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傳千古 日本人東鄉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陽明」

第一次接觸王明陽,是在高三的政治書上,高三的政治書上講哲學,就提到了陽明先生格竹子的故事,還只是用了了二三百字提了一下,說陽明先生妄圖從格竹悟出道理,從而引導定性為唯心學說,真是胡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就落一個這樣的定位,真不知道說什麼好。

日本近代著名的軍事家東鄉平八郎,特意佩一方印章,上書“一生俯首拜陽明”。說實話,在中國文化的傳承和重視方面,日本人做的比中國人更好。

“知行合一”傳千古 日本人東鄉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陽明”

《王陽明:天機破》,作家呂崢,歷時3年左右,內容近100萬字,歷可以說是呂崢老師的錐心之作。呂老師畢業中國傳媒大學,曾供職於人民日報社《文史參考》雜誌,代表作《明朝一哥王陽明》,暢銷一百萬冊,也是因為這本書,開始對呂崢老師有所熟悉和了解。

《天機破》上下兩冊,洋洋灑灑一百萬字,從王陽明出生前的家族環境,從青年王陽明、中年王陽明和萬年王陽明四個階段來講述陽明先生的一生。

“知行合一”傳千古 日本人東鄉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陽明”

都說聖人或者偉人出生時,都將會有天地異象,比方瑞雲罩樓,香氣飄飄,神獸入夢或者仙人送子等等。而我們的陽明先生的異相其一就是在孃胎呆了14個月,在那個科學不發達的明朝,在那個還沒有正式掃盲的明朝,陽明先生還未出生,就已經被視為孽胎,當時陽明先生的家鄉浙江餘姚大旱,祈福求雨等非常規的手段都用了,結果還沒丁點兒雨沒有,好事者就說是陽明先生這個孽胎搞的,要把陽明先生的媽媽給燒了,搞事情真是搞事情!好在聖人自有天佑,陽明先生及時出生,出生時也伴隨著及時大雨,化解了餘姚人民的誤解,反而認為是吉兆,蓋了一座瑞雲樓,陽明先生也起名王雲,牆頭草的知縣陳大人,還專門送來一副牌匾,上書“瑞雲樓”。

“知行合一”傳千古 日本人東鄉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陽明”

歷史上的陽明先生,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也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從小的時候,不僅僅學習儒家的經典著作,還跟著一個老師學習弓馬騎射刀槍棍棒,且學的非常不錯。在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有個寧王造反事件,就發生在陽明先生時代,並且陽明先生還親自參與了平反,把寧王耍的團團轉,不禁感嘆有文化的人真可怕,尤其是懂軍事的大哲學家,看到這裡的時候,總是會想起偉大領袖的四渡赤水,真是神一樣的操作,洞悉人性,把握先機,我等草民萬分佩服。

看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陽明先生去世後,創立的心學,影響了明朝幾代讀書人,而這些讀書人裡面也不是一些簡單的人物,雖然明朝有些皇帝在位時,朝政烏煙瘴氣,但在危難時刻,總是心學的後人力挽狂瀾,重塑乾坤。

“知行合一”傳千古 日本人東鄉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陽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