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大學和非雙一流大學的差距是什麼?

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

最近大家一直在提到一個詞——“雙一流高校”,都知道雙一流高校是國家發佈的最優秀的高校,很多小夥伴也在羨慕著雙一流高校的同學們,甚至因此自嘲是野雞大學。

那麼,雙一流高校和普通高校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雙一流大學比非雙一流大學厲害在哪呢?

什麼是“雙一流”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簡稱“雙一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的又一戰略,有利於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佈《關於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正式確認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雙一流建設學科共計465個(其中自定學科44個)

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
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

42所一流大學建設名單

雙一流VS非雙一流

那麼到底雙一流大學好在哪裡?

和非雙一流大學的差距在哪裡呢?

1、政策差別

建設雙一流高校的政策是由教育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共同發起,自然能夠得到相對優先的政策支持。

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
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

以上是幾條有關雙一流大學政策發佈的新聞標題,從公務員報名選拔,到未來建設指導方針,雙一流大學都排在較為優先的序列上,甚至寧夏地區還給了雙一流大學博士一個評聘副高級職稱的快速通道。

雙一流高校畢業的人才也是市場上的香餑餑。

非雙一流學校,很容易被HR刷簡歷。

世界五百強、中國五百強企業,基本上都會選擇去雙一流大學進行校園招聘。非雙一流學校,大多數是民營企業或者私企招聘。雙一流大學和普通大學的畢業生,一開始在就業層次上,就已經產生了較大差距。

對於企業來說,自然是優先從這些高校中選拔人才。政府線管部門也是大力支持優秀人才引進:

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

太原市:

據山西晚報報道,今年太原市委正式發佈《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

世界排名前200名的世界一流大學(不含境內)和“雙一流”高校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緊缺專業的本科生,簽訂不少於5年服務合同的,由市財政

每月分別給予5000元、3000元、1500元的生活補助

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

杭州市:

拱墅區委組織部、區人社局2017年12月發佈公告,根據該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招錄“雙一流”高校全日制博士、碩士畢業生10名,重點面向2018屆應屆畢業生

上述公告顯示,拱墅區此次招錄的“雙一流”畢業生將採用聘任制,首個聘期(聘期3年)內與區屬國有企業簽訂勞動合同,聘任為企業相當於中層領導職務

類似杭州和太原的雙一流大學人才引進政策還有很多,政府給與這些優秀畢業生更多的優惠政策,比如住房優惠、生活補助、職位晉升優先通道等等。然而非雙一流大學的學生眼看著好的機會被別人搶走。

42所“一流大學”高校外加95所“一流學科”高校,任誰看了,都會覺得我國高等教育革新此番動作真是大手筆。然而,回到最本質的問題:經費

下圖為近三年政府對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財政預算彙總。

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

和國外許多依靠校友、社會捐款過活的知名高校不同,我國的大學經費很大程度來源於財政撥款。辦好高等教育,強大的資金支持是一個必要因素,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的年度預算都超過約200億人民幣,目前看來能趕上的大概也只有清華北大。

當拿出如此高昂的財政撥款給雙一流工程,其他的非雙一流高校勢必會在財政支持上略遜一籌。

2、保研率

從保研率的角度來看,雙一流高校也是略勝一籌的。

這是2018年部分雙一流高校的保研率數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保研率為34.25%,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校保研率也較高,超過了25%。總體來看,已經統計的近40所高校中大多數保研率都超過15%,相比於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保研率基本都超高。

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
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

3、畢業後的薪酬

在畢業生就業方面,雖然很多公司沒有在招聘會上聲明僅招收雙一流大學的學生,但是當競爭比較激烈時,企業一般都只會帶走這些人的簡歷,而且那些五百強企業,一般只去這些雙一流大學進行校園招聘,而對於普通的本科高校,大多數都是一些民營企業或者私企在招聘,所以畢業生在公司層次上就被劃分開來。

而且畢業生在工作之後,薪資待遇也有很大的區別,我們從大數據來看,雙一流大學的工資確實是較高的。

下圖為各大高校畢業生平均月薪,其中紅色框選中的高校為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藍色框為B類高校。

由此不難看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畢業生的薪資水平整體排名靠前,進本在百名之內。

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
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
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

4、校園氛圍

雙一流大學的學術氛圍和其他普通大學相比可能差別並不明顯,但是在清北復交等頂尖知名學府,學術氛圍和校園環境確實和普通大學有較大的不同。

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

一名拼命考進了清華的學長曾這樣說道,自己進宿舍不過一個早上自信心就土崩瓦解,全部潰散。宿舍四個人,一位是數年全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一等獎獲得者;一位是某省的高考狀元;一位是蟬聯三年成績全市第一保送進的清華。彼此寒暄完,他內心十分沮喪。從此忘記了自己所有過往的耀眼成績,把自己放到最低,事事虛心學習。

第一堂課教授佈置了一個與物理模型理論相關的作業,全寢的人用了整整兩天兩夜才把這個所謂的物理模型理論和具體情況弄清楚。挑燈夜戰,終於在第三天早上交齊了四份完整詳細的PPT報告。

整個過程,從啟蒙到學習再到掌握,自主自動自發,無人驅使,更無人鞭策。因為在這所高等學府裡,所有的人不管是學識能力還是成績都與你分庭抗禮,你沒有任何的優越感和放縱自己的理由,任何作業論文任務只能靠自己的自覺和團隊的合作。

試問,在這樣的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怎麼可能不優秀?對此學長說道:“我不敢奢求名校畢業的自己走上社會之後,這份學歷能給我帶來什麼。因為在這裡讀書的時候,清華就已經給了我太多太多。我一直記得教授在第一堂課說的一句話——'不要讓考上清華成為你這輩子唯一驕傲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努力,繼續努力著”。

當然,並不是代表普通大學裡沒有這樣刻苦的例子,只是在這個大環境下,周圍人的優秀會不斷鞭策著自己努力向他們靠攏。

一個總結

雙一流和非雙一流的差距確實明顯,我們自己心裡也都知道。雙一流工程或許對於一些未入選國家工程計劃的大學有些不公,可是對於大學生群體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卻是公平的。

學生可以選擇在高中時期的努力,決定了能夠進入哪一所大學,而名校的大學生在畢業時被企業高看一眼,一定程度上則是因為之前有足夠多的付出,才擁有進入名校的機會。

生活也是殘酷的,有人把雙一流大學和普通大學比喻成軟臥和硬座,但是我認為,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進入雙一流高校的學生可以說是坐上了高鐵,普通高校的學生則是連車還沒上。同時,生活也是公平的,量變總會引起質變,想要有收穫就一定要付出。如今的高考制度存在很多弊端,但這卻是目前最公平的制度之一,有能力獲取高分的人,就能進入重點的大學,雙一流大學向所有的人開放。

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
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的差距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