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膳食里下毒謀殺皇帝?溥儀:別傻了!這些年我就沒吃口熱乎的!

撰稿:心心心心怡


在我國古時候,說起地位最高的人那肯定得是皇帝。那是一個人人都想當皇帝的時代,很多人以為,當了皇帝才能得到這世上最好的東西。

可是皇位只有一個,皇帝只能一個人當,為了做皇帝,戰火燃起了一重又一重,鮮血灑過了一遍又一遍。可是,就算是得到了帝位,你以為這就安全了嗎?

大錯特錯,皇帝們還要隨時提防遭人暗算,有的時候甚至明防暗防都防不勝防。

不過,歷史上遭到暗算而死的皇帝其實並不多,被毒殺的更是極少,那麼,處心積慮在皇帝的飲食中下毒有多難?古代皇帝又是如何防範在飯菜裡下毒的呢?

在膳食裡下毒謀殺皇帝?溥儀:別傻了!這些年我就沒吃口熱乎的!

飯菜加工實名制

在中國歷史上,由於被食物下毒而死的皇帝不乏其人,比如漢惠帝司馬衷就是因為食物中毒而死。而在皇帝食物中下毒,最容易得手的莫過於那些御廚了。

在清代,有專門為皇帝和後宮準備飲食的機構,叫御膳房。由於皇帝飲食既求精緻,又複雜多樣,所以在御膳房中工作的人員眾多,這在無形之中留下了飲食安全隱患,就加大了食物被下毒的危險性。

因此,防範皇帝飯菜被下毒的首要辦法就是皇帝飯菜加工實行實名制。

一般到了飯點皇帝們在進食的時候,每樣菜旁邊都要寫上菜名,更重要的是要寫好這個菜是誰做的,萬一出現問題也好追究責任。

試想一下,上百道菜肯定不能是幾個人做出來的,能接觸到皇帝的食物的人不是一般的多,自然要做好各種防範措施。菜名和掌勺的大廚都要在旁邊標明,這樣一旦出現問題就可以追查到相應責任人。有了這項措施,對這些御廚們來說主要起到了一種威懾作用。

飯菜備案待查制

做出的每一道御膳,御膳房都要留下樣菜,以備查驗之用,所以皇帝用膳基本上是要準備兩套相同的菜餚。

飯菜驗毒制

直白說就是用餐具來驗毒。皇帝使用的餐具自然講究,以金銀器和象牙筷子為主,其中銀器要佔很大的比重,這不僅僅是為了突顯高貴和排場,還因為銀器有著非常實用的功能。

銀器是一種簡單有效的驗毒器皿,如果所盛的食物有毒,銀器就會馬上變黑,這是已經經過科學證明了的,在古代是非常有效的。

因為,當時的常用毒藥是含有硫化物的砒霜,而銀器遇到硫化物就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

對於瓷器的餐具,也會在旁邊掛上一個小銀牌,通常是由太監在皇帝面前將銀器放進菜裡進行實地檢驗,檢驗正常后皇帝方才動筷子。

代嘗制

其實就是太監品嚐環節。經過上面的檢驗工序之後,皇帝一般不會馬上食用,他們還會採取“賞膳”“嘗膳”等方法,將食物先賞給后妃一部分,或者讓太監先品嚐一下,確認沒有問題之後,再進行用膳。

當然了,一般都是太監來試吃,雖然是賞給他吃的,但是眾人心裡都有數,這是替皇帝試毒呢,不過這樣做也確實有道理,歷史上因中毒死的皇帝也不是沒有。

可能有人覺得皇帝殘忍,用別人的性命來驗毒,其實這很正常。當時的科技不夠發達,只能用這種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據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講過,不僅僅是清朝這樣,歷史上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是這樣做的,有些朝庭重臣也會這樣做,來確保自己的安危。

不暴露飲食喜好

皇帝防範被下毒的招式很多,比如清代皇帝不暴露喜食的菜品,祖宗定下的規矩是——“吃菜不許過三匙”。比如:

清朝標準御膳,每頓飯有120道菜,要擺七八張大桌。此外還有主食、點心、果品等。後來,有的皇帝覺得這樣太浪費,菜譜變少,120道減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當皇帝時的咸豐年間,又減為32道;奕詝死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再減為24道。慈安太后死後,獨攬大權的慈禧太后又“擺起了譜”,恢復了每頓飯120道大菜的老規矩。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對皇家吃飯的場景做了細緻的描述。書中寫到:“耗費人力、物力、財力最大的排場莫過於吃飯。

關於皇帝吃飯有一套術語,是絕對不能說錯的。飯叫膳、吃飯叫進膳、開飯叫傳膳。到了吃飯時間,皇帝吩咐一聲‘傳膳’,跟前的小太監便照樣向守在外面的太監說一聲‘傳膳’,這樣一道道傳下去,不等聲音回聲消失,一個猶如嫁妝的行列已經走出御膳房。

這是由幾十名穿戴整齊的太監組成的隊伍,抬著大小七八張膳桌,捧著幾十個繪有金龍的朱漆盒,浩浩蕩蕩直奔養心殿而來……

儘管好吃的山珍海味五花八門,皇帝也有自己的愛好飯菜,可是,因為有諸如‘吃菜不許過三匙’的祖宗家規,因此,皇帝每次吃菜每樣菜最多不得超過3口。

根本原因還是為了防範被人下毒謀害。因為,再合胃口的飯菜,皇帝也只能吃上三口,這樣就不會被人知道皇帝喜歡吃什麼,不給那些想要下毒的人制造機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