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軟組織創傷簡易處理

⊙挫傷:多發生在四肢和頭部。創傷後,皮膚出現青紫腫脹、斑塊,但皮膚完好無損,稱為挫傷。傷後不要用手去揉搓、擠壓,這樣會使內出血滲出得更多,腫脹加重。一般情況下,血腫不大的小損傷,自行吸收而愈。稍大的血腫,開始做冷敷以減少出血和滲出,以後可熱敷促進血腫吸收。如果血腫較大,引起感染,可在局部外敷雲南白藥、龍角散,白花油等,口服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和止血藥物,以促進吸收和防止感染化膿。自行車輪造成的足踝軟組織挫傷,一般需要較長時間治療,才能癒合。 ⊙裂傷:小兒裂傷以頭部裂傷最為常見,其次見於臉部和四肢。由於頭、臉部皮膚血管豐富,裂傷後常常出血較兇,父母此時要檢查傷口的大小和深淺程度,如果並不嚴重,先剪去傷處的毛髮,用肥皂水或清水沖洗傷口周圍,再用75%的酒精消毒,然後用生理鹽水或涼開水沖洗乾淨。不超過1公分的傷口,可用無菌的紗布或乾淨的棉布壓迫包紮止血;超過1公分的整齊傷口用醫用膠布拉攏對齊固定,壓迫包紮3~4天后更換所扎物。注意觀察傷口,如無紅腫,用75%酒精消毒後繼續包紮。一般5~7天傷口癒合。對紅腫明顯,有濃液的傷口須每日換藥,同時適當服用抗生素。最好能去醫院處理。須要注意的是,除軟組織創傷外,要注意有人其他內臟的損傷,如顱腦損傷、骨折或內臟的損傷。對傷口較深,面積較大,出血較多者,常伴有深部組織損傷,應迅速壓迫包紮止血,儘快送醫院治療。

摘自《2-3歲寶寶養育天天讀》,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王新良主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