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這兩個姓氏,祖上可能是外國國王,300年前才入中國籍

在中國,姓氏數以千計,每個姓氏都有不同的起源,有的非常複雜,經過幾千年的演化才形成了現在的姓氏。有的比較單一,從上古時期形成後就一直使用至今。還有些姓氏起源眾多,在幾千年的發展中不同的分支又加入進來,組成了現在的姓氏人群。

山東的這兩個姓氏,祖上可能是外國國王,300年前才入中國籍

在山東,有兩個姓氏的人可能是外國國王的後代,300多年前才加入中國籍,成了中國人。

中國在歷史上一直比較強盛,是周圍國家膜拜和臣服額對象,在唐朝更是有萬國來朝的盛景。後來到了明朝,朱棣登基後,天子守國門,打得元朝殘餘勢力四散而逃。為了把大明的國威傳到四海,更是派鄭和進行了中國史上僅有的大規模遠洋航行。鄭和七下西洋,歷時幾十年,幾萬人、200多艘船經過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著實讓周邊國家和地區瞭解了大明的強大。

山東的這兩個姓氏,祖上可能是外國國王,300年前才入中國籍

在鄭和經過東南亞地區後,東南亞的不少島國被鄭和浩浩蕩蕩的船隊驚呆了,只是這些船隊就能將他們的國家反覆滅亡好幾遍了,但是鄭和並沒有,他們只是來告訴這些國家,明朝很強大。這些島國被深深的折服,都要到大明朝去看看,膜拜一下。

山東的這兩個姓氏,祖上可能是外國國王,300年前才入中國籍

蘇祿群島(如今的菲律賓)上就有三個島國,這三個島國的國王商量了一下,結伴去大明參觀一下吧,於是這三位拖家帶口,湊了一支340人的龐大使團,前往中國。這一來不要緊,他們發現天朝上國就是不一般,氣勢恢宏的城牆、熱情好客的人們和高大威猛的士兵,都讓他們折服。而天朝上國的皇帝更是器宇軒昂,不由得就想稱臣納貢……

山東的這兩個姓氏,祖上可能是外國國王,300年前才入中國籍

在京期間,明皇朱棣也沒有小瞧這幾位來自東南亞的小國國王,還是以貴賓的標準熱情招待了他們,還贈送給他們價值不菲的寶物,三位國王和家眷在京城流連忘返、樂不思蜀。不過畢竟是國王嘛,來一趟光路上就走幾個月,回去還有一國的事呢,沒辦法只好返程。不過返程途中,其中一位國王東王巴都葛叭哈喇突發急病,眼看就不行了,他留下遺言:"死後要留在中國",說完就離世了。

山東的這兩個姓氏,祖上可能是外國國王,300年前才入中國籍

朱棣以親王禮儀在山東德州厚葬了這位國王,而國王的二子、三子不忍父親自己就在中國,於是主動留下當了守墓人,長子回國繼承了王位。他們參照中國人的方式改了名字,二子溫哈喇改姓"溫",三子安都魯改姓"安",他們就在中國定居了下來。

山東的這兩個姓氏,祖上可能是外國國王,300年前才入中國籍

他們這一家人也逐漸發展壯大起來,不少人也到了其他地方生活。不過,他們卻一直沒有中國國籍,直到在中國296年後,已經改朝換代到了清朝雍正皇帝,他們的代表才正式奏請雍正皇帝要加入中國籍,成了真正的中國人。直到現在,還有當年東王的後裔從菲律賓來山東祭祖。

山東的這兩個姓氏,祖上可能是外國國王,300年前才入中國籍

溫姓和安姓都有多支起源,而在山東的一支起源很可能就是這位景仰中國的島國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