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長安!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長安!

汽車配圖

國內汽車整車企業進入了一個多事之秋!

近日,重慶汽車領軍企業長安汽車發佈2018年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8-13億元,同比下降78%-86%,其中第三季度虧損3.1-8.1億元,而2017第三季度是盈利11.9 億元,單季度出現虧損,在長安近幾年的歷史上,絕無僅有!

受此影響,公告發布後的第二天大跌7.7%,第三天繼續下跌3.67%,公司股價估值達到了史無前例的0.7倍PB。

長安的下滑是必然,無論從外因還是內因,必然有這樣一遭。

從外因來說,大環境使然。乘用車市場今年整體下滑 ,面臨30年來汽車銷量首次下滑,銷量下滑不僅僅發生於長安汽車一家。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9月全國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1.6%,較8月份大幅加速下降,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2%。在14大車企當中,只有吉利一家達到了同比14.3%的增長,其餘都是在負增長。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中國車市將面臨30年來乘用車銷量首次年度下滑!

經歷多年快速增長之後,整個汽車行業,尤其是國產整車企業,進入到了一個“多事之秋”。

為啥人們不買車了,這裡不去探究,對於長安汽車來說,外因是其次的,更主要的是內因!

在經歷了2014-2016年的營收淨利雙增長之後,2017上半年長安汽車的業績開始出現下滑,營收、歸母淨利潤及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6.28%、15.85%及29.59%。

到了2018上半年,公司營收雖有所回暖,同比增長6.22%,但歸母淨利潤進一步下滑65.16%,扣非淨利潤更是下滑超過八成。

根據中報,在公司當期非經常性損益中,政府補助佔比122.14%,金額約達11.16億元。翻查過往財報,長安汽車過去幾年收到的政府補助金額都不低,是公司非經常損益的重要組成部分,較大程度上影響著公司的淨利潤。

在內因方面,長安最大的問題出在自主基本不賺錢,業績完全依賴合資企業,而合資企業則指的長安福特,可以說福特衰則長安衰!

經過分析,發現長安自主幾乎沒有盈利,每年盈利靠政府補助,其原因出在自主的毛利潤太低。按照2017年的年報統計,長安自主毛利12%,長城18%,而小康則達到了22%,12%的毛利潤率,完全無法覆蓋高額的銷售和管理費用,為啥毛利這麼低?也許只有長安自己才能回答了。

因此長安福特的興衰則完全影響了長安。由於長安福特並未並表到長安,因此在長安的財務報表中體現的是投資收益。

長安福特前幾年完全是現金奶牛,在2016年其年利潤甚至超過了200億元,給長安汽車帶來了不菲的投資收益。

行業的興旺和福特的戰略決策是長安福特興旺的關鍵。

2012年,福特方面制定了1515計劃,即在2015年之前投放15款新車。這個計劃非常成功,幾年內投放的車型中,不乏像翼博、翼虎、銳界和福克斯這樣的爆款車型。車型投放的成功和汽車大環境的蒸蒸日上,長安股價幾年內上漲十倍有餘。

而長安的未來,跑否君認為短期還是看福特。近兩年來,長安福特在新車或是車型換代方面的動作顯得十分遲鈍,除了對小型SUV翼搏進行了中期改款換代以外,其他車型僅僅是一些細微的調整與升級,對於銷量不佳的現狀,顯然福特高層也坐不住了。今年,福特也正式開啟了其“中國2025計劃”。根據計劃,在2025年之前,福特將在華推出50款新車型,其中包括8款全新SUV和15款電動車型,而長安福特是其戰略重要的一環。

未來,在長安福特這塊,近期有兩個看點:一是2018年10月換代福克斯上市,軸距加長、外觀內飾、動力性能相比老款改善明顯,翼虎將於 2019 年換代,預計兩款車型換代後將對銷量及盈利有明顯提振;二是2019年起林肯將於長安福特國產化,第一款車型林肯 MKC將於2019年下半年上市,2020年也將有2款車型上市。

而在自主這塊,從銷量來看還不錯,但需要解決的是如何盈利的問題。長安自主9月銷量7.9萬臺,環比增長 48.5%,銷量處於改善通道。2018-2019年公司密集推出新品,今年10月CS35 換代、2019年一季度全新CS85上市、二季度CS95 換代、下半年CS75換代、2020年CS65上市,會持續支撐長安自主的銷量。

祝福長安儘快走出黑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