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乳制品市场才算正式打开

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乳制品市场才算正式打开

中国乳制品行业在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可以说已经取得了相当大得进步了。可是人均饮奶量却总是迟迟提高不上去呢?

日前,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荷兰皇家菲仕兰联合发布了《2018年中国人奶商指数报告》。但是据报告显示,中国人奶商指数得分仅为60.6分,勉强合格。报告通过调查全国20个城市的4136个样本,首次用“奶商”的概念,评价了中国人正确认识和食用乳制品的能力。20个城市中,哈尔滨乳制品实际摄入量最高,平均每日摄入292克,远高于240克的全国平均水平。

其实国内乳制品人均食用的量不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乳制品文化的教育的缺乏。喝奶意识、喝奶知识和喝奶行为是决定奶商的三个指标,而国人除了喝奶意识得分超过80分外,喝奶知识和喝奶行为得分均不及格,直接拉低了奶商指数。调查中,只有24.7%的人能准确回答牛奶、酸奶、奶粉、炼乳、奶油、奶酪这6种均属于乳制品。

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乳制品市场才算正式打开

*数据来自公开资料*

从上图的统计中就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人均饮奶量较其他国家来看还是比较明显的。

人均饮奶量低并不是完全是因为国内对乳制品知识的缺乏,而是我们有90%的人是乳糖不耐受体质,大部分的人只要一喝牛奶就会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

而酸奶的出现也解决了不少朋友迫于乳糖不耐受喝不了牛奶的问题,因为酸奶在发酵过程中,奶品中的乳糖大部分会转化成乳酸和其它有机酸。

乳酸是酸奶的重要成分,它不仅赋予了酸奶清爽的口感,其所形成的细嫩的凝乳,还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使肠道PH降低,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提高矿物质的吸收率,并能止泻和抗病毒,从而有效减少了“乳糖不耐”者的饮用问题。


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乳制品市场才算正式打开

*数据来自公开资料*

从上图数据中可以看出在酸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快速的增长,抛开乳糖不耐受这个硬性指标来看,乳制品在国内市场的潜力可以说是非常的大。所以并不是说中国人不喜欢乳制品,而是需要抓准更符合我们需求的乳制品。

总结: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又大部分人乳糖不耐受的影响,单从人均饮奶量的数据来看,并不能彻底分析出国内对乳制品消费的情况。不过随着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针对中国人体质的乳制品出现,到那个时候才是中国乳制品才能算的上正式打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