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盛典舉行

10月28日晚,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盛典在華僑大廈舉行,來自各地的150多名詩人、藝術家見證了這一時刻。

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盛典舉行

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嘉賓及獲獎詩人合影

 

  10月28日晚,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盛典在華僑大廈舉行,來自各地的150多名詩人、藝術家見證了這一時刻。


  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獲得者是旅美詩人——根子。

  黑女獲得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一等獎;張偉棟、雲垂天獲得二等獎;於貴鋒、張瑪麗、莫臥兒獲得三等獎。陶傑獲得“首部詩集獎”。

  詩人、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評審委員會主席鄭愁予教授,詩歌理論家、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北京大學詩歌研究院院長謝冕,詩人食指,詩人、魯迅文學院院長、中國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吉狄馬加,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原甘肅省副省長、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連輯,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楊匡漢,詩歌理論家、作家出版社編審唐曉渡,詩人、臺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評審委員會委員楊小濱,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主任俞虹教授,詩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評審委員會委員臧棣,CCTV主持人、它基金理事長張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王焰教授,美國詩人、翻譯家顧愛玲(Eleanor Goodman),文學評論家、意大利漢學家、巴勒莫大學高級講師朱西(Giusi Tamburello),世界文學主編高興,詩人、漢語詩歌資料館館長世中人,詩人西涼,詩人、北京文藝網副總編輯、紀錄片導演烏爾根,學者、藝術家、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曹星原,詩人、藝術批評家、中國當代藝術出版社社長丁正耕,詩人、藝術批評家、策展人牧野,詩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評審委員會副秘書長周瓚,原解放軍出版社政治部主任梁梁,律師、內蒙古大學北京校友會會長吳振平,藝術家、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組織委員會主席楊佴旻博士等出席盛典。



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盛典舉行

詩人、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評審委員會主席詩人鄭愁予教授介紹評選情況

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盛典舉行

著名詩人、魯迅文學院院長、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教授致辭

  頒獎盛典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國際臺主持人郭丹和楊小濱主持,盛典在少年小提琴演奏者高山流水的樂曲聲中開場,著名的小演員姜帝丞、姜帝同的詩朗誦拉開序幕,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評審委員會主席、北京文藝網總裁楊佴旻教授介紹獎項的組織情況,詩人、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評審委員會主席詩人鄭愁予教授介紹評選情況,著名詩人、魯迅文學院院長、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教授致辭。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王焰教授在第三屆詩歌獎叢書首發式上致辭。



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盛典舉行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原甘肅省副省長、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連輯,CCTV主持人、它基金理事長張越,詩人、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王焰教授、紀錄片導演、北京文藝網副總編輯烏爾根先生,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第一部詩集獎獲得者蟋蟀先生在第三屆北京文藝網詩集獎詩集《剪紙課》首發儀式

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盛典舉行詩人食指,詩歌理論家、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北京大學詩歌研究院院長謝冕,藝術家、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組織委員會主席楊佴旻為根子頒獎。


  根子授獎辭

  根子是中國當代詩的源頭性人物,他在1970年代初寫作的《三月與末日》、《致生活》、《白洋淀》等長詩可謂中國當代詩歌史上的里程碑。在那個特殊的歷史語境下,根子的詩橫空出世,其濃烈而特異的現代主義風格彷彿從天而降,對詩壇產生了震撼性的影響。在這些為數不多的作品裡,根子對宏大象徵與神聖話語進行了重新書寫,將思辯與批判,荒誕與詼諧,受難與自省熔於一爐,表達出生命絕境中的精神力量。根子採用了寓言式的寫作策略,營造出各種超現實的情境,將現實社會與生活經驗作了高度藝術化的處理,在美學的創造性和思想的深刻性上都抵達了難以企及的高度。我們從本名嶽重,曾是中央樂團的專業男低音歌唱家的根子的自由體長詩中,還可以感受到那些抑揚起伏,變化多端的音樂之聲拓展了漢語新詩的節奏模式。不僅抒情詩在根子的筆下早已凸顯了九十年代佔據主導地位的敘事性,他詩中的抒情主體也被幻化為多重的戲劇化聲音,大大豐富了現代漢詩的表現力和複雜度。鑑於他對漢語當代詩的非凡貢獻,特授予根子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



根子作品選讀

白洋淀

1

  

我傷得不輕

桅杆被雷砍斷

我像帆一樣

癱倒在熾亮的陽光的沙岸

我從洶湧的海上來

卻乾枯得發脆

我全部的水份——

腦漿,膽汁,骨液

一律充當了血,留在海上

流得一點不剩了。我估計

每一道海浪的頂上,都應當

漂著兩三朵紅罌粟吧

沒有

海的大笑

我當初跌倒時,心臟

從胸上的傷口裡被摔出

溼漉漉地

滾在我頭旁,現在

也皺皺巴巴,裹滿了沙粒

海藻是不是這樣腐爛的

鵝卵石是不是這樣形成的

  

命運大致如此

但是死或不死

仍由我自己主宰

怎麼可以

馬馬虎虎就被埋了

船完全被撞破之後

也就不會沉沒了。它的

每塊零散的木板

將永遠漂浮在海上

  

我傷成這樣

我的眼睛看到過的一切

都是殺我的兇手

我詛咒過

所有有鼻子的臉

所有不結蘋果的馬尾松

  

現在,我是仰躺著

除了潔白的天空

什麼也看不見

讓殺人犯們遠逃吧

只是這淡薄的雲

這高高的抖瑟的風箏

它的細長的繫繩

是不是仍然拴在

太陽鐵青的手脖上

  

我還猶豫什麼

我還留戀什麼

死的使者——

海浪不倦地牽動我的手臂

沒有紅罌粟

我何至於向高高的礁石翻浪

不撿拾遺失的心

不索討奉送的肝膽

我是一具睜著眼睛的屍體嗎

我慢慢地閉上眼睛

我走進一片無邊的桔紅色的霧中

萬一我知道我活不成了

應當告別什麼

陽光燦爛

大海蔚藍,沙岸金黃

我急忙閉上眼睛

連我自己

都不憐憫我自己

  

我受騙

是因為我愛好出賣

我大睜著眼活著

才被太陽的劍砍在世界上

迸起的火星

灼成瞎子

我如果不閉起眼睛,恐怕

連什麼也看不見了

連桔紅色的霧也看不見了

  

緬想——

垂死者的回憶

充血的顧盼

岩漿層中的歡呼

桔紅色的海底

我能認出

哪個方向

有閃爍著的白珊瑚

  

傷口大張著,卻像一隻

暴怒的眼睛,直勾勾

眨也不眨

搜尋著兇手,要求懲罰

“復仇!迎著匕首,死去吧!”

傷口嘶啞地咳嗽

卻嘔吐不出什麼

荒涼,空蕩的石窟

還有

回聲與桔紅色的霧

  

2

  

我到處是創傷

像一片龜裂的土地

  

我小的時候,黃昏

躺在湖中的小船上

浪拍打著小船入睡

公園裡打鼾聲

風像肉感的吻

吹得我很不好意思

我一鬆手

木槳垂入水中

打碎了湖上最後一條晚霞

於是,除了星星

我什麼也看不見了

到了暮色最濃的時候

湖四周的燈光,突然

一起閃光。那時候我還小

沒搞懂,為什麼

這樣一個巨大的亮晶的

花環,會猛地戴上

我的船頭,我的肩頸

滴著水珠

  

龜裂的土地……

  

我小的時候,夏天

游泳池發出檸檬水的芳香

遮陽傘白得耀眼

藍色的天是透明的

藍色的游泳衣是不透明的

藍色的天上浮過雪白的雲

藍色的游泳衣上

露出乳罩的雪白的揹帶

那時候我還小,沒搞懂

天鵝為什麼

非要藏起翅膀不可

  

土地在龜裂……

  

我小的時候,晚上在

劇場休息廳,朦朧瞌睡

臉枕著皮沙發的靠背

涼滋滋地像媽媽的手臂

“爸爸的綠檯燈

掛得多高呵!”

我喃喃夢語

“熄燈吧,媽媽

接著講

你昨天講到

奧涅金叔叔……”

那時候我還小,沒搞懂

爸爸為什麼

那麼晚還不關收音機

  

陽光

土地

無論作為致命的負傷人

還是邪惡的復仇家

我都應該接受

死的審判

我本來不應該

在上帝面前耍賴

可是我怎麼甘心

永別這幾個生活的奇蹟

  

我非常不情願訣別

秋天樹上的最後兩片

搖擺的鈴鐺一樣

叮咚作響的樹葉

不情願訣別

路燈下的雨夜

像姑娘水汪汪的眸子一樣

淌著雨水的玻璃窗子

不情願訣別

有聲的晚風中,菸頭扔到

楊樹杆上,飛起的火的彗星

我非常不情願訣別

桔紅色的霧

讓腳丫子爛掉好了

走到哪裡,泥沼,冰河

頭上的星空永遠迷人

  

死是微不足道的

我並不怕這個,挖坑吧

但是有一個條件,作代價

就是

允許我永遠不睜開眼睛

讓我永遠看得見

桔紅色的霧

“這容易。”

海浪不倦地牽動我的手臂

我永遠合上了傷口一樣的

眼睛

傷口卻像眼睛一樣大睜著

疼痛

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盛典舉行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主任餘虹為三等獎獲得者莫臥兒頒獎

  莫臥兒授獎辭

  莫臥兒的詩一方面承接了當代漢語女性詩學獨特的敏感與尖銳,另一方面也走向了更廣闊的對於時代的觀照與思辨,顯示出不凡的包容性與開拓性。她以深具表現主義的濃烈風格,在輓歌與頌歌之間建構起奇妙的詩意空間。在她的詩中,隱喻化修辭不但並未限制住對現實的關注,反而更加深刻地切入了個人經驗與社會場域之間的必然連接。經由對自我衝突與內在張力的凸顯,莫臥兒的詩超越了單一化的抒情主體,展演出一個多聲部的喧鬧舞臺。

  莫臥兒獲獎感言:

  感謝北京文藝網。

  一切藝術的靈魂是自由,北京文藝網為詩人們提供的正是一個能夠展示各種自由風格、進行自由討論與競賽的平臺。

  亞非國家曾經在短短几十年,將歐美數百年來的多種文學思潮演練了一遍,以完成自身現代化過程,其中艱難曲折不得而知。即便在今天的中國,詩歌的各種創新仍然要受到來自各種勢力根深蒂固的抵制與阻礙。

  感謝今天到場和沒有到場的詩人前輩,是你們堅持不懈的探索,為我們後來者照亮了良知與敬畏的道路。

  我的十多年創作,在時間的秤桿上只是幾個小小的星點,但卻是一個生命個體得以存在於無限之時間與空間的認證。我創作了詩歌,與此同時,詩歌創造了我的存在。

  當我寫作,往往穿梭於歷史與當下的雙重現實,然而反覆確認的卻是人的渺小與虛無--“走向暗綠的晚秋,晚秋中微苦的夕陽”,為此我要感謝你們,我的同道者,在這條路上,有你們同行,有愛同行。

  最後,感謝詩歌。

莫臥兒作品選讀

一個終生以自己為敵的人

那個坐在火山口上吃火山灰的人

那個爬上山頂從懸崖輕輕躍下的人

那個扛著屍體來回行走的人

那個乳暈粉紅把水當成毒藥的人

那個大腹便便影子枯槁的人

那個在泥漿中跳脫衣舞的人

那個一分鐘前細細描眉一分鐘後愛上死亡的人

那個眼睛明亮身後拖著長長血跡的人

那個頭頂白雲腳踩棉田的人

那個懷揣玫瑰剛剛掐死一隻企鵝的人

那個扯著頭髮把自己從土裡一點一點拔出來的人

那個揮動雙槳在天上劃來劃去的人

那個拿著問號和風聲打架的人

那個一邊壘紀念碑一邊失眠的人

那個蒙著面在鏡子前反覆端詳的人

那個頭頂下弦月玩躲貓貓的人

那個日夜嚼著詞語永遠飢餓的人

那個從墓園回來的人

把胎盤、夜色、蜂針一起埋到了地下

錦 官*

風暴並未走遠,它是這家五星級酒店

最為脆弱的部分。縈繞,窺伺,上演著皮影戲。

周遭片刻未停的喘息--

一條裂縫從頭頂至腳面驚現!

夜晚潮溼而焦急,東郊的下崗女工

重返三流舞廳拿起小費

城南燈火通明,中產階級投入更加空前的狂歡

沒有粉飾,就無太平。

“夜以繼日的噩夢,半夜虛虛實實地奔跑。”

那麼多成年人,眼神悽迷,在大街上沒有方向

彷彿是一群,又彼此陌生而疏離。

深秋的晚風,不要把逝者的歔欷吹進深淵--

沉默的國度,不能一敗再敗。

“餘生,耗盡無法下嚥的命運。”

卡布基諾細膩柔滑,氤氳的杯中

一座城市在慢慢傾斜……

* 即成都,出自杜甫詩句“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盛典舉行詩歌理論家、作家出版社編審唐曉渡為三等獎獲得者於貴峰頒獎(委託周夢瀟女士代為領獎)

  於貴峰授獎辭

  於貴峰的詩寫得異常誠實。相對於當代詩歌的審美時尚,這樣的誠實似乎有落伍之嫌。但其實,這種詩的誠實恰恰需要一個詩人對其與時代和生活的關係保持高度的省察能力。在語言表達方面,於貴峰的詩歌修辭偏於清晰的呈現;通過樸素的風格,他努力將他對生活的複雜的感受投影在詩性的明晰之中。他很少會提高他的詩歌音量,他更信任用安靜的心靈對話的方式來展示詩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對他而言,詩的見證不是建立在居高臨下的批判立場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對生存的曖昧的偉大的同情之上的。

  於貴峰獲獎感言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各位朋友:

  大家晚上好!2013年前後,被朋友誘惑到了北京文藝網以後,四屆詩歌獎都參加了,目睹了“競爭”是多麼激烈。因此,這屆能獲獎,由衷地感到高興。也正因如此,容許我藉此機會,向各位評委,向能讓我站在這兒的各位老師、朋友,表示最真摯的感謝!謝謝你們給予詩歌的最大的善意!

  熟悉的朋友,都說我固執。固執於詩裡有“事”,固執於“多變”,固執於複雜與難度,固執於不再固執“激情的衝擊”與“慣常的深刻”。這種潛在的分歧,會導致在閱讀諸如《擬書簡》等作品時,有不適感。有時候我想,這種不適感,反過來證明,我的寫作可能出現了一些新的考量。有人會說,都五十了,寫作也該知命了。不錯,到這個年齡,一個人能寫什麼,基本清楚了。但詩歌的魅力,或許就在於,用那同一條喉嚨,試著發出不同的聲音。我自己不喜歡高音,但在中低音區,我相信存在著新的可能性。

  近期呢,一邊寫一些依託日常生活的、明亮的、整體性強的詩歌,一邊就詩歌的真誠以及透明、歷史意識等,又胡思亂想了一番。很斷裂,但我覺得,我已經給自己找好了再次變化的“藉口”。

  我的出生地甘肅天水三陽川,算一個微型盆地,但比較開闊,因此,我並沒有在群山裡久居過,這或許是缺憾,或許是幸運,誰知道呢。只不過,由於各種原因,進山,出山,這樣的事還是發生了好多次;而由於那些山和生命之間的關係,往往會不知不覺地“位移”,這讓在詩歌中寫下的山,或許是真實的,或許是一種經驗的改寫,或許是心像摹寫,或許是情景中的虛構等。但每當細辨,會發現那些山,可能都是三陽川的山,都是南山的雨天蔥蘢,和北山的冬日蒼涼。我這樣說,不是在強調環境、地域因素對詩歌的影響,而是在說,生命及其質地才是詩歌的核心。

  但三陽川不是我當下的生存之地,雖然它事實上一直存在著,是當下存在之地的“一部分”。現在,或者說自1989年開始,蘭州作為一個“綜合性”的生存之地,負載著諸多生活中的事物,一直在我的寫作中。它不僅是現實中的,也是寫作的“立場”。或者說,一個看重生命體驗的寫作者,事物的當下性、過去性,在寫作中總會糾纏在一起,形成各種各樣的新的關係。這給寫作帶來了新的“素材”和視角,會引起思維的變化,寫作難度無疑也增加了。當然,這難度也可以說源於,生命對語言和寫作漫延得還不夠,侵蝕得還不夠;也可能,是我們意識中的“非此即被”帶來的阻隔所造成。生命需要經歷,經驗在積累,而藉助生命和思想的力量,改變固有的意識也是必需的。一種事物,當它進入詩歌的時候,它的“主體性”、獨立性需要考慮,同時,也不能忘記它的共時性、空間性等。對時空交叉、內外混同、物我互換等等,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可以向對待語言那樣,灌注足夠的熱情。

  套用一下艾略特的說法,我覺得當這樣“面對”當下時,也許可以獲得真正的整體觀(對生命、生存以及生活)、歷史意識和個人關於“寫作傳統”的體認。而歷史意識,會帶來一種整體中的“透明”,打開事物間的阻隔,打碎固有的對立框架,讓光亮一下子湧進來;會存在的依然存在,但隱身在一種更大的光亮中;會接近於無,但不是無。不錯,雖然看起來“無”更接近於大道,更接近於藝術的最高理想,但“無”確實不是藝術的最高境界。無不能附著於“無”上,而是要附著於“有”上。不,我不會陷入現代語境和古典語境交織下的“有無之辯”裡,不會在有限無限中糾纏不休,因為古人已經說了“有就是無”;因為王維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因為詩人西渡說,“空,我就看見池塘生春草/闊,我就聽見園柳變鳴禽”(《謝靈運》);因為,人無常勢,水無常形,變,才是不變的格局;因為走了千山萬水,我還是山水的一部分,我依然來自幷包含著源頭。生活,就是我寫作的重要源頭;我在生活中,也在寫作中;我向內的同時,就已經向外;我開始敘述的時候,一種潛在的對話早就開始。

  這樣想時,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正如當我把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打通時,看見的就是聽見的,感受到的就是現實存在的,孤立的我就變成了“有關係的我”;當我把1968年,或者再遠,更遠的年代,和2018年打通的時候,時間也變成了一條河,暗含泥沙,吞吐光影,翻滾木塊石頭,但充盈,明亮,滿懷著熱愛。詩歌也是如此。我覺得,這樣很好!

  只不過,我更相信,詩歌本身說出的,比我們想的和說出來的,永遠要多得多!既如此,就讓我們繼續寫吧,並期待著我們在詩歌中再次相遇!謝謝!


於貴峰作品選讀


《花腔》


心埋在一杯酒裡
鍾藏在一粒米中

試著抓起一把積雪,乾冷的舊日子
刷疼葦葉的瘦臉

律師魚貫入牢裡
沮喪像震動的鐵砧

──怎麼躲閃都有一隻猩紅的鐵鉤子
──聲音怎麼改寫亦然用同樣的喉嚨

你給我挖根南方的筍
我給你郵包北方的棗

種植就像一門吃的藝術
而喜歡群居是人的天性

就像修辭少一個花腔


軀體有了相同的結果

釀造是另一門藝術,黑暗和光明各懷絕技
一根光線環繞於脖,上有頭顱下有長軀

我半信半疑但沒有反對你
用雪反對雪,用雪反對花

這都沒有意思。用鐵反對鐵
用冬眠反對時間,冰反對水

更沒有意思。說晚安吧。不說愛
不說人間。不說人間外。說晚安


《鵝的叫聲》


粗大,神經質,鵝的叫聲並不好聽
空曠的公園裡鵝也可能需要存在感

鵝聽見笑聲了嗎?亭之南的鯉魚群
偶然飄來被傳說烹飪的味道

但我並不知道在公園的最後一日
在水面上游來游去時鵝想到了誰

冰就像會生長的刀片,印證著冬日

並非我虛構:你可以飛過來

你可以潛到湖水的裡面假寐
萬般寂靜後看你的臉的上方

不,面對日常,我早不再驚叫
走過凍住的橋,不安還未碎裂

生命在於流動,從來是好辦法
就像斗轉星移,從來令人遐想

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盛典舉行

CCTV主持人、它基金理事長張越為張瑪麗頒獎

  張瑪麗授獎辭

  張瑪麗的詩創作,清楚彰顯了九O後詩人在新世紀一O年代的新聲音與新身影。有別於部分前輩作者時而曝現的“高、大、空”詩腔/臆想,她的詩以匕首似的相對精準,刺出知性感性並濟、流露諸種感官美的對生活/生命之體會與玩味。告別歷史悲情的罩絆,自在融合文言與白話、現實與想象,抒寫自身內外與周遭世界或大或小,但始終具體、可感的生命情貌。這些得獎詩作是一個年輕靈魂張望世界、追索生活的自拍或貼文;抽離、世故的語調中流露青春的敏思與惶惑, 靜冷、知性的文字背後滿是爛漫的想象和凝望。期許詩人永葆不斷翻新的實驗精神,在文學路上“常常發餓”--如她《二十我悟》一詩中所說--因為“人間實在好味”。

  張瑪麗獲獎感言

  非常感謝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的肯定,獲此獎項於我而言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和無上的榮光。

  我沒有受過科班的文字訓練,2014年在臺灣讀書時,22歲的我非常偶然地開始第一首詩歌創作,寫作詩歌於我而言其實是一場意外,但與文字、與文學的相遇與交織則是生命的必然。

  在寫作中,我依靠更多的或許是長久以來的閱讀經驗和自我的審美慣性,長久以來我無處言說在文字層面這種相知相和的喜悅,多少次,我曾在寫著的時候想,活著可真好,又曾想,這一刻即使死去,也毫無遺憾,我已將我所有的盡數留下。

  我的詩歌創作大部分是有感而發,詩歌給了我一個出口,那些深摯而熱烈、樸素而洶湧的感情得以在詩歌的沃野中棲息歸宿,她保存了人的自由。從我開始寫作,我即真正開始探索天地和自我,在此過程中,我是自由的美好的奔流的。

  感謝在我幼時,我的母親便放任我閱讀,從那時起我便與文學交織、深契;感謝在臺灣自由寫作的那段經歷,在那裡我曾寫作過自己最心愛的一些作品;感謝我曾愛過的人,感謝我現在的愛人,感謝我生命中的朋友,和我的母親,人間這些滌盪我心的情誼,是我筆下涓涓流淌的本源,是他們讓我產生作品,並讓我的作品產生光芒。

  謝謝!


張瑪麗作品選讀

月經



“抓住”,海水漲潮時的餘浪
一邊逡巡,一邊,匿跡

“走開”, 攀住一段臍帶,當作最後的浮木
雀斑顫抖成河,執意向南流

如白日裡陌生男子說你的氣味
煮沸的豬肝

汩汩冒出的,是北投的地熱
你今夜沒來

二十我悟

世間的真理短札,遠沒有秋夜的一場風力透紙背
童年像極一個被包庇完好的失語者
早前曾經巨大的夢想,被人群世事綁架,噤了聲
看起來反而如同一個心裡有鬼的人

已經失去的,以為還藏匿在唇齒的罅隙
或者無恥而快樂,或者小心而免於悔恨
葳蕤時光
慶幸人類犯下的多數過錯在其中得以寬宥

每一個萬籟俱寂的時刻,常常與自己短兵相接

譬如那時我們的名字集體叫做一種瀕危的天真
現在我們在路上常常發餓
而人間實在好味

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盛典舉行 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楊匡漢先生為二等獎獲得者雲垂天頒獎

  雲垂天獲獎感言

  這些年,我在慢慢向詩歌的《準則與尺度》靠攏,一直的堅持,終得以回報。網絡詩歌論壇一直是我交流和作詩的地方,近二十年了。原來我不知道失去它後,我還能不能寫。就像當初,地處西南邊陲梯田小鎮元陽,每年我最多一兩首,而現在一年至少一百多首。現在,我知道就算網絡詩歌論壇都關閉了,我也應該能繼續寫下去。在此,我要感謝我去過的每一詩歌論壇!它們中有最好的風月,嚴謹的詩選刊,好戰的奔騰,藏龍臥虎的挑戰(詩歌報),映像,當然還有現在最火流派。可以這麼說,沒有網絡,我不知道,現在我還在不在寫詩,我可能都不寫詩了。感謝網絡!感謝網路詩歌!在網絡上,我一直忠持於我的寫作我的詩神。並不像有些人說的那樣,網路詩歌如何如何。我越寫越好。最終我來到了北京,來到了你們中。能得到你們認可,是一個寫詩者莫大榮幸。最後感謝在場所有愛詩的朋友們!感謝北京文藝網!感謝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終評委!是你們把我一生 最重要的獎項,至今為止,唯一獎項頒給了我。我愛你們!謝謝!


雲垂天作品選讀


修行的鐘表

矇住眼睛,蒙不住他自信
他扳著手一步,兩步,三步

數著心中的佛。他在
我手上。他,在我懷中

數著心中的佛,他在我乳房上
他在我子宮裡。參禪人

什麼都不做。只管
揹著手。在他鐘表裡

光芒四射。什麼時候
他將我鬧醒,這世界什麼

時候開始美好。冰水中
他冷如冰霜,若冰水般清脆

今年夏天,我的牙遇見他
蒙佈下的眼珠。遇到他蒿草下彈丸


一枚肥皂做的鐘表

他們,將她丟進時空的


大海“你不是,無所不能?”

同往常一樣,她落入海底
星雲。就像,落入夢境

光線越來越遠。魚嘴
海草,和星星,最後是

平坦的沙子。如果她鏽死
她的殘骸,會像螃蟹般

爬行。可這次她不行了
她慢慢變軟,被來自

內裡的虛空,膨脹著膨脹著
這時空,泡沫,如此美麗

她一直,是他們夢想
現在仍是。但他們沒有後悔

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盛典舉行

詩歌理論家、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北京大學詩歌研究院院長謝冕為二等獎獲得者張偉棟頒獎(委託楊先溥先生代領獎)

  張偉棟 授獎辭

  張偉棟的詩歌以冷峭的筆觸,寫出了個體在當下急速變化時代裡的痛徹之感,即便他到南方居住多年之後,他的字裡行間仍然散發出源自他出生地的凜冽與尖利:“你在失去雪的詞語∕愛,是離弦之箭∕射向每一個破冰的方向”(《熱帶片斷》)。他對寫作葆有穩健的覺識和樸直的信賴,認為“詩歌是在總體性中實現存在、語言、主體和我們自身歷史之間的循環流通……是一種發明,是一種使得當下與過去、即將來臨的當下循環流通的通道”。透過他結實而沉靜的語詞,可以看出他尋求著詩歌與歷史的“對位”,同時以寫作平抑內心的風暴;但他不是試圖消除或治癒痛苦,而是將它們收束在充滿想象與復調的吟詠中:“白晝的銘文是∕--請歌頌無詞的荊棘∕這暴風雨的無形”(《海口的下午》)。
 


  張偉棟獲獎感言

  我很高興接受這樣一份沉甸甸的獎項,它對於我的意義非比尋常,既是鼓勵也是鞭策。

  在我們的時代,沒有比詩更為艱難的事情,因為詩是晦暗的真理。

  十五六年前,當我開始寫詩,無從知曉詩的艱難,我被告知:“詩不是放縱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現個性,而是逃避個性。”這是艾略特在《傳統與個人才能》中著名的話,當代詩人人盡皆知,我當時的理解是:詩要寫得剋制含蓄,曲折而富有歧義。經過多年的緩慢成長,我才感同身受艾略特的解釋,他說:“一個藝術家的前進是不斷地犧牲自己,不斷地消滅自己的個性”“他到時候自會知道這比他自己心靈更重要幾倍,是一種會變化的心靈,”艾略特所說的其實是一種超越於個體的偉大力量,與柏拉圖的說法並無二致,柏拉圖認為,神奪去詩人的理智而使用他作為代言人,這就是詩人的使命。米沃什九十歲為自己的詩集作序時說出了同樣的意思:“我堅信詩人是被動的,每一首詩都是他的守護神賜予的禮物,或者按照你們的說法,是他的繆斯所饋贈的。”艾略特、柏拉圖和米沃什道出了詩的至高無上。

  詩的艱難不是別的,正是這種偉大力量的遮蔽與暗淡,但這暗淡與艱難之中,也必然有執著的堅守與開拓,堅守之中有重生之熱望。

  謝謝大家。


張偉棟作品選

花朵頌

在公交車的動盪中
與一支風信子聯合
堅守你年齡裡的頌歌
從星空的射線呼應它
想象!你的來世
正穿越崇山峻嶺
想象!在水仙的暴動中
你的身體正變成
一條銀白的河
歷史的中軸線上
始終有一朵玫瑰
搖曳生姿
替代火焰的倒影
正如暴雨的夜晚
百合會對應著天空
人的渴念不過是
一百朵杜鵑的重生
一百朵鈴蘭的初放
在你的歸途
會聽到海水的失落
短暫的渡江大橋
平衡於暴力與仁慈之間
但你要學會過渡與迴轉


從連翹、蒲公英、薔薇
從月季、鐵線蓮、罌粟
提取閃光的奇蹟
以同樣的升騰
去懷想一朵花裡的拜占庭。


現在

現在是下一代的搖籃升起新風帆
道路交叉彼此連通隔絕動盪且如磐石
現在是河水因腫脹轉瞬接入未來之暗流
目睹焚燬的樹木壯麗循環
中轉於晦暗的閘門
現在是最深沉的昏厥
響亮的長笛,管風琴鍵喑啞地交匯
現在是凌晨一點現在是凌晨三點
現在是我孤立在椅子之中
如白晝之漣漪
如渡河之回望
現在是短暫的浮橋升降來回
迫使我們深埋寒潮和內熱
現在是身體喜悅於慾望的刑具
家,在巴洛克的風格中跌宕
現在是雙手如雙槳奮然於不進則退
現在是點鈔機化身為敏捷的豹子

反覆躍入鍍金的密林
現在是人在垂直的線索裡劇烈燃燒
現在是正午
現在是傍晚
現在是愛上破敗的時刻
一個水中的名字變成一滴淚
如海潮之初升
如丘山不可勝。


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盛典舉行詩人、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評審委員會主席詩人鄭愁予教授為一等獎獲得者黑女頒獎

  黑女授獎辭

  詩人黑女能精巧熟練地從日常生活的微小細節中提煉出豐富的精神語言,從愛與親情出發,延及自然、社會甚至是更高的智性世界。在黑女的詩中,歷史性與地域性交織、陌生感與現實感結合,在現代文明之外構築起一個獨特的自我意象群之境。新詩何以調和個人與日常之緊張關係,或許,黑女的詩能給出一種樸素卻靜智的回答。

  黑女獎獲獎感言

  各位老師、朋友們:

  晚上好。得知自己獲這個獎時,我的第一感覺是意外,然後是深深的感激、感謝。感謝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感謝每個給我鼓勵的評委,感謝多年來影響我、指導我的各位師友!感謝今晚的工作人員們!

  很榮幸能有機會在這裡和大家交流。今天的題目是《三問》我出生在靈寶市朱陽鎮,那裡唐代時禪院寺廟林立,香火旺盛,當我在幽僻的山溝或小廟裡端詳佛像時,對故土的敬愛就更加強烈。後來走到外鄉,用閱讀接近別的民族,將這種對故土的情感擴大了,只要有神廟的地方都是我的故鄉。因為它們就是人類對幸福的渴念,對自我的理想塑造。凡是懷有這種大希望和大悲願的人也都是我家鄉人,那麼在這樣的文明和渴念中,我應該如何寫詩?

  我是一個愚鈍的人,但有幸認識了很多老師,每天都能學到新知。儒家經典有句話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就是孔子說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孟子說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也是佛家講的“時時勤拂拭”,也是道家講的“大道至簡”,“功成而不居”。五年多來,我先後讀完了杜甫、白居易、蘇軾、黃庭堅、李商隱、元好問的全集和有關評論,寫了六篇文章分析他們的晚期創作情況。在這種瞭解和對話中,我越來越深切地體會到,詩的根本秘密在人。古今詩人實為一體,古今寫詩實為一事。 我發現了詩人通貫古今的創造密碼,發現了中國詩歌的偉大傳統。

  我們可以以現代詩的名義變革這個傳統,但其中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核心不會變。當我讀到杜甫的“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陶淵明的“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元好問的“秋風不用吹華髮,滄海橫流要此身”這些句子時,一種慷慨豪壯之氣充盈身心。我深信,有多少現代感,就會有多少古典感。身為一箇中原詩人,只有把自己的寫作建立在這樣一個體系或者座標中,才有可能是有效的,那麼,我應該如何寫詩?

  詩人處理的不是詩,而是他和大千世界的關係,體現他安置自己和萬物的獨特經驗。我盡力通過語言讓靈魂在閉合中打開,使自己和萬物的呼應靈敏、精準。如果我是誠實的,就必然發現詩和生活之間的緊張關係。在現實面前,孤獨和失敗感已經習以為常。歷代詩人都會面臨這樣的時刻。黃庭堅評價自己的老師蘇軾說:“東坡文章妙天下,其短處在好罵。”元好問乾脆認為那些“野店雞號”“囂叫怒罵”之詩是假冒之作。經常有這種情況:上面在談一件令人悲哀和憤懣的事,下面來了一篇風花雪月的詩文,這種荒謬感讓人立刻想起阿多諾的話“奧斯維新之後,寫詩是野蠻的”,這個老問題依然在拷問我們的良知,但是因為有詩,我想語言的墮落不會再發生,這也是我們的責任。

  因為有詩,我睜開眼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再次感謝大家!

黑女作品選讀

輕快的一天


如此輕快的一天——
狗尾巴花升級成狼尾巴,
密密的白絨齊到楊樹林的膝蓋——
我們早沒了膝蓋,走路像在花花中游泳。
微小有了規模同樣宏大,
千畝荷塘正被挖藕機盤算,
一群白鵝戴著紅冠繞圈走場子;
輕快有了規模就生產尖叫——
當蓮篷像藝術品那樣扛在肩頭,
我猛然想起白居易,
“他寫過一首關於閿鄉縣餓死人的詩,
大約就是這一帶?”白鷺在遠處漫遊,
蒲草叢裡,草葉被劈成線,織造成一隻
大肚小口的綠杯,探頭一看,
毛茸茸的幾隻,卻是剛降生的
田鼠,“鳥蛋去哪兒了?”


“也許變成鳥飛走了……”
輕快的一天就此結束,太陽過大,
一陣風導引葦叢翻做綠浪。


單行道說明書

在雪製造的單行道上,
人們尋找雪花的道。
讀童話的人放下書出門,
打量路人的眼窩,認出來
三個隱身魔術師。壓斷的樹枝
在天空製造事故,雪的狂歡裡,
露出釋放的秘密。踩實雪窩裡的童話,
更多的雪教建築物模仿雲朵。

再往前走,似乎能到天堂,
但是雪打斷了不切實際的路徑,
在眉毛上結冰,模仿淚水的份量。
只有極強的光才能照見鐵絲網。
這個國家犯罪率高,罪人挺少,
他也在路上走,需要雪用埋葬
把自己指認。他走過處留下一行字:
到此一濯。

又一個人迎面走來,我一側身


認出這個雪人——頭戴雪峰,
低聲對自己說:別急。
他孤身穿過的巨石還在造雪。

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盛典舉行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原甘肅省副省長、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連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王焰教授為第一部詩集獎獲得者陶傑頒獎

陶傑作品選讀

喻體

“明月朦朧”。十三四歲,她的身體

剛好呈現出此病句之美。

她把水彈到我的臉上,命令我

不許說話不許動,然後

飛快地跑開。她還沒長到

嘴巴讓我做個木頭人心裡卻

盼著我去追的年齡。

嗯,我不動,我靜下來

聽著泉水“叮叮咚咚”地從身上流過

幻想自己被某種飛行物鎮住了。

如果她大一點,芒果晃動,我就會

像狗一樣胡亂在牆上蹭癢癢。

芒果渺茫,風吹不動它,手夠不著它

我的舌頭上有一片海洋。

上午我把它畫成圓的,下午

改為橢圓。一會叫它“芒果”

一會叫它“梨”。直到今天

我還不能確定自己喜歡酸味還是甜味。

算了吧,請來一杯

白開水。要不就練習

望梅止渴。她還小,尚方便

轉化為喻體,比作陷阱也正適合跳出跳進。

撓胳肢窩

她還小,不夠豐滿,只適合

撓胳肢窩。她笑的時候,一個人

顫動成幾個。這年頭,

誰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滿足自己。

有人從20層樓往下跳,有人躺在一缸水裡

將腳伸到龍頭下淋浴。我的做法

比較簡單:伸出食指

向少女的腋下挺進。

別擔心,就像紙飛機

不管怎麼飛都能安全著陸。

她笑糊塗了,要我叫她老師

叫她姑姑,叫她企鵝,叫她楓葉。

她語速過快,一天換一身衣服

我抓不住她,跟在她後面,一臉

小毛孩追蝴蝶的呆相。

回到家,我繼續說胡話。

妻子讓我照鏡子,朝我潑冷水

最後她不得不露出白花花的肉,口袋一樣

攤開在床上。她一點也不理解

我要在她身上塗一層水彩才能脫光衣服的感受。

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盛典舉行

2018·北京文藝網詩人獎暨第四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頒獎部分獲獎詩人合影

2018 ArtsBJ Network Hosting the 4th Poet’s Award and International Poetry Award, Ceremony and Dinner

  On the evening of October 28th, 2018 ArtsBJ Network hosted the Poet’s Award and the 4th International Poetry Award in Huaqiao Building, Beijing. Over fifty celebrity poets and artists participated the grand ceremony.

  The 2018 Poet’s Award was granted to Genzi- A Chinese poet living in the US. For the 4th ArtsBJ Network International Poetry Award, Heinü won the First Place, Zhang Weidong and Yun chuitian the Second Place, and Yu Guifeng, Zhang Mali and Mo Wo-er the Third Place; Tao Jie was awarded the “the First Poetry Collection Award”.

  Zheng Maoyu, an established poet took the place of the chairman in the review committee of ArtsBJ Network International Poetry Award. Also joined us were Xie Mian, poetry theorist, professor of College of Arts, Beijing University, and Dean of Poetry Research Institute; poet Shi Zhi; Ji Di Ma Jia, poet, Dean of Luxun College of Arts, and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of China Writers Association; Lian Ji, research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Arts, previous vice-governor, and currently de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Arts; Yang Kuanghan, researcher at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Literature Institute, and Global Chinese Literature Research Center; Yang Xiaobin, poet, member of the review committee of ArtsBJ Network International Award, and researcher at Taiwan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Professor Yu Hong, vice President of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Beijing University, dean of Television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University; Zang Di, American poet, translator, member of ArtsBJ Network review committee, and professor of Chinese Department, Beijing University; Zhang Yue, CCTV host and CEO of TaFoundation; Tang Xiaodu, poetry theorist and editor-in-chief of Writer’s Press; professor Wang Yan, president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American poet and translator Eleanor Goodman, Italian poet and translator Giusi Tamburello, editor -in-chief of World Literature Gao Xing; Xi Liang, poet and curator of Chinese Language Poetry Archive; Poet, vice general editor –in-chief of ArtsBJ Network, and Documentary director Wu Ergen; and many scholars and artists Cao Xingyuan, Ding Zhenggen, Mu Ye, Zhou Zhan, Liang Liang, Wu Zhenping, and also joined us was Mr.Yang Ermin, chair of the review committee of ArtsBJ Network International Poets Award.

  CCTV international show host Guo Dan and poet Yang Xiaobin hosted the grand celebration. The grand celebration was held in the sound of music presented by a youth violin musician , poet reciting aloud by our famed young dancer pair Jiang Dichen and Jiang Ditong started the grand ceremony. Chair of the review committee of ArtsBJ Network, CEO of ArtsBJ Network Yang Ermin gav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wards. Poet and chair of review committee Zheng Maoyu briefed about the selection. Ji Di Ma Jia gave a talk. (translated by Pang L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