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家長不做這3件事,孩子長大後身心更健康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般來說,孩子性格的養成和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而睡前教育作為家庭教育的一種,更是不容忽視,它對孩子性格和良好習慣的養成起著重要的作用。

賽媽從小就很重視小賽的教育問題,小到生活中的很多細節都會作為教育孩子認識到自身問題的案例,就拿睡前睡覺這件事來說,賽媽就從不在孩子面前坐著幾件事,讓他感到不安。

1.不在睡前拿鬼故事嚇唬他

小孩子慢慢長大,越來越不好哄,晚上拖著父母不睡覺 ,這讓父母感覺特別棘手,有些媽媽可能就想盡快把孩子哄睡著了去幹其他的事情,所以就沒有在孩子睡前多下功夫,而是選擇用嚇唬孩子的方式讓他乖乖聽話睡覺,賽媽小時候就特別鬧騰,所以賽媽的媽媽採取的就是這種方式哄我睡覺,從那以後,賽媽心裡就留下了陰影,總是感覺沒有安全感,而且遇事變得非常膽怯,所以用這種方式在睡前去嚇唬孩子是非常不明智的。

睡前家長不做這3件事,孩子長大後身心更健康

2.與孩子同睡要穿戴整齊

孩子稍微大一點之後,就要開始培養他的性別意識,如果孩子或者父母一方平時有裸睡的習慣,要及時糾正過來,培養孩子隱私意識,告知他有別人在的時候要穿好睡衣,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並且父母讓孩子感受到的這種界限感,對孩子以後的性教育萌芽和覺醒有很好的引導作用。

睡前家長不做這3件事,孩子長大後身心更健康

3.不在孩子房間放小夜燈

有些媽媽喜歡把孩子的房間佈置得夢幻一點,就買來小夜燈伴著孩子入睡。但是賽媽身邊的兒科醫生說:孩子睡覺時是不建議開藍色燈的。因為我們的大腦中有個叫“松果體”內分泌器官,它的主要作用是產生褪黑素,能縮短睡前覺醒時間和入睡時間,但是遇到藍色的光,褪黑激素就會停止工作。而且,開著燈睡還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影響孩子長高。

我們作為家長,如果能做到在孩子睡前不做以上三件事情,不但會感覺帶娃輕鬆,而且會給孩子以後習慣的養成和教育具有一定的啟蒙作用~如果大家還有什麼想問賽媽的問題,可以添加賽媽微信zlsc05,一起討論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