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为何叫贵州?

贵州V哥


古人以贵山之阳为贵阳,古代以州为治故称贵州。

中华屹立于世界东方,古时印度称为震旦,震为甲乙寅卯东方之地,震卦之象也有龙,古代图腾以龙为尊,龙为兴隆旺盛的含义,山脉形象又象龙,以中华地理而言,昆仑为万山之祖龙,而天下分为三大干龙,贵州是南龙之中段,而贵州有南龙三大分枝,中枝为贵山山脉--黔灵山山系。东枝为乌当水田山系,西枝为百花山系位于清镇。而中枝贵山黔灵之阳称为贵阳。

山有水则灵,贵山多山泉,泉水汇为湖泊与河流。黔灵山泉水更为有名,多可饮用,饮之甘甜,所以又称之为黔中之灵--黔灵山。

而三枝中有红枫湖(旧为猫跳河)、百花湖、阿哈湖、观山湖、南湖等湖,由母亲河--南明河一气贯通。另有小枝流贯城河等将水域灵气如网状而沟通。

真个是山带水、水带山、山环水抱。所以古代省州治所,先是大方,后就是贵阳,贵阳时间最长。

有诗云:

灵山风光

高山须借一湖水,洗尽人间不染尘,

藏峰蕴秀心无事,静味风云自纯真。

黔灵山有古寺,康熙年间,赤松道岭祖师于此开山,号为弘福,官宦僧俗共庆。

贵州遵义古属播州,南边叫思州现叫思南,西北边大方旧是贵州宣抚司,东北是武陵山区近湖南雪峰山系韶山(也是南龙)……整个贵州属南龙地界,南龙先天八卦属乾卦,乾为天,自然为尊贵。加上古代禹分天下为九州,后又渐增多州,自然而然黔中大地称为贵州。贵州更是人杰地灵!

乾为金玉,贵州有独山玉,罗甸白玉(与昆仑山和田白玉类似),黔西南多金矿等等!后天离卦,贵州有硃砂原矿,品质很好!

贵州位于中华地图的南部,正是九运文章灿烂锦绣之地,现已开始,2023-2043属九运之时之地必有大发展。

刘伯温云: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

现如今已过去五百年,未来之五百年当看南方之造化矣。


吉祥自在天


看到这个问题,我懵逼了三秒钟,因为我作为一个地道的贵州人,也没能说出所以然。但歌唱里总唱得好,“贵山贵水,留天下贵客;玉露琼浆,请记得我的欢颜”。每次听到这段优美的旋律。我内心里都变得无比的柔软。

苗语的贵,翻译过来就是“矩”。比如老太太在街上买猪肉,屠夫说 14块一斤,只听见老太太说:“矩挖,矩挖,”就是太贵了的意思。而在宋代贵州也叫矩州,在元代命名为贵州。而在清道光《贵阳府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矩州治今贵阳府城,贵州为矩州之音转。”所以就这么来来。

而“贵”字,也的确印在贵州的山水和人文之间。比如贵州黄果树瀑布,在国内也是非常有名的,可以理解为这是贵州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很多人来贵州旅游,首选的就是贵州黄果树瀑布了。

还有梵净山,独特的地形地貌,让很多人来贵州都好去攀爬一次,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还有贵州的水,不管是带着浓郁红色文化的赤水,还是我们家门口的乌江,或者荔波的清水;都带着浓浓的贵意。水的灵动,让贵州的风光变得更加优美。

当然还有我的家乡贵州省黔东南州,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苗家姑娘的服饰,是一部写在衣服上的历史。通过穿针引线,记录了苗家人的变迁和文明。而姑娘的银饰,不仅仅是漂亮,还有许多的图腾和寓意。每年的苗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客前往,感受浓郁的苗年。

还有侗族大歌,宛如天籁之音,总是那么迷人,那么醉人。而这些文明是何等的一个“贵”字所能表达的。

以及国酒茅台,名扬四方,彰显尊贵。

我在贵州等你,等着和你相遇。


潘昶永


这个首先要涉及到贵州的历史。贵州古称为黔中。早在战国到秦汉,贵州的东北部就建立了黔中郡,这个黔中郡包含现在铜仁和黔东南地区东部。到了唐朝,贵州除了西部个别县,其他的都为黔中道辖地,其唐朝的地方是道——州——县三级体系。在黔中道之下,分为很多州,例如播州(遵义)、思州(铜仁)等等。而矩州是设置在今天贵阳地区一个羁縻州。羁縻就是中央政府没有直接管辖,而是依靠当地的民族来管理。

黔中道地图

矩州当时处于水西安氏(大方)和水东宋氏(开阳)争夺的中间地带。不过在北宋出年间,水西的另外一只势力罗氏曾经短暂地贡献矩州,而当时罗氏的首领为普贵。普贵为了得到宋王朝的支持,于是在974年晋京,以所领矩州之地归顺宋朝廷,土语讹"矩"为"贵",宋太祖赵匡胤予以敕书,文中有"惟尔贵州,元在要服"。"贵州"一词始见于文献。宋太祖封普贵为矩州刺史。

但是普贵也只是短暂地占领矩州。而后蛮州宋氏攻陷了矩州,并且将龙里、瓮安、息烽、贵定、惠水等地区都纳入了自己的统治范围之内。其西部和彝族势力罗氏鬼国对峙,以乌江为界,因此被称为水东宋氏。南宋时期,宋朝任命宋永高为贵州经略安抚使,实际上曾任了水东宋氏对贵州一带的统治,贵州从此定名并沿用至今。不过当时的贵州仅仅相当于贵阳城,当时的贵阳叫做“贵州城”。

元朝时期,蒙古人把贵州城叫做顺元城(归顺元朝之意),然而民间还是叫“贵州城”。明朝时期开始修建土城墙,是贵阳建城的开始。

明朝时期,水东宋氏归顺明朝,朱元璋大规模移民到这一带,并且开始修建石头城墙。明朝的在西南羁縻不再叫州,而是叫做宣慰司,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土司。例如播州宣慰司(遵义)、思州宣慰司。水东宋氏和水西安氏都臣服明朝后,明朝在两大势力的中间位置,也就是贵州城,设立了贵州宣慰司,因此,“贵州”这个词汇意思从贵阳一带扩张到了毕节地区一带,这个贵州第一次扩大。

永乐时期,思州田氏发生内乱,永乐帝乘机平定内乱,1413年,废除了思州宣慰司,于是将思州田氏、水西安氏、水东宋氏的地方和都匀等府合并,建立了贵州布政使司(贵州省)。这是“贵州”这个名词的第二次扩张,当时的云桂高原东部仅剩下播州和贵州的对立。

(贵州和播州)

明朝万历年间,播州杨氏末主杨应龙发动叛乱,1600年,明朝调集24万大军平叛,史称“平播之战”是万历三大征之一,基本上耗尽了明朝的元气。在播州灭亡后,明朝将播州土地分为两部分,南部化为平越府,归贵州省,北部化为遵义府,归四川省。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把遵义府也划给了贵州,这是贵州版图第三次扩张。至此,贵州版图就完全奠定了。

(清朝贵州版图)

但是要注意的是,贵州的范围基本上是水东宋氏、水西安氏、思州田氏、播州杨氏四大土司辖地的组合,并非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体。因此在范围上比黔中道的面积小了不少。例如,同属于云贵高原、武陵山区的沅江流域划给了湖南,而乌江下游划给了重庆,而这些地方原本是黔中道的地区。

而贵州城呢,在贵州建省后,就改名为了贵阳府。一直沿用到今天,因此贵州和贵阳的来源是一样的,最早的贵州就是贵阳。


北斗维斟


说法一:

贵州一地,从唐太宗设置开始,历经五代和宋元,一直保持到明初。直到洪武二年才被明政府降为贵县,贵州之名也才与广西分离。贵州的来源说法不一,根据近年的一些文章和资料,提出贵州省名来源于贵山的观点,并解释说:“贵州,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但是这种说法存在一定争议;


说法二:

相传宋太祖对普贵“率土归附”的行动非常满意,在气氛亲切友好的谈话中,把“矩州”称为“贵州”。就像现在的贵国一样是一种亲切礼貌的称呼而已!

在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文献。宋宣和元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才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但当时的"贵州“仅限于今贵阳一带,并不像现在一样。这些是贵州由来的简史。欢迎指正修改。


艺轩文学社


我们都知道,凡事都有个名称,就像有人问为什么井盖是圆的,那她如果是方的,又会问井盖为什么是方的,那它总该有个形状吧。



伊为念


我最想做的是为他正名。很多人不了解贵州,更不了解贵阳。往往会问一些很愚蠢的问题,记得前些年,我去外地,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我是贵阳人,他又问到,是湖南贵阳?还是四川贵阳?又问贵阳通铁路吗?我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来的?我就回答他说,我是骑马来的,他又问马呢?我说刚才被交警收了。然后又不厌其烦的问到,你们贵阳有我们这样的高楼大厦吗?我说,没有,我们都住在树上,天一亮,鸟一叫,我们就从树上滑下来,然后集体去打猎,此时他更加的感兴趣了,急急忙忙的问到,你们都打些什么呢?我就说,平时就打点什么,羚羊,斑马,狗熊这些,要是过节的话就打些大象,老虎这些什么的。哦?过节你们怎么过呢?你们和我们一样放鞭炮吗?我说放鞭炮没意思,我们都是扔手榴弹,比鞭炮响。他还不死心说,你们那里都是少数民族吧,美女肯定很多,要我给他介绍一个,我就说,可以呀!你也知道我们是少数民族,身上都带有刀的。要是姑娘看上你了,她就会上前给你一刀,代表她答应了。要是她想和你结婚的话,就又会补一刀,表示她同意了婚事,要是她想给你生孩子的话,就又要给你一刀,代表她愿意。哎呀………吓死人了……他满脸恐怖的表情。最后他战战兢兢的问道:你们万一把人给杀死了,不犯法吗?我笑着说:我们是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有政策,一生可以杀两个不犯法,多了不行,也要坐牢的。然后我又加了一句,我有个表妹很漂亮,我介绍给你得了。此时此刻这人已经要崩溃了,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一般。哈哈哈。 真的,这不是耸人听闻。很多地方的人就无知到这个地步。是的我们贵州原来是很穷,但是我们在改变的我们在大踏步的追赶着其他的城市,无论是旅游,体育,城建,空气治理,经济,还是人文,都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这就是我的家乡贵州贵阳。我要为你正名。


黔地一疯人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349058880412058114, "media_id": 6160308042, "neardup_id": 17352661516453419449, "vname": "\\u8d35\\u5dde\\u4e3a\\u5565\\u5b50\\u53eb\\u8d35\\u5dde\\uff1f.mp4\

兴义那些事


贵州,简称黔。贵州古人类活动历史久远,见于文献记载的历史约始于春秋至战国时期。春秋时主要牂牁与楚黔中地,还有夜郎等地方割据政权。秦夺楚巫郡及江南地后置黔中郡,其地包括贵州东北部地区,贵州简称“黔”由此而来。

秦统一中国,在夜郎地区推行郡县制。汉代继续推行郡县制。三国时期是蜀汉的一部分。魏晋南北朝苗瑶、百越等进入贵州与濮人融合。隋唐时期在今贵阳地置矩州,为贵州名称的起源。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宋代基本沿袭唐代的统治方法,开宝七年,矩州默部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朝廷。因土语矩与贵同音,宋廷敕书中引为“惟尔贵州”,即为贵州始于文献始。贵州从宋代也开始成为行政区域。

元代属于西南的行中书省。明代为征服云南,朝廷派军队到贵州屯田驻军,加强对贵州的统治,永乐年间,完成建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