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被想象的“兒童教育”,《小孩的神祕生活》帶你走進孩子世界


拒絕被想象的“兒童教育”,《小孩的神秘生活》帶你走進孩子世界

導讀:“兒童教育”逐漸成為被鏡頭記錄的常客。但日常家庭之外的兒童是什麼樣子?我們在長成大人之前又經歷了怎樣最初的社會碰撞?《小孩的神秘生活》紀錄片聚焦了這一時常被人們忽略的視角,用科學與娛樂兼具的方式開始講述一個個兒童成長的故事。

文 | 黎河

在《小孩的神秘生活》正式開拍前,主創團隊跑遍了北京乃至外地的多家幼兒園。許多報名的家長一上來就展示了一段唱歌跳舞的視頻,但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和總導演孟佳知道,“選擇孩子的標準不是這個。”

要從幾百名四五歲的孩子裡挑出三十個左右,並能形成一個完整有趣的“社交場”,孟佳把報名的孩子分成10人一組,讓他們自由發揮,“其實在這種撒開了玩的過程中,你就能看到孩子的本色,有些人不願意和別人相處,有些人把社交當成一種本能。”

拒絕被想象的“兒童教育”,《小孩的神秘生活》帶你走進孩子世界

有了基本的觀察後,更具有互動性的遊戲會被丟進這個“孩子群”裡,“有些人天生就不服規則,有些人對輸贏是很在意的。”導演組把那些有極致性格的孩子挑出來,期待用他們之間的碰撞去引發更多共鳴。

騰訊視頻最新上線的國內首部兒童行為解密紀錄片《小孩的神秘生活》把一群四歲孩子在幼兒園的初相識娓娓道來,他們會如何在新環境裡認識自己、瞭解他人呢?

噓!觀察開始了。

拒絕被想象的“兒童教育”,《小孩的神秘生活》帶你走進孩子世界

在神秘生活中,

找到我們“社會化”最初的樣子

“當四五歲的孩子獨自相處,在沒有任何成年人相伴的情況下,他們自己的想法是怎樣?他們又會怎樣去評價其他的孩子?”在孟佳看來,幼兒園時光雖然構成孩子成長的重要部分,但對家長來說卻是空白,也即神秘所在。

片中的一個遊戲是小朋友被兩兩分組,被一串紙做的手環綁在一起,兩人需要一起保證手環不被破壞,一場協作力的考驗正在孩子中展開。節目根據國外原版節目的一些經典科學實驗和中國孩子的特質,重新設計了一些新的科學實驗。遊戲的內在其實是一個科學實驗,“我們能夠考察孩子的共情能力、耐挫能力、延遲滿足能力,甚至是他的協調性和社會性。”孟佳說。

拒絕被想象的“兒童教育”,《小孩的神秘生活》帶你走進孩子世界

在孩子們集體“玩遊戲”的時候,另一個導演組已經挨個去採訪等候在外面的每一位家長了,“你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最難的是什麼?”“你最想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什麼東西?”……當問題拋給家長,最深刻的痛點,也會成為片中最顯眼的表達。

《小孩的神秘生活》解決的是家長想要了解孩子而不能的痛點。

為什麼會選擇4、5歲的孩子作為這個神秘世界的觀察入口?團隊在早期和科學家們溝通時發現,孩子們這時的狀態已經慢慢開始社會化了,“此時其實已經開始決定未來孩子的性格和社會上的角色。”

拒絕被想象的“兒童教育”,《小孩的神秘生活》帶你走進孩子世界

人生第一次有很多個瞬間,該片把人們初入“社會”的這個瞬間無限放大、拆解。當小朋友一諾需要“喝苦瓜汁”,當她實在受不了而落淚時,另外一個小朋友曼可義無反顧地幫她完成了任務。在還比較“以自我為中心”的年齡階段中,這樣的經歷正是人們同理心養成最初的樣子。

在人際互動中,很多時候我們是在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裡不知不覺中學到的一些行為,有些時候也會反其道而行。在幼兒園之外,節目中也穿插了許多家庭活動的段落,“我們有必要告訴觀眾,這個孩子之所以這樣,他是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我們也希望觀眾看完之後,能夠有一種共鳴感和關聯感。”

“很多年輕人還沒有孩子,但每個人都經歷過童年。”在朱樂賢看來,《小孩的神秘生活》的奇妙在於,讓每個人透過屏幕也能看到小時候閃光的地方。

拒絕被想象的“兒童教育”,《小孩的神秘生活》帶你走進孩子世界

為了保持這種神秘,在孩子們的世界裡,沒有大人,更沒有攝像機。“這個地方是之前所有的成年人,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沒有觸碰過的地方。”朱樂賢認為,如果說綜藝節目的第一標準是去找那些長得很萌的孩子,那紀錄片《小孩的神秘生活》更像是一個成年人社會的模擬沙盤,去呈現更多小孩最真實的狀態。

“沒有人把自己當成大人”

“你在魔法電話亭許願了嗎?”

“我許願了”

“能告訴我你許了什麼願望嗎?”

“不能”

……

拒絕被想象的“兒童教育”,《小孩的神秘生活》帶你走進孩子世界

如果我們有機會回到採訪現場,會驚訝於現場只能看見孩子和一套攝影機。

“我們的導演是不跟孩子見面,他們看到的只是攝影機。”孟佳說,為了保證孩子有足夠的專注度,也能夠足夠敞開心扉道出自己的“小秘密”,他們刻意躲了起來。

“沒有人把自己當成大人。”孟佳頓了頓,“或者說,沒有一個人把自己當成一個和孩子不一樣的人。”在創作的過程中,整個團隊首先學會的便是保持童真。一是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發現孩子們所思所想;二是平視的視角才能讓導演和孩子們建立信任,成為朋友。這也是這部紀錄片沒有給人一種低稚感的緣由所在,他們真正把孩子當做一個平等的交流對象,而不是對想象中孩子進行教化。

拒絕被想象的“兒童教育”,《小孩的神秘生活》帶你走進孩子世界

觀察,幾乎成了這部紀錄片最常用的表達方式,《小孩的神秘生活》最後還是放棄了一些充滿距離感和說教意味的表達方式,“這都不如我們所有的攝像機一起面對面地觀察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來得更真切。”

而在觀察之外,又有兩位心理學家在另外一個空間去解讀孩子的行為。

在第一集中,孩子昂米諾“叛逆”地在教室裡到處吐口水,迎來其他孩子的“怨聲載道”,到這時,很多家長或許會疑惑,“孩子的叛逆行為一定是錯的嗎?”圍繞這個問題,人類科學博士沈尹婧解讀道:“孩子們挑戰權威、挑戰規則,恰恰是為了找到自己跟其他人的不同點。這樣孩子才能凸顯個性,才能看到自己。”

拒絕被想象的“兒童教育”,《小孩的神秘生活》帶你走進孩子世界

相較於其他節目專注於糾正“錯誤”,《小孩的神秘生活》更聚焦在“翻譯”孩子的行為,從而引發更多成年人的共情。

為了找到最合適的科學家人選,團隊列了一個近百人的清單,從學科背景到影像表現力,再到溝通進度一一俱全。但這個過程特別困難,因為國內相關兒童行為研究的專家寥寥無幾,很多也是從臨床醫生轉過來的,可能被拒絕一百次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

做這部紀錄片,比想象中更費時費力。

不像日常綜藝節目兩三天就拍完一期的速度,《小孩的神秘生活》進一步體現了紀錄片作為一種“時間藝術”的魅力,每天四十幾臺固定攝像機藏在幼兒園,連續拍了7周,他們經常在鏡頭前等,有時候幾分鐘,有時候長達幾個小時。“因為它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等出來的。”

拒絕被想象的“兒童教育”,《小孩的神秘生活》帶你走進孩子世界

而除了白天的拍攝,他們也需要通宵達旦的來消化素材,“這是一個沒有劇本的東西,所以每天都要總結有沒有重要人物、有沒有精彩故事,明天會有什麼等。”根據拍攝過程中孩子和家長的反饋,他們不斷地調整拍攝進程和遊戲設置,只是為了對中國家庭有一個更親密的瞭解。

付出“物理時間”,然後收穫一段段真實的成長過程,這也是中國紀實節目的成長。

看見家庭之外的成長,

教育紀錄片要解決痛點

中國家長最關心什麼?

在調研期間,整個團隊蒐集整理了共五類,近50個話題點,從學習知識能力的“兒童性教育”“生死觀”,到兒童具體行為表現的“攻擊傾向”“撒謊”等,幾乎所有家長焦慮的議題都能在開拍前被認真考慮過。朱樂賢一直強調,紀錄片拍攝不能是一個閉門造車的過程,“一定要去了解育兒的過程中,中國家長的痛點是什麼,苦惱又是什麼?”

拒絕被想象的“兒童教育”,《小孩的神秘生活》帶你走進孩子世界

“時代的變化也給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很多孩子的個性逐漸凸顯,家長要怎麼和孩子相處?”在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看來,家長也是在不斷學習中的,《小孩的神秘生活》目的也在於此,希望能夠用更科學的、更理性的方式幫助他們看待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種種現象和行為。

從經驗主義到理性主義,紀錄片本身講述的可能是一個個故事,但倡導的卻是一種更現代的教育模式。

在正式決定引進之前,騰訊視頻紀錄片團隊在兩年前的戛納電視節上,就主動與《小孩的神秘生活》英國原版團隊接觸,洽談引進事宜。英國資深兒童節目製片人、多項紀錄片大獎獲得者,特蕾莎·沃金斯(Teresa Watkins),作為《小孩的神秘生活》這檔節目的創始人以及英版節目的總製片人,參與指導了中國本土版本的製作。來北京培訓時也是她第一次來中國,她用差不多一週的時間傾囊相授,大到“為什麼要做這樣一部紀錄片”,小到“每次採訪要怎麼和小朋友溝通”等,一個系統化的工作流程和思維模式進入到中國教育題材紀錄片創作的本土語境。

拒絕被想象的“兒童教育”,《小孩的神秘生活》帶你走進孩子世界

“其實家長根本不知道自己孩子在學校裡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孟佳一直強調,不管是小學、初中,或是高中、大學,孩子的校園生活一直是被想象的,如果能夠讓家長看到日常家庭生活外的那個孩子,或許能夠提供一個更好的成長道路。

與此同時,騰訊視頻曾推出《世界的孩子:我在美國讀高中》用中國孩子在美國高中的學習生活來探討美國高中教育的現狀;即將推出的《真實生長》記錄的又是中國中學裡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代溝、傳統教育與自由教育之間的隔閡、校園傳授的與家庭潛移默化的價值取向之間的爭執等;《我的留美日記》中將教育和紀實類節目融為一體,揭開中國留學生真實生活,拓展教育內容新版圖。

拒絕被想象的“兒童教育”,《小孩的神秘生活》帶你走進孩子世界

朱樂賢說:“我們希望關注一個全鏈條的成長,從小孩出生到上幼兒園,再到初高中和上大學,這裡面有非常多的話題,我們希望能通過這種整體的對中國教育的關注,引發大家共同的討論。”從出生到幼兒園,再到升學的每個階段,對於信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中國家庭而言,教育無疑是永恆的“痛點”。而發現它、記錄它,並嘗試去解決它,正在成為每個創作者的努力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