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期權交易手冊

一、期權發展史

據考證,期權交易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200年古希臘人和古腓尼基人的海上貿易。17世紀初,期權交易才在鬱金香交易中得到廣泛使用。但是,由於當時鬱金香市場缺乏管理,沒有任何履約保障,許多期權投資者在市場崩潰之際受到重創。

1872年,著名金融學家羅素•塞奇在美國開創了場外期權交易。1932年,CBOT市場發生“小麥大跌案”,致使美國在1936年的《商品交易法》中禁止所有商品有關的場內和場外期權交易,期權市場發展步伐陷於停滯。1973年,美國對期權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組織下,成立了以股票為標的的期權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這標誌著期權交易正式進入統一化、標準化、規範化的全面發展階段。為了避免重蹈鬱金香事件的覆轍,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增設了一個專門結算機構,極大地降低了期權賣方的履約風險。

在美國期權市場的帶動下,世界各國相繼開始籌備自己的期權交易市場。1976年2月,澳大利亞悉尼股票交易所推出了期權合約;1978年,荷蘭阿姆斯特丹交易所開業以後迅速與悉尼、芝加哥等地的期權、證券交易所一起發展了期權結算中心,歐洲各地也相繼開展了證券期權交易。布魯塞爾、日內瓦、巴塞爾、蘇黎世、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LIFFE),先後推出了股票、債券和貨幣期權,期權業務迅速發展。就在世界各地發展金融期權市場之際,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紐約商業交易所則將期權交易引入農產品、能源等大宗商品中,極大地推動了商品期權的發展。

隨著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荷蘭、德國、澳大利亞以及中國香港等地相繼建立起期權交易市場,期權交易也從最初股票一個品種擴展到了目前包括大宗商品、金融證券、外匯以及黃金白銀在內的近100個品種。世界期權交易市場逐步走向繁榮。

二、境外銅期權市場概況

目前,開展銅期貨交易的交易所主要有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CME集團下屬的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和印度多種商品交易所(MCX)。其中,LME和COMEX都有銅期權交易。

LME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銅期貨市場,其銅期權在1987年推出。1997年,LME又推出了銅期貨均價期權。COMEX是世界第三大銅期貨交易所,COMEX銅期權在1988年推出。除銅期權外,COMEX還推出了以銅掉期合約為標的的銅均價期權合約。從交易量來看,LME的銅期權較為活躍。2017年LME銅期權共交易176.8萬手,約佔同期其期貨交易量的5.2%,COMEX的銅期權的交易量較小,2017年為10.7萬手,約佔同期其期貨交易量的0.40%。

銅期權交易手冊

三、我國銅期貨市場概況

1.銅期貨交易情況

2017年,上期所銅期貨單邊成交量5410.01萬手,單邊成交金額13.387萬億元,年末單邊持倉37.85萬手。 其中,月度成交量最高為8月的544.2萬手,最低為1月的350.85萬手;月末持倉最大為3月的38.58萬手,最小為1月的22.23萬手。下表為近幾年國內銅期貨交易情況。

銅期權交易手冊

2.交割情況

2017年,上期所銅期貨交割總量63380手摺合31.69萬噸,交割金額153.67億元。其中,2月交割量最大,為11695手摺合58475噸;7月交割量最低,為1855手摺合9275噸。

3.銅期貨市場投資者結構

有色金屬行業整體參與期貨市場較早,參與面廣,企業建制規範,其中銅行業的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程度最高、經驗最豐富。銅企業積極利用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穩定經營、擴大生產。2017年法人客戶交易量在總交易量中的佔比為27.93%,較2016年上升4.81個百分點;2017年法人客戶持倉量在總持倉量中的佔比為63%,較2016年上升0.27個百分點。銅企業已經越來越嫻熟地利用期貨工具規避現貨價格風險,運用風險管理工具的形式、方法更趨靈活多樣,經驗更為豐富。

4.全球銅期貨價格相關性

多年來,國內銅期貨價格與國際(LME)銅期貨價格呈現總體一致走勢,2017年,LME銅價主要波動區間為5500-7000 美元/噸,期間最高曾短暫觸及7293美元/噸。國內銅價與國際銅價走勢基本一致。

銅期權交易手冊

四、銅期權合約

銅期權交易手冊

五、期權套期保值原理及案例分析

銅期貨套期保值是指在買進或賣出銅現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銅的期貨合同,在期貨合同到期後,因銅價格變動而在現貨買賣上造成的虧損,可以由期貨合同交易的盈利來進行彌補。

銅期貨套期保值者可以通過期貨市場買賣銅期貨合約,從而規避現貨市場中價格波動的風險。銅的生產經營企業面臨銅價波動的風險最終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擔心未來銅價下跌;另一種是擔心未來銅價上漲。因此,期貨市場上銅的套期保值可以分為兩種最基本的操作方式,即賣出銅期貨的套期保值以及買入銅期貨的套期保值。

利用期貨進行套期保值避險成本相對較低,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比如價格向期貨相反方向大幅波動時,面臨追加保證金的風險,資金壓力大。

與期貨不同,由於期權合約的特性,買入期權套期保值後,不論後市標的資產價格如何波動,套保者最大損失固定為權利金,不會面臨需要追加保證金的情形。同時,期權買方在對沖現貨風險的同時仍可保留現貨市場價格向有利方向變動時產生的利潤,但是需要為購入期權付出一筆權利金。

銅期貨與期權套期保值案例淺析

案例:某銅加工企業簽訂了1000噸的銅供應合同,兩個月之後交貨。銅現貨的價格為50000元/噸,擔心銅價進一步上漲,有套期保值需求。

銅期權交易手冊

1、假設兩個月後現貨價格上漲至52000元/噸,期貨價格上漲至52050元/噸期貨套期保值策略:

現貨盈虧:50000 - 52000 = -2000元/噸

期貨盈虧:52050 - 50100 = 1950元/噸

最終盈虧:1950 – 2000 = -50元/噸

實際買入價 = 50000 + 50 = 50050元/噸

期權套期保值策略:

現貨盈虧:50000 - 52000 = -2000元/噸

期權盈虧(期權選擇行權):52050 – 50100 – 500 = 1450元/噸

最終盈虧:1450 – 2000 = -550元/噸

實際買入價 = 50000 + 550 = 50550元/噸

2、假設兩個月後價格下跌至45000元/噸,期貨價格下跌至45050元/噸

期貨套期保值策略:

現貨盈虧:50000 - 45000 = 5000元/噸

期貨盈虧:45050 - 50100 = -5050元/噸

最終盈虧:5000 – 5050 = -50元/噸

實際買入價 = 50000 + 50 = 50050元/噸

期權套期保值策略:

現貨盈虧:50000 - 45000 = 5000元/噸

期權盈虧(期權不選擇行權):虧損權利金 = -500元/噸

最終盈虧:5000 – 500= 4500元/噸

實際買入價 = 50000 – 4500 = 45500元/噸

期貨套期保值效果圖

銅期權交易手冊

期權套期保值效果圖

銅期權交易手冊

期貨與期權套期保值特點

銅期權交易手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