮、秦嶺勝地塔雲山、陝西電視臺、西安廣播電臺、少林都市禪堂、樓觀臺《道德經》國際論壇、中國終南山國際自然養生大會及國有大中型企業講授國學,深受社會各界好評。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李醉先生兼任陝西省文化產業創業聯盟傳統文化委員會名譽主任,“尋找長安的前世今生”文化之旅國學導師,《老子之路》學術總顧問,《老子天下第一》大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巡迴展覽總策劃,陝西西安李氏宗親會名譽會長,《中華風》雜誌封面人物。榮獲中國首屆(國際)自然養生大會“文化大使”、第三屆國際慈善節“慈善使者”稱號。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李醉先生著有《敦和堂道德經全本》、《牧牛十八年》、《敦和堂詩草》、《醉門生》、《華夏漢禮文化》、《醉行終南》、《南山南》、《林中眷侶》、《醉山河遊記選》、《尋人不遇》、《清靜經新解》、《票證情》、《中華票證》、《李醉收藏論文集錦》、《李醉收藏展覽集錦》等。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一一各界評價一一

李醉先生的老子文化研究,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我知道太晚了,如果三十年前我也像李醉先生那樣研究老子,就太好了。李醉不僅僅是研究,而是倡導文化研究成果共享,是文化界的驕傲。李醉是位有心人,因為有心,才會認真,希望李醉繼續研究下去,我定會大力支持。

一一高 智 (毛澤東主席機要秘書)

李醉先生多年來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潛心國學文化研究,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做了大量工作,我為這位忘年交的赤誠之心而感動。

一一石興邦 (考古泰斗、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 )

李醉會長崇仰傳統文化,為弘揚優秀道家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今題寫“文化之基”相贈,祝賀李醉會長取得更大成績!

一一任法融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會長 )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李醉先生興趣很廣泛,很年輕就研究老子文化,影響深遠。他的研究非常具有文化性,讓我們彷彿回到了歷史的長河中,對我們都是有教育意義的。我對李醉先生今天取得這樣的成績,表示欽佩和熱烈的祝賀!

一一張克瑤 (著名錶演藝術家、毛主席扮演者)

李醉先生乃長安國學界骨幹式人物,其在老子文化研究領域堪稱一方得品才俊旗幟。李醉先生倡起中華傳統文化大旗,重振中國精神,盪滌國人靈魂,吾人敬之、仰之、追之、隨之!

一一孫見喜 (陝西省國學研究院副院長、太白文藝出版社高級編審、著名評論家)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敦和堂主李醉先生精研《道德經》,融會貫通於己用、深入淺出與人言。名為醉實為醒、號敦和卻秀逸。他捧我無拘、我服他無束,無拘無束是為逍遙者也。

一一馬河聲 (著名書畫家、太白書畫院副院長)

李醉先生,號敦和堂主,束鹿李氏二十二世孫,老子文化國學研究院院長,國內票證收藏之大家也。好交朋友,喜研經典,著文立說,暢談宏論,四座皆驚,其妙語絕句,居然有民間抄本矣!

一一宋黎明(陝西美術家協會漫藝委主任、陝西省漫畫學會主席、清末大儒牛兆濂曾外孫)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育人有道,教子有方。

一一郝樹茂 (西安市常務副市長、人大副主任)

李醉先生醉心傳播傳統文化,成績斐然,令郎高考中以高分被北京大學錄取,我從終南山一老宅門楣上搜得八字“ 讀書耕田,光前裕後”,為這位青年才俊加披。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就像一棵蒼天的大樹,我們在這大樹下乘涼,同時我們每個人也應汲取傳統文化中的營養,在先人故事中學會感悟。

一一高建群 (陝西省文聯副主席、著名作家)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李醉先生飽覽傳統文化書籍,崇仰詩書先賢。二十餘年精研儒釋道學,博覽貫通,身體力行,多發玄悟,在發揚老子文化中成績斐然,令人刮目。

一一葉濃 (書壇大家、“長安三老”、93歲高齡的著名書法家)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明人陳繼儒曾說:“神仙不讀書,亦是一俗漢,所謂頑仙不如才鬼耳。” 李醉先生痴迷國學,尤對道家文化用功頗深,他精研老子《道德經》數十年,出入佛老,縱橫百家,對國學文化滌除玄覽,澄懷觀道,遷想妙得,瞭然於胸,有著獨特的體認。清到十分寒滿地,始知明月是前身,李醉先生負笈出遊,尋師問道,遍訪名山大川,結交高人逸士,轉益多師,廣採博納,終成腹笥充盈、光風霽月的飽學之士。

一一姚展雄 (禪意散文名家、美術評論家)

智慧如海啟眾倫,道德經裡悟升沉;

寧靜致遠心超凡,氣宇軒昂感星辰;

艱辛耕耘播智慧,心靈清泉潤人心;

風雨無悔播大愛,詔憾乾坤啟後人。

贈李醉先生

一一瑪麗娜(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工會主席、著名詩人)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名醉人不醉,

口出多智慧;

傳承道德經,

聽者贊醉美!

一一趙時銘(陝西省漫畫研究會名譽會長、著名漫畫大師)

束鹿故園,放眼紅桃白李;敦和堂裡,醉心道德文章!

一一趙天成(當代著名楹聯學家)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水調歌頭·李醉》

儒雅在京兆,大道尚敦和。痴心教化生眾,風雨更奔波。啟智弘揚老子,追遠躬耕仁愛,天地繼人合。得道有多助,揖手納清濁。惜斯世,芸芸累,利為魔。可憐相害相依,私慾舞婆娑。奮起無為正道,領袖同儕戮力,歲月幾蹉跎。攘攘紅塵裡,高陸仰嵯峨。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詩四首 . 詩酬李醉先生》

寒冬臘月喜相逢,

佛心論道天地融。

人生如夢蠟梅綻,

一茶一禪悟人生。

傲骨紅梅誰人懂,

菩薩心腸度眾生。

清香潤乾感天地,

悠悠歲月寫摯誠。

長安道氣幾千年,

醒悟天地祥瑞天、

君醉承負非一般,

傳承道聖功不凡。

清氣縱橫捭闔研,

深入道海心超凡。

談佛論道迪蒼穹,

超脫俗骨紅塵中!

一一贈李醉先生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工會主席瑪麗娜於丙申臘月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醉遊終南》

鶴影仙蹤飄似夢。傲立終南,笑看風雲動。俗塵往事由他去,橫斜疏淺清詞誦。

俊逸英姿無恃寵。可問蒼穹,明月賓朋送。旋舞引吭蕭管弄,高山流水真情縱。

一一溫之白(人物傳媒網傳媒CEO、總編輯)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水調歌頭 · 李醉先生應邀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科技大學兩所高校講授國學》

國運未來日,

學子系中堅。

中華智慧傳授,

京兆爾當先。

道德兼融論語,

遠古逐及現代,

開課啟青年。

燈照禮堂亮,

座滿享清言。

站上臺,

穿蹊徑,

念淵源。

良材猶在培養,

風正好揚帆。

走過西安科大,

再到農林科技,

西北望長安。

為我神州夢,

共濟願同船。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清平樂·郭達贈扇 ——李醉拜會喜劇小品表演藝術家郭達先生》

長安北上,

相見真歡暢。

道法自然題坦蕩,

喜劇人生榜樣。

匆匆一聚京都,

此心猶若冰壺。

贈扇友情何在,

別來時寄長途。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驪歌一疊·觀文懷沙先生為李醉題字》

泰斗殷勤勵後生,

珠璣字字見真情。

不才常仰高山聳,

至德甘為赤子鳴。

堪祝賀,

更叮嚀,

知恩圖報待學成。

修身正意懷家國,

莫負燕園大有名。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李醉先生,張覺天先生拜謁“黃帝問道廣成子”處。

《七律·李醉先生育桃李》

畫樓夜半掌聲聲,

少長鹹集酒一瓶。

三盞香茗君列坐,

兩桌佳饌禮新成。

門光燈裡遵師表,

勸業人前繼準繩。

感念神州興教化,

醉門今日見躬行。

著名文化學者李醉崆峒山縱論“醉美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