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當中,建倉期間是埋伏個股好,還是通過漲停的個股的板塊效應追加漲停板好?

包裕倫理論


熊市當中,建倉期間是埋伏個股好,還是通過漲停的個股的板塊效應追加漲停板好?我覺得還是後者比較好,雖然說前者埋伏個股,相對比較安全,但是處於熊市的環境裡面,也很難說是100%安全,而且埋伏個股,一般週期都很長,需要對底部判斷非常準確才可以,對於買點的 把握要求很高,很多散戶很多做到這一點,通常情況下,抄底抄到半山腰,抄底抄到地板價沒想到地板下面,還有地下層,地下層還有地獄,地獄還有18層,徹底絕望。

案例個股:海康威視

我們以海康威視為例子,我們在前期低點附近,進行抄底,MACD也出現金叉,確實是沒什麼大問題,但是後面還是創新低,這就是本以為是抄底抄到地板價了,地板下面還有地獄,地獄還有十八層。雖然這是一句玩笑話,但是也說明一個問題,在熊市不要輕言去抄底,這個底是很難把握的。

所以在熊市當中,建倉期間是埋伏個股是比較困難的,對於買點把握要求很嚴格,所以還是選擇追逐熱點強勢股,比較好。

案例個股:綠庭投資

比如像最近的恆立實業和綠庭投資這種,雖然恆立實業被停牌了,但是綠庭投資還是依舊牢牢封死漲停。

對於這種熱點強勢股,如果把握好的話,也是可以的,短線做起來,也是很不錯,賺錢效益很好,但是也是要求對於熱點把握非常精準才可以,短線技術要過硬。

熊市當中,建倉期間是埋伏個股好,還是通過漲停的個股的板塊效應追加漲停板好?我是比較偏重後者,因為弱勢行情,強者恆強,弱勢恆弱,這個道理是不會變的。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牛哥說投資


如何抓漲停,這是投資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掌握漲停板回調法,買入漲停板股票不是夢。那麼什麼是漲停板回調買入法?下面小編為您具體介紹,希望下面內容可以幫助您:

漲停板一般是有大資金運作的結果,漲停板的出現反應了主力積極做多的意願,然而其中也有不少的短線跟風資金,在漲板後短線獲利退出,制約了主力的拉昇,正因如此,主力如還想拉昇,必在漲停板後短線進行洗盤,洗掉那些跟風盤。

所以我們就是在這回調的低點及時的買進,跟著莊做後續的拉昇,就是在每天盤後選出股票漲停板以後出現的洗盤走勢的股票,然後在洗盤結束位置附近買入,輕鬆跟隨莊家拉昇獲利!

漲停板的陽線支撐作用

每個主力必然有自己的操盤計劃和策略,漲停板就是莊家積極舉旗.真金白銀做多的象徵。就漲停板陽線而言,莊家操盤策略的弱點就在於他以全力以赴拉漲停的那天的”收盤分時均價“”實體二分之一位“和”漲停陽線下半身這三個地方,莊家如果還要做行情一般不會輕易砸破這三個價位的。

漲停板支撐作用就在於此!漲停板陽線的回調支撐買入法漲停板後短線洗盤迴調的最低價,一般會回到前面某個漲停板陽線的三個支撐位附近(均價線、二分位、下半身),因此漲停板後從最高點回調下來的第五天到第八天在支撐位附近的綠色線段處買入正是絕佳買點!

回調低點買入法和輔助判斷方法

1、時間週期:關注從漲停板後的最高點回調下來的第3天、第5天、第8天、第13天的關鍵時間週期買賣點,強勢股一般回調到第5天、第8天會有買入機會,超過13天行情就會走弱。

2、黃金分割線:從漲停板後的最高K線的最高價從上往下畫到漲停板前的起點,也就是波段最低點。然後在支撐線的38.2%、50%、61.8%附近買入。 A、超強勢回調的股票會打到黃金分割線的38.2%;B、強勢回調的股票會打到黃金分割線的50%;C、弱勢回調的股票會打到黃金分割線的6l.8%;

3、均線死叉買入點:5日均線死叉10日均線的第二天,往往是短線買入機會(參考)。

4、均線支撐買入點:強勢股的生命線一般在5日均線或10日均線附近。

清風覺得,就目前這個A股,喋喋不休,深不見底,這種大長線投資不如短線來得快,我之前也是做長線的,一年到頭來看不見錢,所以我改玩短線了,玩了十幾年股票了,也是結交一些市井好友,也經常在一起喝喝小酒,吹吹牛13什麼的!當然玩歸玩,正經事還是有的,幾個朋友一起,也是總結出了一套選股戰法:底部引爆選股法!操作口訣為:底部即買入,引爆即加倉,雙信號ALL IN。經過長時間的測試,成功率也是達到了82.6%。

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近期的實戰案例:

NO:1 000633 合金投資 該股在10月9日被指標捕捉到底部引號,盤面震盪幾天後出現引爆信號,也就是該加倉了,後續六個交易日出現三連板,10個交易日,區間漲幅已是達到了近50%。

可能單一的例子驗證這個指標會比較不現實,那麼再來一個。

NO:2 600061 國投資本 該股也是在19日被指標捕捉到底部信號的,十個交易日也是出現了兩個漲停板,區間漲幅也是達到了42%。講了這麼多,可能會有人說我是馬後炮,甚至說我是莊託,這裡也不想過多解釋,今天,清風也是同樣用此法,選出了一隻從底部爆發的短線股!引爆了哈,引爆了哈,引爆了哈!之前錯過了的,這次就不要在錯過了,看下圖:

在股市生存絕非賭博靠運氣,大家要不斷總結學習,只有深刻的瞭解市場,理解股市的規律,才可以長期生存。識別主力資金流向,不再一買就跌一賣就漲,解決你選股、買賣點和被套問題,並且清晰識別莊家操盤動向,老洪也是希望大家可以形成自己的一套交易系統。

好的交易系統除了價格跟蹤以外不需要別的什麼信息與資料。因為價格之外的一切信息資料的生成成本幾乎為零!你說有幾毛可用價值!如果你的交易系統夠強大,還在意對手如何嗎?

以上分析只是學習討論之用,不做投資依據!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轉發收藏,價值無償!

瞭解更多相關問題以及指標的領取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老洪看市!也可以私信回覆“指標”領取!同時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有價值的觀點和我交流、共同進步!


依然很nice


熊市當中如果想建倉的話,當然是埋伏個股比較好,追漲停容易被套牢在山頂。

原因很簡單,熊市期間,大多數個股都是持續下跌的,在這個時候,埋伏個股更容易撿到便宜籌碼,在熊市來臨後,這些個股上攻的動力也會比較足,賺錢、賺大錢的可能性也會比較大。

相反,在熊市中,漲停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如果一隻個股漲停,不排除是主力資金在拉高出貨,而且最關鍵的是,由於市場人氣的缺失,熊市期間漲停個股連續上漲的連續性是比較差的,如果盲目追漲的話,很容易被套牢在山頂,甚至到了牛市還沒有解套。

放著便宜籌碼不撿,非要去追漲殺跌買貴的籌碼,何必呢?


速讀財經


當然是追加上漲股票,要追漲殺跌

原因是:追漲殺跌是有道理的

好,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叫動量。

動量英文叫 momentum ,其實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物體移動的慣性。

這個名詞你可能就很熟悉了,把它放在股票市場上,是指股票的價格趨勢也呈現出一種慣性,上一期漲的話,下一期還會漲。同樣的,上一期下跌,這一期還會再繼續下跌。

這個規律看上去很簡單,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已經被很多的基金經理發現了。聰明的人馬上意識到,這種規律可以用來賺錢啊,買入上期漲的,賣出上期跌的,不就行了?

你想的一點也沒錯。很多基金就用了這麼一個交易策略。在每個月月末的時候,把市場上所有的股票,按照這個月的收益率排序,分成十組,買入收益率最高的那一組,賣出收益率最低的那組。然後他們發現在接下來的3到12個月中,這個策略都能夠獲得很不錯的超額收益,這個策略就叫做動量交易策略。

在五、六十年代被發現以後,到了八十年代的時候,美國市場上10個基金有8個都在用動量交易。這個現象也引起了金融學界的興趣。

就像我們在上節課裡面講的,如果動量這個現象是錯誤定價,而市場又是有效的情況下,這麼多人在做動量交易,這麼多人從中套利,那這個套利空間應該很快就消失了。那麼一直不消失就有一種可能性了,就是動量也是一種系統性風險,需要風險溢價,所以應該被當作一個定價因子。

有很多的學者就開始研究這個現象,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叫Carhart,他在1997年的論文中,就模仿著Fama-French的方法,構建了一個動量因子,來解釋股票的收益。

那麼用這個模型算出來的超額收益,就排除了基金經理用動量交易所獲得的超額收益率,剩下的部分就可以視為他們的選股能力,或者擇時能力所創造的收益了。

說到這裡的時候,你可能會感覺到,在市場、規模、價值這三個定價因子以外,咱們又掌握了一個新的法寶——動量因子。利用動量交易策略來“買漲殺跌”,就能夠獲得更高的收益率。

二、在中國市場上適用嗎?

但是聰明的你可能也會想到一個問題,“動量交易”這麼一個策略,在咱們中國市場上適用嗎?

我可以告訴你我的答案,適用。但是,規律和美國市場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其實到2005年的時候,中國有很多學術論文也去討論,中國市場有沒有動量?咱們早期金融學的研究特別“糙”,一般就是模仿美國的方法,比如說構建一個動量組合,然後去看這個組合3到12個月的業績。這樣看下來,很多人都發現,中國市場好像沒有顯著的動量啊。

2010年我博士畢業回國,當時我在金融市場上觀察發現,業界好像都在用這個動量交易,但我有一點奇怪——為什麼大家都在用這麼一個策略,但是學界為什麼就沒有找到證據呢?我腦子裡一直在琢磨這個事。

後來想到了,中國和美國的股票市場有一個特別根本性的區別,那就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交易量特別地大,換手率特別地高。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到這個世紀初的時候,我們市場的換手率差不多是美國市場的10倍,就是這幾年,差不多也在3到4倍左右。

好了,換手率高意味著什麼?你現在可以閉上眼睛在腦子裡想一下,有一條河流,如果這條河流水流特別湍急的話,波浪就會來得快,去得也快。如果我們把股市想象成一條奔湧的河流,那動量是什麼呢?動量就是波浪。美國的浪是緩緩地上去,緩緩地下來。而我們中國是水流湍急,所以波浪來得快,也去得快。這就意味著在中國市場上,任何波浪都會消失得特別快。

基於這個觀察和思考,我和我的合作者,對美國的研究方法做了一些調整。最主要的調整就是把這個動量交易策略的時間窗口縮短,我們試驗了很多的時間窗口,最後發現,周度是最合適的。我們用1990年到2009年A股所有的股票數據做了分析,就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中國股票的價格是有慣性的,也就說是有動量。但是,它的持續時間很短,跟美國能持續3到12個月完全不一樣,我們只有2-4周。

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股票在這一週大漲,那麼後面2到4周可能跟著漲,那同理,這一週大跌的股票,後面2到4周還可能跟著跌。所以,中國股市是可以做動量交易的,只是頻率要比較高。

用更樸實的大白話講,就是追漲殺跌是一個不錯的策略,尤其在中國市場上。但是追漲殺跌事你不能持有太長的時間,幾周是比較理想的時間。


懂焦帝


本人現在就滿倉潛伏。做做波段,降低成本。本人持有很多股票,原因就是怕踩雷。炒股最忌諱買好幾只股票,但我是散戶我怕閃崩,等行情真正起來時,我會在這堆股裡精選兩隻吧。上證指數2499己算底部了,所以選擇滿倉,並全部選擇了破淨的股票,波段操作。


股神GOOD


你可以可以參照民間股神殷保華的,四大殷氏定律,以及股票七不買,相信會對你有幫助,另外在個股的選擇上,我是不聯繫操作非熱點龍頭股


用戶105936798518


為什麼相對來說埋伏個股比追加熱點板塊好呢?因為熊市當中有個特點,熱點板塊切換比較快,板塊輪動性比較強,受外部因素影響比較大。如果追擊漲停板的話很容易第二天被套牢,不如找一支業績優秀,發展前景廣闊的大藍籌進行埋伏,因為一旦熊市結束牛市開始的話,一般都是業績好、質地優的藍籌個股率先啟動。


操盤的小散戶


熊市最好休息

實在控制不住就等待超跌,輕倉做做反彈當練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