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與附子的區別

白附子與附子是不同科屬的藥品,其性味與功效亦不相同,不可相互混淆。《本朝綱目》雲:“白附子乃陽明經藥,與附子相似,故得此名,實非附子也。”

科屬與形態

附子系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烏頭塊根上所附生的子根,主產於四川。其外皮灰黑,內部白色。根據不同的加工,品名有:鹽附子、炮附子、黑附片、白附片等。請注意:白附片乃是將附子剝去外皮後,用硫磺燻成白色的。不可望文生義,認為白附片就是白附子。

白附子與附子的外形相似,但較附子小。《中國藥典》所指的白附子,系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獨角蓮的塊莖。因產於河南的禹州,故又稱禹白附。其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內部類白色。另外有部分地區,如上海習用的白附子,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花烏頭的塊根,因其主產於東北,故又稱關白附,其表面棕褐色,內部類白色。上海習稱禹白附為雞心白附,稱關白附為竹節白附。

性味與功效

附子:性味大辛大熱,有毒,入心脾腎經。功能回陽救逆,溫中止痛,散寒燥溼。主治脾腎陽虛,陰寒痼冷,亡陽及寒溼痺痛等,尤宜下焦寒溼者。

白附子:性味辛甘溫,有毒,入陽明胃經。功能祛風寒,逐寒溼,止痙止痛。主治風痰壅盛,口眼歪斜,頭痛抽搐等,尤宜上焦頭面之風者。

附子

白附子與附子的區別​白附子

白附子與附子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