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立繼承人都是立長子,在母系過渡到父系的時候有陋習

在古代眾所周知都是立長或者立嫡,皇子如何成為下一位帝王的繼承者,才能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是長子還是嫡子,其實司馬衷就是這樣的存在,要說才能才能沒有,只不過是早出生了。

在古代存在著這樣的制度就是殺長子,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在史料上記載是越國東面的一個國家,在這裡只要生下長子就會被吃掉;在楚國的南方也有這樣的風俗,楚國的南方更可怕,不僅要自己吃,還要把它獻給國君,想想就恐怖,其實這樣的事情在好多地方都存在,在羌胡同樣有這樣的風俗。


古代立繼承人都是立長子,在母系過渡到父系的時候有陋習


那麼這些都是邊疆,在中原地區也有這樣的事情嗎,有的,在史料上記載堯曾經就殺了自己的長子,早期的周人也有這樣的行為,雖然說在封神中是紂王殺了伯邑考做成了包子,然後讓姬昌吃了,當然神話故事不可信,那麼在歷史上真的有伯邑考這個人,也是姬昌的長子,至於為什麼最後沒有立為繼承人就不知道了,有些學者覺得周人早期就有殺長子的行為,紂王只是做了背鍋俠。


古代立繼承人都是立長子,在母系過渡到父系的時候有陋習


還有學者說其實孟這個字特別有意思,他們覺得這個字是古代殺長子的生動寫照,孟的上部分的子則是兒子,下部分則是盛東西的器皿,因此後來孟就有了首、長的含義,不過這些只是猜測,沒有史書上記載。

不過這樣的風俗是怎麼盛行起來的,怎麼會有這樣的風俗,有的說是要保證血脈的純正,當時正處於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在母系社會的時候只知道母親是誰卻不知道誰是自己的父親,在父權慢慢崛起後,什麼制度都在過渡,之前母系社會的婚姻不可能一下子就斷了,女子還會和很多男子生下很多的後代,為了避免第一個孩子不是丈夫的情況出現,才會有這樣的風俗出現,但是這種解釋了為什麼殺長子,但是吃其肉呢,這是怎麼回事?


古代立繼承人都是立長子,在母系過渡到父系的時候有陋習


有人提出了另一個風俗就是獻新祭,這是什麼風俗呢,就是在全世界都有這樣的風俗—就是把新收穫的莊稼和獵到的動物、還有牲畜生下的頭胎都要獻給鬼神,以求得到庇護,在中美的一個部落就會將新收穫的莊稼獻給農業之神;在北美則是給戰神獻上果實和獵物,在古希臘同樣也會有這樣的獻祭。


古代立繼承人都是立長子,在母系過渡到父系的時候有陋習


​ 還有一個著名的是耶和華要求以色列的糧食、美酒、頭胎、牛、羊和馬的第一都給他,之後亞伯拉罕就將第一個兒子和耶弗的女兒都獻給了耶和華,這些都是獻新祭,其實古代中國也有都是為了讓鬼神保佑自己,期待自己可以實現所求的,那麼大家覺得殺長子是什麼原因了,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