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的抗癌良方,每一个癌症患者都可以用

叔叔的抗癌良方,每一个癌症患者都可以用


图片来自《滚蛋吧!肿瘤君》


1

叔叔今年55岁,是我们县政府的一名普通公务员。在我看来,叔叔身体很好,几乎没见他生过病,偶尔的小感冒也是挺挺就过去了。叔叔也是一个喜欢运动和锻炼的人,特别喜欢游泳和打乒乓球。据说,叔叔年轻的时候还习过武,一个人轻轻松松可放倒5人。叔叔的生活习惯也不错,他从不抽烟,偶尔喝酒,但是几乎没有喝醉过。

就是这么一个身体健康、生活习惯良好的人,在2015年年底体检时发现肺部有结节。体检医生建议到上一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但是,一方面是心存侥幸——肺癌这种东西怎么可能出现在我身上呢?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恐惧——万一进一步检查确认我真的是肺癌科怎么办呢?在这两种不正常心态的支配下,叔叔一直拖着没去检查。

直到2016年的2月16日,叔叔听到了一个消息:他的一位多年好友被查出了肺癌晚期。这位老友也是一个从不抽烟的人、不需要户外劳作的人。这个消息终于敲响了叔叔的警钟。他觉得“癌症就在我们身边”这句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他着急忙慌地来到县人民医院,以加急的方式进行了胸部的增强CT检查。好在医院做这项检查的人并不多,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影像意见为: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性质待查,感染性病变?肿瘤性病变待删,建议进一步检查。医生建议去上一级医院,最好是肿瘤专科医院进行更全面的检查,因为县里的医疗设备和医生经验在这方面是非常有限的。

叔叔是一位社会经验非常丰富的人。在当地人看来,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政府干部。当然,叔叔是家里的顶梁柱,大小事情都由他掌控。其实,不仅是自己家庭,叔叔甚至是家族里的核心人物。亲戚中很多人在遇到重大事情时,都会来征求他的意见,希望得到他的指导。但是,当那份不明不白的检查意见摆在面前时,叔叔顿时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代之而起的全是恐惧和绝望。

情急之下,叔叔给远在北京工作的女儿打了电话。我这个堂妹从小到大就是一个脆弱的孩子,考试没有考好会哭,父母生病会哭,兄弟姐妹之间吵架怄气也会哭。

没想到,堂妹听后很冷静地说:“爸爸,您坐明天上午七点的高铁来北京,我们下午去看医生,带齐所有的检查资料。”其实堂妹挂掉电话后是哭着跑到医院去挂号,又是哭着在网上查阅资料的。

第二天下午四点,叔叔见到了约好的胸外科医生。医生看完片子后说:“你这个是肺癌早期!需要马上入院做手术。”叔叔原以为,如果他患上了肺癌,医生应该先告诉家属具体病情,而不是直接告诉病人本人。但是医生就是这么直言不讳地告诉了他实情,他还以为是医生在跟自己开玩笑。

但是,医生怎么可能跟病人开玩笑呢?叔叔马上清醒过来。这家医院虽然不是全世界最好的治疗癌症的医院,但也是北京数一数二的肿瘤医院。这里的医生临床经验相当丰富。听到医生的最终结论,叔叔心里的最后一丝侥幸荡然无存。

叔叔扶着女儿的肩膀,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走出了诊室。坐在医院大厅内,父女俩一句话也没有说。不知过了多久,堂妹从包里掏出一堆厚厚的资料说:“爸爸,放心吧。您不会有事的!我查过资料了。给您看病的医生是国内著名的胸外科医生。而且您是肺癌早期,100个人里面大约只有一两个人能像您这么早发现病情。您百里挑一,您是最幸运的人!”

这一堆资料是堂妹从网站上下载、打印出来的,内容很丰富,包括了肺癌的症状、诊断、分期、生存期、治疗方式等基本情况,还有国内外治疗肺癌的医院、医生等的基本情况,以及国际肺癌药物研发的论文。原来,堂妹对肺癌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只为以知识和数据来增加叔叔治病的信心。手术后,对于肺癌的一些知识,堂妹总能以日常语言给出专业的回答。如今想来,是她的这些回答,让叔叔对肺癌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一步步走出对死亡的恐惧。在我们国家,很多人都是谈癌色变,正是因为对癌症没有正确的认识。

听到堂妹的这番话,叔叔的心慢慢平静下来了。第二天,叔叔顺利地入院,经过各项检查,一周后,顺利地进行了肺部肿瘤切除手术。

2

对于肺部手术病人来说,手术后的第二天是最为痛苦的,因为病人需要尽可能地咳出痰来。但是,每一次咳嗽都是钻心地痛,很多病人都想放弃。在医院,我看见叔叔吸进了一口气,却不敢呼出来。这时候,我看见堂妹拍打着叔叔后背、抚摸着叔叔的胸口,一遍遍鼓励叔叔咳嗽。后来我才知道,这些是堂妹临时学习来的。

终于,叔叔面红耳赤地咳出了一口痰。护士连忙说:“咳出来痰就好了。咳出来就可以先歇一歇。”我看看另外两个病友,他们正仰着脖子,想咳又不敢咳,难受无比。护士还在催促着:“赶紧咳,使劲咳,一定要咳出痰来。”

原本我们想请一个护工,但是堂妹说还是她自己照顾比较合适。堂妹觉得护工也许护理更专业,但他们不懂叔叔的生活习惯,而且叔叔是个脾气有点怪的人。而具体的护理工作,她可以现学。于是,在检查和等待手术的过程中,堂妹开始学习护理知识,有时候去护士站问,有时候去跟病房内的护工学习。没想到,经过一周的琢磨,堂妹还真学了不少。

手术后第四天,叔叔顺利出院了。医生说:手术非常成功。病理结果显示,肺癌早期,没有转移,不需要化疗、不需要放疗,只需要按时检查就可以了。

但是,经历过才知道,及早发现、规范治疗只是战胜癌症漫长过程中的第一步,术后的情绪调整也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如果情绪失控,恐惧、焦虑,这些负面情绪很有可能将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出院的时候,叔叔身体的疼痛已经完全消失。手术的成功和医生的鼓励让他对抗癌充满了信心。跟确诊那会相比,叔叔似乎已经将肺癌这件事完全抛之脑后。一出院就笑呵呵地对我们说:“没事了,没事了,不会有事的!”

然而,这种乐观的情绪仅仅持续了两天。叔叔很快意识到,他还是一个肺癌病人,只不过是做过了切除手术而已,而癌症最可怕的地方是复发和转移。在目前的医术和医疗条件下,复发和转移是没有办法控制的,手术也只是有根治的希望,并不能确保痊愈。在复发的恐惧下,叔叔变得自卑、焦虑、急躁。

3

手术之后,叔叔害怕别人知道他得了癌症。在我们这个小地方,很多人以为得了癌症就等于死亡。还有很多人认为肺癌病人经常会咳嗽,咳嗽是会传染的。甚至有人认为肺癌是比肺结核传染更为严重的疾病,觉得肺癌病人应该与公众隔绝。

叔叔非常在乎别人的这些想法。为了避免别人嫌弃,叔叔不再与人交往,整天自己一个人闷在家里,稍有不顺心就发脾气、摔东西。他对社会上所有的事情都看不惯,对所有的人都嗤之以鼻。有一次我发现他还变身键盘侠,对看到的某条新闻做出非常极端的评论。与之前为家人出谋划策、鼓励我们进步的叔叔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叔叔的种种乖戾表现,让婶婶变得害怕。她不知道哪句话没有说好就会引起叔叔的不满,也不知道哪件事没有做好就会招来叔叔的一顿臭骂。婶婶说:“我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少跟他说话,少在他面前出现,少惹他生气。能不见到你叔叔,是我那段时间最开心的事情。”

但是,婶婶的表现不但没有减轻叔叔的恐惧,反而加剧了叔叔自卑。叔叔气愤地说:“果然,得癌症的病人就只有死一条了。你看,连枕边人都要抛弃我了,都要躲着我了。这样的生活真是不如死了干净!”

叔叔整天焦虑、绝望。他说他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也没有人能够实现他的想法,他觉得他活着看不到任何希望。他希望堂妹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希望她马上出人头地。有一次生气,叔叔对着堂妹吼道:“你的进步简直比蜗牛还慢。你这样的成长,我死了怎么能够放心。”

指责之后,叔叔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是我拖累了女儿,她的事业刚刚起步,我本应该成为她的后盾的,如今却占据了她的时间和精力,只能拖她的后腿。还不如死了干净,让她能够安心地奔自己的事业。”

如今想想,如果任由叔叔那种悲观的负面情绪发展下去,叔叔真有可能走上自杀的道路。好在这个时候,堂妹及时地发现了叔叔的心理问题。

一开始,堂妹见叔叔总是闷在家里,她总是劝叔叔出去走走,劝他跟老朋友聊聊天。渐渐地,堂妹发现,叔叔根本不愿意出门,不愿意见人,他害怕见到熟人,害怕熟人询问身体、询问病情,害怕面对他们同情和可怜的目光。

于是,堂妹改变了方法,不再劝叔叔出门。她买回来很多学习资料,陪着叔叔在家看《易经》《老子》《三国志》,一起在网上学习心理学公开课,一起看电视台的养生节目,给他讲解肺癌的各种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休养,叔叔意识到自己的心态是不对的。

“我不能因为别人的错误认识就把自己封闭起来。我应该积极地生活,即使我不能改变别人的错误认识,我也应该忽视他们的错误认识。网络上不是常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吗?”叔叔笑着对我们说。

堂妹深知叔叔的脾气和性格。“对我爸爸来说,讲道理和强迫对他而言都是无用功,只能让他慢慢领悟其中利害。我相信我爸爸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知道他在学习中能够领悟到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知道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正确地面对癌症。”

在堂妹的悉心陪伴和开导下,叔叔逐渐走出了对死亡的紧张和恐惧,他恢复了之前出门散步的习惯,跟过去的老朋友也恢复了联系,聊天、喝茶、下棋,似乎慢慢忘记了自己是个癌症病人这回事。

4

如今距离手术时间虽然只有两年半的时间,但是每次检查结果都让人放心。肿瘤标志物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胸部CT检查的结果显示:与手术后大致同前;B超检查未见异常淋巴结,骨扫描也没有发现异常。医生看完检查结果后总是说:“没有什么问题。按时检查就可以。”

我想,叔叔能有这样的状态,除了医生的高明医术和成功手术外,还跟叔叔及时地调整心态、走出死亡的恐惧有很大关系。我们常听的一句话是,癌症病人不是病死的,是自己吓死的。如果堂妹没有及时发现叔叔的负面情绪,没有及时地帮他走出死亡的阴影,叔叔很有可能整日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走上自杀之路。正是在堂妹的陪伴下,叔叔一步步走出了死亡的恐惧,一步步走向痊愈。

“是我女儿让我看到了希望,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还有责任,我不能因为癌症就自暴自弃、迁怒于人。是我女儿让我有了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

10月份的检查刚刚出结果,叔叔高兴地告诉我:“检查又是一切正常!我觉得我能够闯过这一难关,成为一个抗癌斗士。我已经初步总结出了抗癌的经验,那就是你妹妹整天念叨的:‘希望是治愈,乐观是良药’。”

-END-


文茵,一个爱写作的公司职员。



请关注懒人听书“我们是有故事的人”


- 10 月 新 书 推 荐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X 译言

叔叔的抗癌良方,每一个癌症患者都可以用


《企鹅布鲁姆》《我的原始生活》《活出精彩》


About us

真诚讲述世间每个平凡人的职业和人生故事

带你遇见“一千零一种人生”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故事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