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做了36年,只因为在他心中,这是一个“历史使命”

2012年四月,一位76岁的老人出现在了商务印书馆大门口,这个老人身穿一件棕色的皮夹克,走进了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室。

然而进门后的这位老人却不知道去哪,直到找人询问后,才来到了外语辞书编辑室,编辑室的一位小姑娘面带疑惑的问道:“你要出什么书啊?”

76岁的这位老人拿出一本词典,“我出一本词典,《普什图语汉语词典》!

一件事做了36年,只因为在他心中,这是一个“历史使命”

车洪才

“使命”的开端

1955年,载入史册的万隆会议召开,周恩来的演讲获得了各国的称赞,然而,在这场会议上,一个非常显著的问题被周恩来所重视,那就是外交部干部的数量和水平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周恩来亲自下达指示,从全国的各大院校中,抽调外语系的学生去十几个小国家学习小语种,正是这次的抽调,改变了车洪才的命运。

当时念大三的车洪才,得知自己被选中后异常兴奋,因为他觉得这是组织对他的信任,很快,任务被分配了下来,车洪才需要学习的是阿富汗的官方语言——普什图语,为了尽快完成组织的任务,三年时间,没有寒暑假,历时9个学期的课程,终于,完成了使命。

一件事做了36年,只因为在他心中,这是一个“历史使命”

张敏

《普什图语汉语词典》

1975年,一场会议结束,意味着车洪才的这场浩大工程的开端,这场会议中,国家准备花十年时间,出版160种中外语文词典,而《普什图语汉语词典》赫然在列。

1978年,三年的浩荡结束后,商务印书馆交给了当时在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工作的车洪才一项任务,编纂《普什图语汉语词典》,而车洪才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这项任务,这是他从出国那刻起,就在等待的时刻。

而当时和他一同接受这项任务的,还有他的助手,也是他以前的学生宋强民。

“我们那时候就有一股冲劲,想要把这个事做好。”《人物》记者采访

当时的车洪才,雄心勃勃,并立志要编纂出中国第一本优质的普汉词典,然而当时,他们没有任何的经费,即使是必需品——纸,都是宋强民从一家印刷厂找的下脚料,然后裁成统一的卡片,用来标记和注释。

被遗忘的“使命”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中阿关系一度陷入恶化,车洪才一度安慰自己的伙伴,“或许我们的这本词典,会成为重要的调研对象。”

然后,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他们却发现,根本没人关心,甚至没人在意过这件事,仿佛被人们所遗忘。只有商务印书馆的编辑,每隔大半年才会打个电话过来询问下进度。

编词典的工作是繁琐又枯燥的,每天闷在办公室,整理厚重的卡片,到了1981年。他们的办公室便已经整理出了多达10万张的卡片,足足装了30多箱,而这时,他们进度也已经完成了70%。

这时,院里的领导找他谈话,要求他为新设的专业做全国调研,无奈的车洪才,只能郑重的将这些文件锁了起来,而这一锁,就是20多年。

期间,因为工作,他始终东奔西跑,但心里始终惦记着这些卡片。有一次,组织派遣他出使阿富汗,临行前,放心不下的车洪才,去外语系办公室看了一眼,刚好外语系办公室在装修,随后他发现,他珍若生命的卡片,竟然出现在了水房,地上、窗户上,满地都是,甚至有人拿着这些卡片铺着睡觉,当时车洪才几乎接近疯狂崩溃的状态,朝着工人大吼道:“你们这是在犯罪你们知道么?”,随后却只能一张张的收集,回家重新整理,却发现仍旧少了近百张。伤心的车洪才将这些卡片塞进箱子,看都不愿意再看一眼。

一件事做了36年,只因为在他心中,这是一个“历史使命”

阿富汗总统致敬车老

命运的转折

1992年,阿富汗内战,中国大使馆全员撤离,车洪才终于回到了祖国,然而那段时间,人们已经彻底遗忘那部《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没有人会再听他汇报,也没有人在给他安排事务。

时间推移,2008年车洪才,在教书之余,叫上了当时的伙伴张敏,准备完成这剩余的30%,然而已经72岁的车洪才,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完成了。

2012年,初稿全部完工,悬了30多年心的车老,终于放下了心。

2012年4月,张文英女士表示愿意接手词典,按照合同规定,词典将会在2014年出版,每千字稿费8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