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理財簡史——變遷40年

中國理財簡史——變遷40年

遙想40年前,工人階級秉持按勞分配的原則,賺工分,拿死工資,甚至用糧票、肉票來保證日常生活。

那時候的人幾乎沒有什麼理財觀念,更別提金融市場。

那時候說金融其實等同於說另一個名詞——銀行,當然,對某些家庭也意味著另一個更深的意象——床底。那時候大多數人,錢不是在銀行,就是在床底。

當時,中國只有一家銀行,它叫中國人民銀行,套用現在的概念,它既是金融管理部門,又是商業銀行,是“國庫”也是老百姓的存錢罐兒。

直到上世紀80年代,那位老人除了在小漁村畫下一個圈兒外,還將我們的“存錢罐”定位為中央銀行,是由上面直接領導著的金融機構,國家機關,存錢罐洗盡鉛華,真正成為“國庫”,而執行“存錢罐”職能的,則是現在呼風喚雨的四大商業銀行。

從此,人民銀行再不對接儲戶,成為銀行的銀行。老百姓想要存款,需要到商業銀行去,商業銀行為了本身效益,需要發放利息,這家利息高,那家利息低,老百姓的錢可以生出錢來,可以自由選擇存款銀行,於是乎真正意義上的金融市場,終於形成了。

81年的時候,中國首次發行國庫券。當時人們對於國庫券的理解就是,要把錢借給國家,國庫券就是國家打給自己的“白條”。

對於當時的老百姓,他們理解的國家強大為“既無外債,也無內債”。國庫券被老百姓簡單的看做“內債”。國庫券的發行,在很大程度上衝擊了人們的價值觀,老百姓很不情願的從工資裡拿出錢,購買一兩張國庫券。

而對於當時的公職人員來講,購買國庫券成了必須完成的任務,級別越高,需要買的越多,不買,你的領導可能就會不開心了。

然當時的人根本想不到,如今購買“國庫券”需要排長隊,甚至託關係。

而另一方面,國庫券開放轉讓後,可流通的國庫券變成可以賺錢的“物件”。聰明人低買高賣,一夜間成為“萬元戶”的不在少數。

從這一天,中國金融市場上單一的銀行統一天下局面被打破了,早期投資者們有了更多樣性的選擇。

83年,深圳市某家投資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原始股”,順應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風潮。次年,這家公司純獲利17萬元,購股者首次得到分紅,從此,股票進入市場,成為普通投資者的投資工具。

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91年深圳證券交易所開業,股票市場正式確立,股票全盤轉入場內交易。

當時的人們對股票一無所知,暫時能構築的概念類比“國庫券”“債券”“白條”上,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買股票與花錢買紙並無差別。股票新興的時候,普通民眾都覺得,排隊買股的人是中魔了!不知不覺中,股票交易初期便誕生出不少資本大鱷。於是這中魔般的行為更加變得詭異,難以置信。

時間轉到93-94年之交,內地股票從1512點爆跌至325點!一半股票跌去80%甚至更多,於是無數跟風著魔的人一夜間傾家蕩產,天台登時變得擁擠起來。剛走出計劃經濟的老百姓第一次認識到金融風險,聯繫之前排隊買股的著魔行為,很多家庭一度將炒股與賭博吸毒並稱為三大害!時至今日,很多家庭依然受到這種觀點影響。

98年,股市風波消逝,許多家庭一面受股市大鱷影響,一面心懷餘悸,躊躇之際,代客理財興起。

以華夏基金為首的一些代客理財組織,他們瞄準這些想炒股卻始終不敢伸手的散戶,募集他們的基金,為他們保本,再運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為自己賺錢,為客戶賺錢。

05年,中國股改,股市從1000點暴漲至6000點,相當數量的基金和管理人乘勢成為傳奇!

代客理財開啟了中國金融市場的新模式,信託、私募、公募等機構層出不窮,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而真正讓老百姓享受到投資的甜頭的,是馬雲。2013年,天弘基金餘額寶上線,比銀行更高的收益,隨用隨取隨投。互聯網金融市場正式進入民眾視野,餘額寶鳴鑼開炮,將投資這看似高大上的行為普及到千家萬戶,攜捲了不知多少人的資產從銀行到餘額寶。然餘額寶的實質,其實只是在這浩瀚金融潮流中,最為平凡的貨幣基金。

發工資存餘額寶、逛超市零錢存餘額寶、收紅包存餘額寶、一塊錢都要存餘額寶……好似一夜間,所有東西都綁定了三個字——餘額寶。另有無數跟風者、商業巨鄂退出自己的“寶寶類”理財產品,試與餘額寶搶市場。

於是,中國理財市場,終於在餘額寶的大名中真正啟蒙。互聯網金融和金融市場成為一個切合人民的關鍵詞,人們也才真正看穿理財的巨大潛力,也樹立了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觀念。

而如今,P2P進入市場,同樣的飽含爭議,同樣的潛力巨大,不知道您敢不敢,搭上這輛車,讓我們送您走上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