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農業十大發展趨勢

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農業企業要想取得突破式發展,首先就要洞察國家大勢、行業大勢,藉助有利形勢,制定發展戰略,從而實現“彎道超車”。那麼,中國農業的發展趨勢都有哪些呢?

趨勢一:農業規模化趨勢明顯

過去,農業是小農經濟,生產規模比較小,效率比較低,成本比較高。而現在,規模化趨勢非常明顯。以肉雞為例,2003年中國肉雞養殖規模在100萬隻以上的佔3.12%,到2010年為8.55%,目前已超過10%。規模化養殖也推動了飼料加工等產業鏈生意的火爆。但無論是規模還是數量,中國與發達國家仍有巨大差距。50萬隻以上的養殖規模,美國的佔比大約為2/3,而中國剛剛過10%,中國大部分都是在幾千只到幾萬只之間。

趨勢二:專業化農業合作社將成潮流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高端農產品的市場需求加大。有市場、有需求,勢必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柳傳志、馬雲、丁磊、李連杰等商業大佬正是看到了農業的巨大機會紛紛投資農業行業。但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程度較弱,中國農業存在產業規模小、散、落後的弊病,行業內都是中小型企業,不僅經營模式落後,附加值也不高,隨著農業產業化結構逐步的優化和調整,農民的市場意識增強和中央1號文件的出臺,農業專業合作社勢必將成為新形勢下的發展趨勢。

趨勢三:有機農業將迎來大發展

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有機食品正逐漸走上高端消費者餐桌,成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雖然有機食品的價格通常比一般食品高出一大截,但因為禁止使用農藥、化肥,從而降低了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受到在全球受到很多消費者青睞。

目前,全球有機食品市場發展迅猛,2012年全球市場銷售額已超過600億美元。中國有機食品也有著巨大的國際國內市場需求,近10年來,中國有機食品的年出口增長率均在30%以上;同時,國內市場也在不斷擴大,尤其是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已形成相對穩定的有機食品消費群。所以,有機農業將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趨勢四:農產品品牌化

隨著農產品供需關係和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轉變,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要求不再是質量和價格的要求,消費者對農產品品質要求越來高。在農產品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農業企業往往會在價格上做文章,長此以往,勢必導致企業的競爭力不斷下降。當前的農產品市場已由單純的產品價格或質量的競爭,轉化為知名度、美譽度等以品牌為主導的綜合實力的競爭。

趨勢五:整合資源,佈局全產業鏈

上游原料成本和下游渠道費用的擠壓,讓企業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很多有實力的企業開始整合資源,佈局全產業鏈。中糧依靠資源優勢做全產業鏈,就是一個成功的範本。

志起未來服務的客戶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做芝麻油的從芝麻種植到深加工產品,肉食行業從飼料開始到自建終端,電子商務自己做物流,都無不如此。所有企業都應該立足自身資源,進行整合,儘量構建產業鏈,將市場主動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志起未來非常看好以農業為依託的大食品產業。這個行業有著長足的發展。

趨勢六:重視食品安全和品牌形象

回顧近年來的食品安全事件,讓消費者對企業品牌信任極度脆弱,對於食品行業以及企業品牌的發展都極端不利。

有眼光、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都開始認識到這個問題,一方面嚴把產品質量關,在源頭上預防問題,另一方面,也更重視食品安全的訴求,加大宣傳力度,以此重建品牌形象,重拾消費者信心。

趨勢七:著力打造戰略新品

面對不容樂觀的宏觀經濟形勢,沉迷模式、偏信定位、妄求多元化發展等等浮華的營銷手段都開始失效,農業龍頭企業只有從產品發力,踏踏實實圍繞一個戰略核心,打造併成功運營自己的戰略新品才有出路。

戰略新品是所有的成功者共有的一個最重要的基因,只有持續不斷的戰略新品的運營成功,才讓所有行業領導型企業能夠活得很好,才能領先市場,才能利潤豐厚。

趨勢八:渠道佈局注重實效

不斷上漲的渠道費用,讓企業不堪重負,渠道佈局越來越謹慎。

相比網店、電商的火熱和大家的蜂擁而上,一些線下渠道正在發生的改變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比如旺旺,不以進KA渠道為重點選擇,而是深耕下游渠道,著力佈網,整合一個城市或一個地區所有的便利店、社區店、校園店等資源,繞過二批商環節,直接供貨,不僅大大降低了渠道費用,而且取得的效果甚至更好。像旺旺這樣的小而精的渠道模式在未來仍有巨大生命力。

趨勢九:注重新媒體、微營銷

這些年,企業的廣告成本一直在不斷增加,“限娛令”、“限廣令”更讓電視廣告投入雪上加霜,傳統媒體影響力下降,新媒體的作用不斷攀升。

新人群、時尚人群也是主力消費群,這個群體都是“御屏一代”,屏幕成為超級終端,手機、電腦是他們最頻繁的接觸信息、聯網互動的手段。企業在新媒體上的運營會更加普及,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手段的運用至關重要。

趨勢十:併購、重組更加頻繁

過去兩年,大批中小企業倒閉,不少存活的企業產量也大幅削減,行業洗牌、企業整合在所難免。康師傅收購了百事可樂裝瓶業務,雀巢收購了銀鷺、徐福記,蒙牛不久前又收購了雅士利……未來,食品企業間的併購、重組只會更加頻繁,農業領域很可能成為下一個重點。

總體看來,傳統營銷手法的效果日漸削減,而新思維、新方法已經開始顯現。如果廣大農業企業能夠審時度勢,抓住機會,快速轉型,

必能熬過寒冬,迎來一片嶄新的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