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毕至 助力湾区

群贤毕至 助力湾区

第四届广东院士高峰年会“院士对话东莞”论坛昨在东莞举行。

“士”说湾区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汪万里、马骏、王其琪、卢政、石忠情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院士峰会暨第四届广东院士高峰年会今日在东莞开幕。63名院士、超百位高端科技人才,将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创新型一线城市等话题建言献策。

作为峰会的首场活动,昨天下午举行的“对话东莞”引来了众多关注。

会议现场

促进院士专家和

企业家碰撞交流

在昨日的“对话东莞”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会长刘人怀等6位院士,与东莞市副市长刘炜,以及知名莞商代表,一同就东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展开交流与讨论。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制造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脊梁”。作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样本城市,东莞提出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中心”的定位。

在创新发展的探索上,需要专家出谋划策,也离不开政府科学引导。

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创新型经济。下一步,东莞市将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目标,构建包括原始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成果转化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在内的东莞区域四大创新体系。

东莞市副市长刘炜表示,当前,东莞正努力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东莞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位院士专家的帮助指导,也离不开广大企业家的奋发前行。他希望通过“院士对话东莞”,促进诸位院士专家和企业家们的碰撞交流,支持和关注东莞创新事业的发展。

专家献计献言

1

打造创新城市的关键在哪?

要抓住人才、抓住科技创新

在论坛对话沙龙环节,院士专家与企业代表就“湾区城市竞合东莞发展新机遇”交流了经验和看法。刘炜说,“当前我们正在努力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他盼望,“院士专家们的科技成果能在东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能够实现各方共赢,能够为东莞为广东,为中国的产业崛起作出更大的贡献。”

刘人怀院士表示,东莞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而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比较突出,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东莞应该首先抓住人才。相信东莞抓住人才、抓住科技创新,便能走在前列,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苏国辉院士表示,东莞要好好考虑产业布局,要选择技术含量高、比较有特色的产业。他建议,东莞有很多生物医药公司,研究领域涵盖人工智能、干细胞等方面,东莞可以考虑往健康产业方面发展。东莞本身应考虑整合各方要素,努力打造为粤港澳健康产业的领先者;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城市的合作。

李行伟院士表示,东莞发展最主要的要素是人才,东莞应出台政策吸引港澳的高科技人才,促进互相融合,助力信息产业的发展。

2

如何深化创新创业?

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

实现高点定位

随后,院士专家以及企业代表以“创新驱动发展莞商新作为”为议题,针对推动东莞创新创业深入发展提出建议。

刘炜副市长表示,东莞将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总抓手,着力构建四大创新体系,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提供创新支撑。

何镜堂院士表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一个好机遇,东莞要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同时融入中国特色,实现高点定位。

李国杰院士表示,在人才引进上胆子应更大一点。人才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把钱变成知识的人才,另一类是把知识变成钱的人,东莞的定位重点是后者。东莞要引进跨学科的人才、复合型人才、新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等。

孙勇奎院士表示,源头创新跟后来的成果转化都非常重要。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在生物医药研发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包括优秀的院校以及一定的基础研究,这些都是必要的成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生物技术公司把基础研究成果转换成有用的新药,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价值,才是创新的真正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