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范冰冰事件,谈一谈什么才是正确的三观

01

这两天,范冰冰逃税事件刷爆了朋友圈,经过100多天的核实调查,范冰冰逃税坐实,罚款总计高达8.8亿,消息报出后,各种舆论铺天盖地般袭来。

随后,范冰冰本人也公开发表了一封带有忏悔性质的“致歉信”,不过网友并不买账。


从范冰冰事件,谈一谈什么才是正确的三观


舆论总结起来,大概就是这样4种:

1.愤怒派。范冰冰为何可以不坐牢?这个处罚力度简直太轻,还有更多人拿刘晓庆等人偷税事件来做对比。觉得会不会有什么黑幕?


从范冰冰事件,谈一谈什么才是正确的三观



2.调侃派。更多人将注意力集中到了8.8亿上。讲真,虽然明星的高收入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但这次范冰冰需补缴的8.8亿,依然让人大跌眼镜,关于8亿的段子铺天盖地。

3.理性派。这一派的人,相信也有很大一部分。很多人愿意跳出“名人”效应看事件本身。


从范冰冰事件,谈一谈什么才是正确的三观



比如说,第一时间了解法条,愿意接受别人的科普,接受并相信这样的处罚。不黑不粉,客观看待。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不相信就是不相信。

4.理解派。这一派有点惨,基本属于被喷的。

谁要是敢公开说,人难免犯错,希望她真能认识到错误,好好演戏,踏实做人……

别再说了,你这么三观不正,死你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三观,这个词其实挺有意思,原本很大气、很有深意的一个词,结果现在用多了,反而觉得有点讽刺。

到底什么是三观,什么才是正确的三观?似乎已经没有人再去认真思考它的含义了。

总结起来就是,你和我不一样,你不够正能量,你没替大众说话,你就是三观不正。

虽然近几年,“三观”已经被写烂了,但就范冰冰事件,还是想和大家聊聊,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三观。

在我看来,尊重你不能证伪的三观,就是正确的三观。

02

解释下这句话吧。

有的人总是习惯,遇到任何事情就马上下结论,并且不能接受和自己不同的声音。

可你要是问他,那别人说得就一点道理都没有吗?他其实说不出一个完整的有理有据的理由。

陈凯歌在做客《鲁豫有约》时,曾自爆自己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太会迎合别人,他遇到事情就喜欢实话实说,哪怕自己的错也会说。

但他也有一个优点,就是会尊重别人不同的意见。

他说,你可能是对的,但不能批判和否认别人的观点,也不要心里想着自己永远是对的。

真正三观正的人,都懂得尊重别人的“三观”,不会去鄙视更不会去诋毁。

就范冰冰逃税而言,最正常的反应,的确应该是快意,很多人都觉得这个贡献不多,钱却捞了不少的人,终于东窗事发了。

但是,逃了几个亿的税,也没有被判刑,赔了钱完事(虽然钱很多),对于这个多次蝉联福布斯排行榜的人而言,怎么看都觉得犯罪成本低。

但是,你也可以接受这个社会还有其他的声音。

接受别人没有被情绪占上风的“理性”,因为法律的确就是这样规定的,处罚并没有任何问题,换你也一样。

也可以接受有人同情、有人原谅、甚至有人鼓励。

因为范冰冰虽然逃了税,可她积极认错,配合处罚,她没有坑蒙拐骗烧杀抢掠,也并没有十恶不赦,有这样想法的,并不奇怪。


从范冰冰事件,谈一谈什么才是正确的三观



没有人是非黑即白的,没有事是非黑即白。人,以及人做的事,只能用人性来分析,用人性来理解。

这种声音和理解,也一定会基于人性,千差万别,如果不涉及到法律和道德,便没有对错。

这个世界上,只有性格相近的人,却很少有三观完全契合的人,一个人最大的修养就是懂得尊重别人,即便彼此人生态度不一、对某件事的观点不一致。

不强迫别人同意自己的任何观点,这才应该是一个人格成熟的人,最大的素养。

03

2015年《我是歌手3》总决赛直播中,发生过一场教科书式的救场。

事情的起因源自孙楠的突然退赛,孙楠的理由是,放弃争夺,把名额让给其他人。

整个表态看上去很诚恳,可实际上,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节目的整个节奏,给节目组带来了很大的一个危机。

当时主持人汪涵,在耳麦中接到了节目组的指示,那就是要他打断孙楠的说话。

从范冰冰事件,谈一谈什么才是正确的三观


但汪涵并没有那样做,他让孙楠完整地表达了自己,之后做了一段发言,发言中不仅安抚了现场观众,还真挚地表达了对孙楠的尊重。

他说:虽然我不同意楠哥的一些观点,可刚才我并没有试图打断您要说的话,虽然我可以这么做。其实每一位歌手来到这个舞台,他(她)都有权利选择我来或者是不来。当然,您自然也有权利选择在您认为是对的时刻,依着自己认为对的那个心情做出你要离开的这个决定,所以我相信我们应该尊重一个成熟男人在这一刻做出的决定。


在我看来,与其说汪涵现场应变能力强,不如说,他做的这一次让各方都开心的圆场,源于对他人意见的尊重,源于内心的涵养和格局。

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说:去过100个以上的国家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懂得了这世界上没有所谓天然正确和绝对政治正确,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以及其衍生出来的思考方式。

如果你去过西藏,就会对生死有不同的看法,即使那和你的信仰相违背。如果你去过其他国家,你就会理解同性恋和性开放,即使你自己并不能接受。你过着传统的生活,但你理解朋友的不婚主义和丁克。你不抽烟不喝酒天黑就回家,可你也接受泡吧纹身抽烟女生的与众不同。你认为女人应该像刘嘉玲、徐静蕾,认为女人不能为家庭牺牲自己,也能认同那些为了家庭退出社会的无奈选择。


一个人的固执里,藏着他深深的偏见。

一个人读了多少书,去过多少地方,见过多少人,决定了他思维的宽度和内心的包容程度。

而这又决定了他为人处事的方式,表现在是否可以接纳来自世界不同的声音。

如果对方的意见、看法和决定,你不能证明它是绝对伪命题,那么,请予以尊重。

这才是一个人应有的、正确的三观。

04

有这么一个经典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卢梭和伏尔泰都是西方著名的思想家。可是这两个同时代的人,其实互为冤家对头。

因为他们出身不同,造成了他们观念严重分化。

伏尔泰是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卢梭则是平民的代表。两个人各有己见,经常互相写信对对方的著作加以评判。

就是这样恩怨很大的两个人,卢梭的书籍遭到禁封后,伏尔泰却毅然站出来为卢梭辩护,并说出了一句名言: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有人问,伏尔泰和卢梭恩怨那么大,为什么要说这样一句话?

有个回答说,因为它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崇尚民主自由的知识分子的宽容和公允。


从范冰冰事件,谈一谈什么才是正确的三观



而作为我们自己,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尊重和理解这个世界的多面性。接纳并认同,这个世界会有不同的声音,并对此报以宽容之心,我们最终,才能和这个世界,或者说,和我们自己和解。

因为你不会因为他人的不同而疑惑、责备、愤怒。

接纳别人,最终才会取悦自己。

所以,作为一名用文字传递观点的人,我们无意批判任何人的行为和言论,只是想就这件事,给予客观地分析,希望这个世界可以求同存异。

就像今天这个关于三观的定义,你们可以不同意,但我们尊重你发表任何意见的权利。

晨夕:崇尚简单生活的自由写作者,砍柴书院老A。

蓝橙:砍柴书院老A,喜欢感性的生活,理性的思考和独立的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