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一定要避免孩子形成這六種性格


兒童教育:一定要避免孩子形成這六種性格


1、怕生

不少孩子都會膽小怕生,不肯和別人打招呼時,個性被動。也不願意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不願意主動結交朋友。對於這種孩子,不能急於求成的要求她立馬改變,只能循序漸進,慢慢引導。

2、冷漠

有些孩子安安靜靜地,不吵不鬧,看起來乖巧懂事,但是漸漸地父母便會發現,當他們在學校也不願意與同學待在一起,不想去爭取任何東西,對身邊的事物都不感興趣也漠不關心。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要多陪伴孩子,陪同其讓他與同齡孩子多接觸,教他融入社交環境。

3、不專注

這種孩子看似精神旺盛,一刻都停不下來,不能集中於一件事情,對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調皮搗蛋。對於這種孩子,當他在做一件事時,父母應儘量避免去幹擾他,比如他在看書,家長就不要看電視,讓他們逐步提高自己的專注力。

4、固執

當孩子要求一件事卻遭到父母拒絕時,有些孩子選擇放棄,但是有些孩子卻會使出渾身解數來和父母做鬥爭,絲毫不肯退讓,對任何事情都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氣勢。這時父母應該要弄清楚孩子所要求的事情對他是不是真的很重要,如果很重要就幫他完成。而對於那些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的要求,父母可以在絕對安全的環境下,讓他們嘗試著去做,讓他在後果中吸取教訓,也可以讓他以別的方式去思考一件事情,不要“死腦經”式思考。

5、壞脾氣

大部分孩子都不具備情緒控制的能力,對於那些性子急躁的父母,教導孩子管理情緒就更加困難。壞脾氣的孩子,他的父母也可能就是壞脾氣。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要學會迴避與冷落,如果孩子通過發脾氣無法再達到他想要的目的,他就不會再用發脾氣的手段了。

6、“我不行”

很多父母用盡表揚、鼓勵的方式,孩子還是退縮、膽小、“我不行”、“我不去”,這也令很多父母感到揪心。很多父母為了鼓勵孩子,孩子一點點好的表現就誇讚不已。但是,孩子一旦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自信心就會受到打擊,而且對父母失去信任。自信心是從經歷中獲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家庭培養孩子自信心最簡單和有效的方法。

兒童積分制管理

兒童積分制管理是由湖北群藝集團副總經理劉潔女士所獨創,從兒童的心理和需求出發,設計的一套系統的兒童教育方法。

什麼是兒童的需求,例如:女孩愛打扮、喜歡穿花衣服、新衣服、漂亮的衣服,喜歡洋娃娃;男孩喜歡買玩具等等,然後通過積分,把大人的願望與兒童的需求結合起來,並制定相應的目標,如果是男孩,你就可以設計:達到500分買一個坦克,達到1000分買一個遙控飛機,達到2000分或3000分到上海迪士尼去旅遊等等。

如果小孩喜歡吃雪糕,而又要限制,那麼就可以規定:每增加50分吃一次雪糕等等;並且事前可以根據積分的標準和兌分進行控制設定,然後再把大人的願望導入系統中,例如:大人希望小孩早睡早起,希望小孩早上起床自己拉窗簾,疊被子,希望小孩文明用語,有禮貌,希望小孩學洗碗、掃地等等,你就可以規定,晚上九點前睡覺的獎3分;早上自己按時起床的獎5分;自己拉窗簾獎1分,疊被子獎2分,掃地獎3分;洗碗獎5分等等。這樣,小孩就會跟著大人的感覺走,最後成為一個好孩子...... 具體怎麼使用,體系中兒童積分制管理創始人劉潔女士在光盤中講的很具體,並有配套的記錄軟件,記錄的表格和積分的標識;當天購買,當天使用,當天產生效果。快快行動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