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学习日语经验分享

1 日本名字由来

日本这个国家的名字很有意思,它是根据中国来的。虽然大家都知道,咱们的另一个邻居,韩国,有学者号称自己国家是宇宙的中心,但事实上,从名字上来说,天下的中心还得是咱们中国呀。

唐朝的时候,日本(当时还不叫日本)有遣唐使,见了皇帝皇帝就问他,“你们是从哪里来的?”,遣唐使们合计了一下,这得想一个气派一点的名字啊,就对皇帝说,“我们是从大唐的东边来,大唐的太阳升起的方向,日之本源,所以我们是从日本来的”。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的英文名字 Japan、日语 Nippon/Nihon,跟中文里的日本,其实是同一个发音演变来的。就像英语名字 John,中文翻译成约翰;法语名字 Jean,中文翻译成“让”(这个杀手不太冷,让·雷诺),J 这个字母有时候发音接近于 Y 或 Sh。在马可波罗把 Japan 这个单词传向西方的时代,Japan 这个单词发音可能更接近于“亚本”或者“虾本”,就像山东话把“肉”(rou)念成“又”(you),是类似的。

还有你看日本的国旗,太阳旗,从国名到国旗,都是在向中国致敬。

2 推荐一些日语字典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跟大家分享一些日语学习的工具。首先是字典类工具。我使用的是 Linux 系统,日语字典工具还是比较多的,这里重点推荐一个叫“Gjiten”的,用起来感觉不错。看下面这张截图,注意它允许 4 种查询方式:完全匹配、匹配开头、匹配结尾和任意匹配——因此,这款字典软件特别适用于通过字根对比学习 N 个互相有关联的生词。

程序员学习日语经验分享

除了桌面版字典软件之外,也推荐一些 Web 日语字典工具,比如 http://jisho.org、 谷歌翻译 (https://translate.google.com)、 维基字典日文释义(https://en.wiktionary.org/wiki/%E8%9B%87%E5%8F%A3#Japanese)。 此外还有一个可以查日语发音重读音节的网页,东京大学的一个网站(http://www.gavo.t.u-tokyo.ac.jp/ojad/search/index),大部分的日文字典都没有给出重读信息,除了这个网站。

此外,在使用 Gjiten 的过程中,发现它有很多词语类型、词性的缩写,比较常见的比如 n 代表名词 noun,v 代表动词 verb 等等都可以理解,但也有很多是不好理解的,于是上网搜了一下,发现日本人做事情真的是好严谨,有一个专门的网页解释这些缩写: 日文字典缩写代码 (http://www.edrdg.org/wiki/index.php/Dictionary_Codes)。

3 日语输入法

我在 Linux 底下,用的是一个叫 SKK 的日语输入法,最早是在 Emacs 编辑器下的,但后来也慢慢的被人移植到了 Linux 桌面系统的输入法框架里。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学日语的初期阶段,我经常苦恼一个问题,就是我知道一个汉字,用简体是怎么写的,但对应的日本繁体字是怎么写的,怎么输入的,就不知道了。

中国以前也是使用繁体汉字的,后来进行了简化。日本的情况看上去更复杂一些,一方面它们也使用繁体字;另一方面它们有了一些自己的演化,或者可能保留了更古老的繁体写法;更要命的是,日本人也展开了对汉字的简化,并且有些简化方案是与中国简体字相同的,有些是不同的。

很多中文输入法其实是支持繁体输出的,但肯定不支持日语汉字的输出。比如,简体的“亚”字,如果是繁體的話,應該輸出成“亞”,但如果是日語的話,応該輸出成“亜”(注意上面这句话中的“应”字写法,简繁日也各不相同)。

後来我研究了一下微博上@byvoid 的 opencc 项目,并加了一些修改 , 支持了简体汉字与日文汉字之间的转换。然后将其加入了我的影舞笔输入法,于是我想输出一些日语汉字的时候,可以取个巧偷个懒了。

4 日语单词百词斩

在研究日文字典缩写代码的时候,发现有个代码很有意思,叫 “P”,代表 Priority 优先级比较高的意思,属于常用单词的会带这个代码。所以,我就看了一下 Gjiten 的字典数据,把所有常用单词都抽出来了,每天从中抽 100 个单词进行学习,学习的方法是放到 Emacs 的 org-mode 里,所有的生词一开始都是 TODO,还没有学的,如果我看了这个单词,已经学会了,就标为 DONE,如果还没有学会,就标为 SOMEDAY。现在已经掌握 5000 多个单词了。后面还有 15000 个左右要学的。这就是我的日文“百词斩”了。比如下面这个 Gif 动图,我把第一个单词“慈悲”标成了 DONE,表示已经学会;第二个单词“ランドサット”标成了 SOMEDAY,表示还没有学会,以后再学。

5 中文拼音与日语音读对比分析

百词斩斩着斩着,突然又开了一下程序员的脑洞,就是日文汉字是分音读和训读的,训读咱先不说,那是日本人自己本来的读法;音读,那跟中文发音是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的,基本上相当于古汉语的发音方法。所以很自然的,我想到了要把所有拼音相同的汉字列出来,然后对比它们的日语音读发音。前者的数据可以从影舞笔的数据中得到(最早应该是从海峰五笔里拿来的);后者也可以从 Gjiten 的字典数据里得到。然后写了一个 kanji-pinyin-lookup 的脚本,允许我输入拼音,然后它输出所有相同拼音的汉字的日文音读。比如汉字的 “han”,

程序员学习日语经验分享

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中文 han 字,日文读音都是“カン”(kan)。又比如汉字的“zi”,

程序员学习日语经验分享

可以看到大部分读 し (音同“西”) ,小部分读じ (音同“急”)。

这下我学起日语单词来,那可就如虎添翼了啊。导致我现在掌握的 5000 多个单词中,90%都是汉字词语。既知道如何发音,又知道大概意思,在我看来就算掌握了。

5.1 汉字拼音与日语音读规律总结

我总结出来一些拼音与音读之间的对应规律,挺有意思的

比如几乎所有的拼音前鼻音,在日语里都是鼻音(ん);

几乎所有的拼音后鼻音,在日语里都是长音。

所以像日语里的“先生(せんせい)”、“天空(てんくう)”,它們的発音為什麼是鼻音+長音,就很好理解了,以前我覚得経常会搞混的。

拼音的声母 h,一般对应着日语里的カ(ka)行发音。比如上面看到的拼音“han”。

拼音里的声母 f、b、p,一般对应着日语里ハ(ha)行发音及其浊音バ、半浊音パ。

比如汉字“分”,日语音读根据其唐音、吴音,有可能读“フン”(fun),也可能读“ブン”(bun)。

比如汉字“白”,日语音读可能是“ハク”(haku),也可能是“ビャク”(byaku)。

结合上面第 1 条、第 2 条,很容易理解微博上正在学日语的大V @性感玉米 的问题,他的名字“梁志平”,日语发音是“りょう(liang:长音) し へい(ping:长音;声母 p 对应ハ行的ヘ)”。

有些汉字拼音,相对的日语音读会在后面挂个“ツ”(tu)、“チ”(chi)、“ク”(ku)等小尾巴。

比如上面的“白”字,日语里音读是“哈姑”或者“bia 姑”。“一”念“itu”(“一支”)或“ichi”(“一击”),等等。

关于这个,我有一个边学边记的总结,如下:

程序员学习日语经验分享

程序员学习日语经验分享

程序员学习日语经验分享

程序员学习日语经验分享

拼音“shou”的汉字中,只有 3 个汉字的音读是长音,分别是“收”、“售”、“兽”(以及其对应的日文繁体)。

等等等等。

资料获取方式,关注小编,私信"学习"即可,手机用户可直接私信,电脑端尚未开放此功能,还需下载app,然后私信回复“学习”然后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大家记得点赞收藏,分享转发,关注小编哦!免费领取本文的Java视频学习教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