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市場爆發:巨頭Recruit和黑馬斗米給我們什麼啓示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人口紅利消失,用工成本增加,人力資源服務在中國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儘管市場空間巨大,但我國人力資源服務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的鄰國日本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人力資源服務市場,誕生了世界頂尖的公司Recruit。從人口結構和產業結構等方面看,中國和日本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在行業即將迎來爆發的時候,中國的企業可以從Recruit的發展路徑和商業模式中,得到什麼啟發?

從一份財報窺見Recruit的常勝密碼

Recruit是日本人力資源服務巨頭,世界排名第三。在近日其公佈的財報數據顯示,2018財年第一季度Recruit營收增長8.2%,目前這個涉及多項業務的巨無霸公司市值已經超過了3000億元人民幣,與美團點評和微博加起來的總和旗鼓相當。

人力資源市場爆發:巨頭Recruit和黑馬鬥米給我們什麼啟示

Recruit不光是有著規模大、市值高、賺錢多的標籤,同時也是一家“基業長青”的企業。這家誕生於1960年的日本的公司已經有近70年的歷史,卻依然保持創新力和持續穩定的增長力,Recruit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公司?其中的成功秘訣是什麼?

縱觀Recruit的發展歷程,大致有三個里程碑。上世紀60年代日本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大企業的終身僱傭制給上班族保證鐵飯碗,Recruit便以針對大學生的新聞廣告媒體起家。而到了90年代中後期,日本互聯網大勢來襲,Recruit便順勢而上,從線下傳統印刷出版模式轉為網上運營模式,獲得了爆發式增長。2006年Recruit開始進行全球化擴張並於2011年上線數據雲平臺。從橫軸來看,Recruit的業務包含促銷媒體、人才媒體和人才派遣三個板塊,後兩塊業務是其最主要的利潤來源,是奠定了其成為世界頂尖人力資源公司的基石。

人力資源市場爆發:巨頭Recruit和黑馬鬥米給我們什麼啟示

僅僅靠做“人的生意”遠不是這家巨頭的籌碼,經過不斷裂變和進化,如今的Recruit已經不能簡單的定義為是一家人力資源服務公司,而是以職業生涯為切入點,基於人生的各個階段提供服務,涉及多項業務、覆蓋多個領域的超級平臺和生活服務生態圈。

從招聘到靈活用工,從連接到賦能:Recruit中國門徒們的“借”和“踐”

相比日本市場,藉助互聯網的發展和資本的加入,中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有著更大的想象空間。在這個賽場上,既有科銳國際等為代表的傳統企業,也有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等老牌互聯網招聘網站,還有以鬥米為代表的靈活用工一站式服務平臺新勢力。隨著行業的不斷升級,這些企業都不僅只侷限於各自的領域,而是像Recruit那樣,從自身業務延伸,不斷創造新的連接點和價值鏈。那麼,在Recruit的中國門徒中,鬥米算是一家比較有特點的公司。鬥米成立時間並不長,但是在靈活用工領域這家互聯網公司卻迅速佔據了越來越高的市場份額。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從鬥米的發展路徑中,筆者發現,在目標市場、商業模式、運營模式和戰略等方面,鬥米和Recruit有著不少相似的地方,以下筆者通過剖析給大家拋磚引玉,希望能給行業一些參考和借鑑。

1)找準目標戰場,在增量市場建立自己的壁壘

從財報上來看,Recruit人力資源服務營收佔其總營收的絕大部分,包含在線招聘、外包派遣服務。這部分主要涉及到了靈活用工,特別是物流、餐飲等具有明顯波峰波谷,在產業轉型中充當著重要角色的服務業領域的細分行業。

鬥米深耕的靈活用工領域是中國人力資源服務的最大風口,有業內人士預言,2025年中國靈活用工市場規模有望趕超日本。在這個領域,鬥米沒有涉足第二產業,而是將主戰場放在了在國家經濟比重中不斷上升,靈活就業人員規模達2.5億,市場規模達12.8萬億的服務業上。其中,鬥米有的放矢,瞄準大行業裡的餐飲酒店、零售快消、互聯網、物流快遞等服務業中最大的增量市場,主攻頭部和腰部的客戶,因為這些客戶的輔助性崗位需求高、利潤大,並且在鞏固這些客戶之後可以迅速形成銷售網,建立自己的壁壘,競爭對手也越來越難以進入。

2)圍繞商業模式核心,用蝴蝶結模型創造新的價值

所有商業模式的核心,是以客戶為出發點,用一整套的服務與解決方案來滿足客戶的最終需求,提升客戶價值,利益相關方都得到共贏,並且需要與時俱進,持續創造價值。從商業模式看,Recruit是B2B2C的蝴蝶結模型,連接用戶和企業,通過匹配,為客戶和用戶雙方提供新的價值。這種模式,既是一種雙邊模式,也是一種生態思維。

人力資源市場爆發:巨頭Recruit和黑馬鬥米給我們什麼啟示

而完成蝴蝶結式的連結,則需要同時撬動B端和C端。一方面,作為一家以人才評鑑技術聞名的企業,Recruit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進行精準匹配,在匹配的過程中,Recruit所收集的大量的求職者信息,又可以轉換為消費市場信息,其中人才招聘服務是基礎,市場營銷服務是延伸,二者相互協調,共同發展。

在人力資源服務領域,最有可能發展為蝴蝶結模式的還是靈活用工。除了海量數據,剛需和高頻也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以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為代表的老牌在線招聘平臺,主打的是白領市場,即使有大量數據積累,但頻率並不算高。即使是從社交切入的脈脈、領英等具有一定用戶粘性的,但弱化了招聘的剛需,也較難形成新的共同連接點。而靈活用工不但包含在線招聘,更涵蓋了兼職、外包、勞務派遣等,而且藍領人員基數大,更換工作的頻率相對高頻,對於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工作是維持生計的基本剛需,這為形成蝴蝶結模式創造了前提。

人力資源市場爆發:巨頭Recruit和黑馬鬥米給我們什麼啟示

鬥米的服務模式是線上線下打通的一站式閉環,面向B端提供在線招聘、RPO招聘、崗位外包、在線眾包等多類型服務,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提升靈工招聘效率與用工管理效率;同時,鬥米又用海量匹配度高的工作崗位,吸引大量C端用戶。為增強用戶粘性,通過不斷髮現新痛點,然後創造新的連接和價值,比如金融、保險、住宿、培訓、社交以及其他生活服務等,完成從求職到生活的延伸。

3)用兩條腿走路,規模化和精細化並行

Recruit之所以可以在日本市場佔據無可撼動的地位,並且在全球人力資源巨頭排名持續上升,規模化和精細化兩條腿走路的戰略功不可沒。目前,Recruit在日本國內的人力資源信息和人力資源外包業務市場份額均遠超對手。在運營上,從針對B端的的阿米巴銷售運營,到針對C端的人才庫運營,Recruit都採用了專業化和品牌化的打法。這兩個因素讓Recruit持續保持著領先地位。

從規模上來說,中國人力資源服務細分市場上都各自有著龍頭盤踞。在外包細分領域有中智和FESCO,在線招聘平臺有前程無憂和智聯招聘,靈活用工領域則是鬥米一家獨大,前期依靠58趕集進行導流,後期靠服務穩住流量。在這裡值得注意的是,鬥米的業務也涉及到前兩者,從整體來看,規模效應不容小覷。成立不到三年,在不燒錢的前提下,鬥米積累簡歷數近6000萬,服務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並能夠深入中國96%的縣市一級。

人力資源市場爆發:巨頭Recruit和黑馬鬥米給我們什麼啟示

左手規模化,右手精細化。與Recruit一樣,鬥米也在自我升級和進化,以迅速靈活的滿足市場的變化。今年年初,鬥米完成了全面升級,從用戶視角出發,根據求職者的性別、年齡、職業階段、行業等細分若干服務,不斷增強用戶粘性,另一方便則通過僱主品牌的建立,助力商家實現更精準高效的招聘。

結語:人社部2017年發佈的《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規模達到2萬億元。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下,來自市場需求和行業創新的“雙輪驅動”,相信中國企業通過借鑑和不斷探索實踐,必將能成就具有影響力的人力資源服務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