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把老道士叫做牛鼻子老道

最初大家認為:道士因為頭上髮髻的形狀如牛鼻故被貶稱為牛鼻子老道。那個髮型叫“牛鼻子抓髻”! 同理:和尚光頭被貶稱為“禿驢”。

為什麼把老道士叫做牛鼻子老道

“牛鼻子”是對道士的戲稱,或者也可以算作蔑稱、俗稱。元明清文學作品中多有用“牛鼻子”指稱道士的用法,近現代武俠小說也不乏“牛鼻子道士”的說法。這就難怪我們在閱讀金庸小說時,總是發現有人稱呼道士為“牛鼻子”、“牛鼻子道士”。

為什麼把老道士叫做牛鼻子老道

為什麼稱呼道士為“牛鼻子”,一般有幾種說法:一種是和道教的修行方法有關,因為道教主張從煉氣開始,而人的鼻子是管著出氣和吸氣的!道士通過鼻子管住自己的氣,通過牛鼻子來牽住牛,所以也就延伸下來這個牛鼻子老道了!

為什麼把老道士叫做牛鼻子老道

再有一種是牛鼻是兩個孔,象徵著太極的兩儀,即太極八卦的圖的兩個圓形孔,道士的頭髮古代是盤成8字形,有點象牛鼻子,用一雲簪管住,故人們親切的稱牛鼻子老道,實為讚美之意,因為只有道行高深之人才能稱老道!


為什麼把老道士叫做牛鼻子老道

還有一種是道教尊為鼻祖的老子,據說坐騎是一頭青牛,後來用青牛指代老子,牛鼻子指代道士。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遇關令尹喜,作《道德經》五千言,是非常著名的道教傳說。由此,老子也被稱作青牛師、青牛翁。歷史上還有一位名叫封君達的道士,也慕老子風範,常乘青牛,號稱“青牛道士”。這些都為道士被稱作“牛鼻子”做好了鋪墊。

今人多不知道“牛鼻子”是道士戲稱、俗稱,倒是在古代小說戲劇和仿古較多的武俠小說中可以看到一些。這點小知識猶如將滅燈火,將逝流泉,快到了需要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的地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