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概念爆發 AI將如何最大化市場價值?

智慧城市概念爆發 AI將如何最大化市場價值?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人口快速增加與城市土地空間有限的矛盾引起了一系列的城市問題,如能源緊張、交通擁擠、安全監管難度逐步加大等。以大數據、AI、物聯網為核心的智慧城市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城市發展模式。

“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我國將加強現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AI、大數據和物聯網發展,建設新型示範性智慧城市。隨著AI技術與商業的不斷賦能與結合,除了技術外的另一面也開始被放大,比如李彥宏在今年人工智能大會上關注了AI平等獲取的問題,馬化騰四問人工智能,其中一問關於AI能否讓儘可能多的人使用,共享技術紅利,避免技術鴻溝。因此,在落地實際AI應用時,因為現實條件沒提供良好的工具,跨端AI應用開發的技術、時間和成本門檻被提高,開發者如果需要跨端遷移,還得做多次遷移、重構及調優。

城市是什麼?從蘇格拉底到薩義德,從兩河流域到北美海岸,無數城市的定義、理念與主張在這顆星球上演過。但到AI等智能技術到來時,我們卻發現,對於這一領域我們還所知甚少。結合AI技術,智慧城市的細節也更加明顯,主要體現在諸多與民生相關的事項上,如安防、醫療、文娛、金融等方面。得益於人臉識別系統、系統審核系統和視頻結構化技術,AI+安防運用才得到更加廣泛的運用。而醫療數據是輔助診斷和提高準確度的基礎,更是可以在這個醫患關係惡劣的情況下,改善醫患關係。在文娛方面,AI技術運用圖像識別和視頻識別,在適當的場景下投放廣告,對於廣告商來說更加的意義非凡。還有一系列結合AI的技術,像是AI+教育、AI+零售、AI+政務等,將城市生活細節不斷完善,從而打造新型的智慧城市。

不同於PC端和移動硬件,AI的本質是算法模型,甚至是一種統計學和認知學上的邏輯推演。換句話說,AI的一切存在形式都是虛的,是遠離大眾市場的。但在AI的識別、感知、理解與推理能力上爆發的情況下,AI要如何在大眾市場發揮價值呢?AI的應用是多領域的,如果想讓普通人感受到AI,發揮AI的最大價值,就要把AI算法落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AI應用。人臉識別、圖像識別、語音交互等技術。AI驅動智慧城市的概念,已經需要龐大的業務體系、服務能力和平臺架構來支撐,因為能夠全力押注智慧城市佈局,驅動AI進入大眾生活的只有在資金、技術、業務體系、市場架構上有優勢的科技企業。目前在AI+市場上BAT、曠世科技、商湯科技、極鏈科技Video++等知名企業都在AI應用落地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

智慧城市作為城鎮化進程的下一階段,是城市信息化的新高度,是現代城市發展的遠景,整個城市就像一部智能手機,智慧城市管理系統就像是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為各種便民、利民的服務提供基礎數據和服務。隨著城市越來越大,未來還將會出現更多現在還想不到的業務,將物和人更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