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有三種人,分別是男人、女人和被閹割的人。被閹割進宮做雜役的這些人在隋唐之前叫宦官,在隋唐之後叫太監。這些被閹割的人是怎麼來的?他們為什麼要被閹割呢?
我們在宮廷戲或者古裝戲中經常看到,小太監們在宮中乾的都是最髒最累的活,就像奴隸一樣。不錯,就是奴隸,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就能知道最早的太監是怎麼來的。
早在古代時候,國家之間打仗,他們抓到的戰俘如果想活命就要在主人家當奴隸,為主人幹活。但是主人們會經常出去打仗或者出差,而這些奴隸們又都是男人,主人們怕時間長了這些奴隸會禍害他們的妻女,或作為戰俘他們會報復自己的妻女。於是這些主人們就想辦法防止這種事情,後來屢禁不止,所以對這些奴隸進行了閹割,這樣一來奴隸們沒了慾望,就避免了這些事情的發生,主人們也能放心的出門了。所以說最早被閹割的一批人正是這些家奴。
第二種就是罪人,這些罪人包括犯了罪的官吏,犯了罪的貴族。因為他們還有點文化,曾經做過官員或者當過貴族,也更瞭解王公大臣和貴族們的需求和規矩,因此用起來也頗為順手。因此很多犯了罪的貴族或者官吏沒有判處死刑而是判了宮刑,判了宮刑以後就進宮當了宦官繼續生存下去。
第三種就是買人,被閹割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一般不被逼到絕境是不會有人願意被閹割的,但是那些犯了罪的官吏和貴族又不夠用,那怎麼辦呢?有句廣告詞說的很好,“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當宮中出現極度缺太監的時候民間就出現了一些個組織,他們就像中介,從老百姓的手裡買來(當然也有騙來和偷來的)小孩兒進行閹割手術,然後再做一些訓練,最後賣到宮裡,從中獲利。
第四種是自願被閹割的人。難道這些人瘋了嗎?寧願承受著非人的痛苦把自己閹割了,只為進宮做個太監。其實這些人並沒有瘋,相反這些人都是比較厲害的,他們閹割自己去做太監都是有著自己的目的。有的是窮的餓的實在活不下去了,為了混口飯吃只有閹割去宮裡做個太監。還有一種是為了接觸王公大臣,想要接近貴族,想要混得一席之地的人。這種人一般目不識丁,不能考取功名,不敢從軍打仗,又想去混取地位,於是他們只有閹割自己這一條路。比如我們熟知的大太監“魏忠賢”就屬於這種人。
但是到了隋朝以後,就廢除了宮刑這項刑罰,所以前兩種就不能用了,因為不能再去閹割戰俘和罪人了,於是宮中的太監來源就主要依靠後兩種了,皇宮開始大量從宮外買人到宮內當太監。這樣一來就衍生出了一種職業叫做“淨身師”,淨身師就是專門給這些要進宮的人做閹割手術的職業。這門手藝一般還都是父子相傳,不穿外人,是一門非常賺錢的技術。
閱讀更多 淼兒說影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