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坠江公交行车数据记录仪打捞出水,已发现9名遇难者,7名已救捞上岸

重庆坠江公交行车数据记录仪打捞出水,已发现9名遇难者,7名已救捞上岸

10月28日,重庆万州22路公交车与一辆红色轿车撞击后,坠入长江。

公交车行车数据记录仪打捞出水

昨晚,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潜水员轮番下水,连夜作战。其中第五批下水的潜水员鲁玉鑫在失事公交车内找到了黑匣子,也就是公交车的行车数据记录仪,拆除后于今日凌晨打捞出水并交给当地公安部门。

重庆坠江公交行车数据记录仪打捞出水,已发现9名遇难者,7名已救捞上岸

打捞出水的黑匣子(交通运输部微信视频截图)

黑匣子打捞出水后,潜水员水下搜寻探摸暂告一段落。上海打捞局技术人员又对失事公交车水域进行了重新扫测,为下一步车辆的打捞做准备。

重庆坠江同款22路公交车:“黑匣子”中储存5个机位监控视频

据四川某公交公司驾驶与重庆坠江公交车同款车型的老驾驶员陈师傅介绍,坠江公交车黑匣子打捞出水,对事故调查至关重要。

10月30日上午,成都商报记者探访万州22路公交车发现,这款被涂装成黄色的新能源混合动力公交车,实行前上后下。前门正对驾驶座,中间隔着投币箱。驾驶座后面有挡板将驾驶员和乘客隔开,前车门过道旁有隔离栏,司机座位相对独立。

重庆坠江公交行车数据记录仪打捞出水,已发现9名遇难者,7名已救捞上岸

万州22路公交车 记者罗敏摄

记者探访22路公交车,前门及驾驶座区域,设有三个监控探头,呈“品”字形分布,其中一个正对驾驶座,一个正对车厢,一个正对前门;后门处也有两个探头;整车配有12把安全锤,并有干粉灭火器等全安设施。

重庆坠江公交行车数据记录仪打捞出水,已发现9名遇难者,7名已救捞上岸

10月30日上午,一辆万州22路公交车内部 记者罗敏摄

陈师傅告诉记者,这款新能源公交车配有一个可拆卸的储存硬盘,俗称“黑匣子”。硬盘中储存了车内五个不同机位的监控探头所拍摄的音视频数据、报站信息、上车人数(刷卡数量)、车辆运行轨迹等,可以还原事发前后公交车内实况。

“黑匣子”被水浸泡后,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恢复

重庆坠江公交行车数据记录仪打捞出水,已发现9名遇难者,7名已救捞上岸

万州22路公交车行车记录表 记者罗敏摄

记者探访的22路公交车,驾驶员右手边悬挂着“万运集团万州公交分公司公交趟次行车记录表”,例检项目包括水、电、机 油、转向、灯光、制动、轮胎等,例检人员为当班驾驶员本人。此外,发车时间、到站时间、起止公里数及维修进、出厂时间都有准确记录。陈师傅认为,该“记录表”的记载项目全面、细致。

截至昨天下午15时,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搜救工作取得突破,救援人员在位于长江二桥上游约28米、水深约71米处坠江的公交车上,救捞出第7名遇难者遗体,同时还发现2名遇难者遗体。

据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下潜作业已基本摸清坠江公交车水下情况,初步了解公交车呈30度角前倾、车辆结构部分受损。同时据勘测发现,水下有乱石、乱流等危险因素,可见范围只有1至2平方米,潜水作业难度大、危险性也大。

据了解,坠江公交车位于水下71米(压力是标准大气压的8.5倍)处,超过一般60米空气潜水极限,需要使用专业氦氧的气体配比,稍有不慎潜水员将有生命危险。此外,潜水员在淡水中氦氧潜水作业每次作业最长时间为35分钟,需要5到6个小时来增减压,每次作业后需休息24小时。

由应急管理部牵头的部际联合工作组要求,开展潜水作业时一定要确保潜水员自身安全,要切实做好超水深潜水作业安全保障,确保救援工作科学安全有序有效进行。目前,救援现场已调集20余名具备深潜能力的潜水员在现场后备接替,现场医疗、应急等潜水保障组也已做好安全保障预案。

据悉,重庆万州区“10·28”坠江事故按照已制定的三个步骤救援方案,29日下午已准确定位落水车辆位置,成功完成第一个步骤;30日进入关键的第二个步骤,组织潜水员潜入江底车辆搜寻救捞被困人员,并进行车辆栓套、固定,为进行第三个步骤的起吊作业做准备。

重庆坠江公交行车数据记录仪打捞出水,已发现9名遇难者,7名已救捞上岸

这是10月30日拍摄的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救援现场。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直击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救援现场

“这两天,每天都有近千人来看打捞公交车!”昨天,重庆保洁员熊大姐抹着脸上的泪水和汗水,对记者说。

连日来,她真切感受着重庆市民对坠江公交车救援的牵挂。这名保洁员负责清扫南滨大道地段,到万州区长江二桥的直线距离不到100米,能近距离看到搜救进展。

10月28日10时08分,一辆行驶在重庆万州区的公交车,突然越过长江二桥的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红色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噩耗迅速在万州扩散,悲伤的市民走上南滨大道,希望能目睹坠江乡邻得到救援。“早上七八点就会有很多人到这里来守着。”熊大姐说,“有时天黑后,还有人在这里等着。”

在现场,围观人群沿着江畔一字排开。人们前倾着身子,朝向打捞的方向,焦急地凝视。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即全力展开搜救工作,第二天下午,已准确定位落水车辆位置。

搜寻坠江者,全力打捞遇难者遗体成为重中之重。第三天,潜水员潜入位于长江二桥上游约28米、水深约71米处的坠江公交车内,搜寻救捞被困人员,并进行车辆栓套、固定。

昨天6时48分,潜水员开始下水作业,截至16时45分,已经有3批次6名潜水员下潜打捞作业,潜水员进入公交车内搜寻遇难者遗体,共发现9名遇难者遗体,已打捞上岸7名。其中,3名遇难者遗体身份已确认,其余4名遇难者遗体正进行DNA比对。目前,报案失联人员亲属的血样已采集完毕,为确认身份作准备,相关工作组正在积极做好失联人员家属安抚、善后等工作。

潜水员发现公交车的车窗玻璃全部破碎,公交车呈30度角前倾、车辆结构部分受损。

救援难度之大,超乎想像。

由于坠江公交车位于水下71米(压力是标准大气压的8.5倍)处,超过一般60米空气潜水极限,需要使用专业氦氧的气体配比,稍有不慎潜水员会有生命危险。潜水员在淡水中氦氧潜水作业每次作业最长时间为35分钟,需要56个小时来增减压,每次作业后需休息24小时。

据勘测发现,水下有乱石、乱流等危险因素,可见范围只有1——2平方米,潜水作业难度极大,危险程度非同寻常。

目前,救援现场已调集20余名具备深潜能力的潜水员在现场后备接替,现场医疗、应急等潜水保障组也做好安全保障预案。

现场打捞的最后步骤是起吊。相关方面正在细致地做着准备工作。起吊面临着一系列艰巨挑战:潜水员如何在水底固定车体,起吊时如何不破损车辆等。

目前已经确定,将以重庆长航队45吨浮吊船为潜水作业母船,统筹现场所有救援力量,完善救援打捞方案,细化任务分工。

此次事故发生当晚,重庆市召开高规格的安全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强调,要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做到思想更加重视、重点更加突出、措施更加管用、责任更加落实,为全市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陈敏尔指出,要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做到抓重点、重点抓。他指出的“要突出抓好”的若干事项中,包括校园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高楼桥梁隧道安全等。

重庆市长唐良智要求把安全稳定各项要求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切实防范各类重大事故发生。要抓紧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整治,严格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

应急管理部要求认真总结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从严从实开展桥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及时完善提升桥梁等有关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标准,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