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面试的国庆节

今天(2017.10.2)笔者与两位来自于polyu的导师进行了Skype视频面试,两位老师不是一个专业,互相也不认识,只是凑巧都赶在了今天面试(交流)。下面根据我在视频交流中的笔记,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

赶场面试的国庆节

1.地震工程&结构可靠度&可恢复性

原定上午十点面试,九点多的时候老师发来消息说正在开会,建议顺延至十点半。等到十点半老师还没有消息,直到上午十点五十左右,我的Skype上来了消息,导师的两个账号同时发来好友申请。加了好友后文字寒暄几句,我向他发送了语音通话。接通后老师表示看不到(是啊我发的语音通话啊),好吧,总得见见面吗,于是乎我打开了摄像头变为视频面试。

1.1初次见面

首先互相简介一下,老师是2016年毕业于里海大学土木系的青年才俊,本科是06级湖南大学的学生,应该是铁打的85后(我奶表示导师长得比我还年轻)。他问我是否是美帝等多个国家/地区同时申请,我表示并不是,我真的不想考GRE。老师随后问了我的导师(前几年他引用过我目前导师的一篇文章),以及关于resilience的理解与研究背景,我说我们组就有同学在做这一块,还在组会上提到过您的研究。

1.2背景交流

之后他表示他喜欢数学背景比较好的学生,还提到了reliability与哈工大的另一位老师,并表示他在做的与传统的earthquake engineering,dynamics等有一些区别,做的是新理论,新材料的resilience与reliability,如FMA方法,高强混凝土等材料。课题更多地要靠计算机语言,这一点是我非常喜欢的,我试探性的抛出了一些计算机概念,老师果然“中招”,问了我关于编程的事情,于是乎我讲了一下我之前的数模比赛经历与WTC会议上做的主题报告(航班延误),老师表示很感兴趣。

1.3科研评估

随后老师问了我目前在研课题,我简单介绍了一下最不利地震动的选取与排序的内容与研究意义,老师觉得这个课题很不错,而且也与计算机语言很相关。这时候他话锋一转,讲了讲申请的事情。老师表示,他也刚毕业不久,对于申请时候的套词等事情还记忆犹新,因此他对学生多和几个老师套词,接触等行为,持开放态度,他也不需要我目前就给他承诺。这一点我也很赞同。然后他说了几个其他的 的导师,都是地震工程相关的,还特别提到了Stanford的Baker老师,这位老师是earthquake engineering领域的大牛,水平非常高。

1.4观点陈词

老师认为我是比较适合做学术的,而且学校也很适合,可能美帝去读五六年,也只有一两篇sci,而这边三四年则有可能一年一篇或者四年三篇。这样无论是回去谋求教职还是继续读博后深造都是非常有好处的。我像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说我计划在十一月写一份与他领域相关并结合machine learning等hot topic的proposal给他,共同交流。他表示很感兴趣,同时也劝我硕士期间可以多看一些方向,这是没啥问题的但是博士区间还是要深入挖掘一个点。后半句话这个观点,与我的硕士导师的观点非常一致。最后聊了一下哈工大比较著名的几个导师,老师觉得哈工大业内认可度很高,非常务实,不过也偏于传统,总之给了哈工大很高的评价,我也觉得很光荣。关于名额他表示会考虑提名(如果我最后确定申报他),而且如果没有PhD可以来做RA,这也是外导的常见交流方式了,我都很愿意。面试全程共计31分钟。

2.建设工程IT+灾害研究

下午两点十五,polyu另一个系的导师与我进行了视频面试。这位老师主要研究工程管理,construction IT,灾后管理等方向。本硕都出身于和Columbia ,博士也是名校UMCP.与上午的老师一样,这位导师也很年轻。

2.1背景介绍

首先老师问询了我的本硕专业,具体是什么方向。之后根据我的简历提问了竞赛,专利,以及目前的研究情况。之后他介绍了目前他所在课题组的情况。课题组主要研究工程管理,construction IT等方向,大老板是该系仅有的两位正教授之一(也可能大于2但是绝对小于等于5),2018年9月入学的名额有3个,要求是原则上都要去申请政府奖学金并初审通过,若初审过了才予以提名。提名后,即便视频复试没过也会考虑给予该生正常入学的offer。因此对托福/雅思的写作单项分数有要求(above 23)

2.2申请评估

老师个人认为以我的条件申请政府奖学金有难度,因为从历年数据来看,申到的人,本科多数是985大学(或一流大学)的前十甚至前三。而我的非211第一不是很具有说服力。不过老师表示也只是一家之言,而且类似西建沈建这种老牌建筑学校还是比较有名望的。之后老师开始分析课题组竞争情况,我个人估计咋说也得有10个candidate吧,所以竞争激烈程度我是有心理准备的,当然我也有足够信心。最后老师表示英语达标后,获得组内提名并通过初审是很有希望的,因为我的背景还是不错(但不能称之为极好)。老师给了我第一个要求,就是把托福写作刷到23+同时保证总分≥80。

2.3研究计划

老师给我的第二个要求就是要求我在十一月初定稿一份研究计划。我说了bim,LEED,抗震设计三个方面。老师觉得前两个不够新颖(可能是在他们学校吧,大陆的bim leed还处于初步阶段啊!),第三个还好但是要求结合比较火热的topic,于是乎我又提到了......deep learning/machine learning.果然,这玩意真好用,老师表示ok。于是乎十月中旬给他初稿,然后再不断切磋整改,十一月初搞一份终稿。

此外老师指出,polyu貌似没有春季入学,因此如果拿了offer,但是不幸在2019年1月毕业的话,我要先去做3-5个月RA然后在2019.9入学,他个人认为这样浪费时间不合算,但是我觉得也还不错啊,就当研究生读三年了而且RA的薪水也是非常优厚的(五位数没商量)。

2.4总结与展望

老师随后提问为什么要来读博(很多大学面试时都会问不要紧张),我就说想搞科研,同时现在的工作不是很适合并作以解释。老师表示polyu他所在课题组的博士毕业就业都很好,不乏拿到清华 同济的教职的优秀学子。之后又介绍了一下学校与专业的世界排名与认可度。这个我之前有了解(不了解也不敢套词啊!),所以只是听听,没多说话。另外老师细心地告诉我初审过后会有视频复试,英文问答,建议我熟悉自己的研究课题与研究计划因为很可能提问。并表示在面试前夕会再找我,他给我一些常考问题让我做好准备。

老师最后总结了一下内容:

1.政府奖学金难度大,但是组内提名不算难。

2.十月份两件事——托福写作23+总分80以上;一份研究计划的初稿。

3.两年毕业就直接入学,两年半毕业先做RA。

4.毕业出路很好但是压力不小,做好准备。

5.口语很重要哦,视频复试如果口语效果不好会扣分。

面试全程28分钟。

3.小徐点评

我直接分点回答吧,会有对比。

1.上午老师研究方向较相关,有涉猎,为人随和,轻松气氛;下午老师方向相关度一般,但是很新颖前沿,为人严谨认真,很细心。

2.下午老师的务实精神点赞,难得会帮学生分析局势。

3.上午老师风格跟我的硕导非常像,甚至说的话都......

4.都不缺钱,啧啧,经费就是命根子啊。

5.目前看来即便两年半毕业也不会受影响嘛。

6.托福其实是个坎,写作23+有点难,不过也还好毕竟方向有点远也不是非学不可。

7.这假期啊,就跟polyu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