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白藥搭配用效果更佳

雲南白藥搭配用效果更佳

雲南白藥加紅棗治潰瘍病 胃與十二指腸潰瘍,又稱潰瘍病,本病是僅見於胃腸道與胃液接觸部位的慢性潰瘍,其形成和發展與酸性胃液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密切關係,所以稱為消化性潰瘍,由於潰瘍主要在胃與十二指腸,故又稱胃與十二指腸潰瘍。臨床以慢性週期發作並有節律的上腹部疼痛為特點,本病可發於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為多。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肝氣不舒,橫逆犯胃,胃失和降,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氣機阻滯所為,當以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為治。臨床觀察發現,採用白藥藥棗飴治療消化性潰瘍有明顯療效,介紹如下:雲南白藥1瓶,紅棗,飴糖各500克。每次用紅棗10枚,飴糖60克,蒸熟後先食棗肉,再倒入白藥1/8於碗內,拌勻趁熱空腹飲服,每日2次,連續2~3個月。可化瘀止痛,理氣止痛,適用於肝氣不舒,瘀血阻滯所致的消化性潰瘍。

白藥藕粉糊治療食道炎 取純藕粉15克,雲南白藥1克。將藕粉加入少許清水和勻後煮熟成糊狀,調入雲南白藥粉,拌勻即成。病人低枕含一口,仰臥嚥下,再含一口,左側臥咽,再含一口,俯臥嚥下,剩餘者,仰臥咽畢,1小時內不飲水,每日2次,以午餐後和晚間睡前服最佳,使藥物充分作用於患處,連續1周。可清熱生津,和胃止痛,生肌止血,適用於食道炎食道後灼熱疼痛,進食尤甚,泛酸,口乾口苦等。藕,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肥大根莖,有清熱生津,涼血散瘀,健脾開胃,補虛止洩之功,《綱目》言其“主消渴,散留血,生肌”。其加工製成的藕粉,清熱生津不滑膩,涼血止血不留瘀。營養學研究表明,藕粉不僅含豐富的澱粉,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等多種成分,故老人小兒均適宜。本方以藕粉清熱、生津、涼血為主,再輔以散瘀止血、生肌定痛的雲南白藥,對食道炎見灼熱疼痛、潰瘍充血者,既有良好的清熱生津、和胃止痛的作用,又可促進局部病灶的癒合,達到生肌止血之效。為一劑不可多得的治療食道炎的良方。

胡獻國/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