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課本里的這首詩詞,隱藏了宋朝被拖垮的重要原因

初中語文課本里面有首宋詞,很多人現在還會背誦,“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初中語文課本里的這首詩詞,隱藏了宋朝被拖垮的重要原因

這首宋詞名字叫《漁家傲秋思》,作者是范仲淹。

鮮為人知的是,這裡面其實隱藏了一個北宋被拖垮的重要原因。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美不美?可以說是非常壯美。

然而,顯而易見的是,描述的是前線戰場的情景。

宋朝跟哪裡打仗呢?西夏。

范仲淹這首詞寫於1040年,西夏帝國建立的第三年。

初中語文課本里的這首詩詞,隱藏了宋朝被拖垮的重要原因

西夏是党項人的政權,唐朝的時候,党項人從四川松潘高原遷居陝北,酋長被唐朝賜姓李,又被宋朝賜姓趙。然而,後來在遼國支持下,佔領河西走廊,野心膨脹。一直到李元昊稱帝國號大夏,被宋人稱之為西夏。

西夏一建立,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迅速成為宋朝的心腹大患,西夏軍隊多達50多萬,在三川口、好水川、麟府豐、定川寨等地打敗宋朝,消滅了宋朝最精銳的“西軍”數萬人。

初中語文課本里的這首詩詞,隱藏了宋朝被拖垮的重要原因

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與韓琦一起擔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專門對付西夏,在前線寫下這首《漁家傲秋思》,現在很多人以為范仲淹為防備西夏立下大功,其實歷史不是這樣的。

就在這首詞寫完沒多久,西夏六盤山麓好水川設下埋伏,范仲淹手下的任福等十六名將領、一萬多精兵全軍覆沒。

一直到北宋滅亡,北宋都沒有解決西夏問題,反而由於需要常年在西北屯駐大量士兵,導致軍費開支越來越大,不得不削減北方與遼國前線的軍費,導致了很多嚴重問題。

如果說北宋是西夏拖垮的,也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