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顆北斗衛星成功進軌,歐洲航天局:悔不該當年

10月15日,隨著地面指揮人員倒計時10秒,一聲令下,火箭點火升空。我國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通過“一箭雙星”的方式將第39、40兩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送入太空。

第40顆北斗衛星成功進軌,歐洲航天局:悔不該當年

在歷時3個多小時的長途飛行後,兩顆衛星被火箭送入了預定的軌道,這次升空的衛星屬於地球軌道衛星,它們也是北斗三號系統中第15、16顆組網衛星。若是衛星後期的測試正常的話,加上之前發射上去的14顆衛星,將共同組成北斗三號衛星網,就可以為我國提供相應的服務了。

眾所周知,北斗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研發與製造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該系統中所需的核心部件、用戶設備等都是我國自主生產的,走的是最具中國特色的重大工程可控發展之路。我國也會加緊相關的技術攻關,進一步提升產品的自主可控性能,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第40顆北斗衛星成功進軌,歐洲航天局:悔不該當年

曾幾何時,我國曾積極參與歐洲研製“伽利略”定位系統,在投入了2.3億歐元之後,卻被歐洲宇航局在在衛星研製的關鍵階段給踢出了局。而美國則時不時在一些局部戰爭中關閉對手的GPS端口,或者搞搞GPS的干擾演習,讓各個依賴GPS定位的國家時常需要擔心自己的飛機導彈成了瞎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國決定不再跟別人搭夥做研發,自己全程研發全自主北斗導航系統。

第40顆北斗衛星成功進軌,歐洲航天局:悔不該當年

北斗三號系統在今年7月份以後就進入了高密度的組網發射期,我國耗時4個月將8顆北斗三號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後面還將2顆中圓地球軌道、1顆地球同步軌道的北斗衛星發射上太空。我國計劃北斗三號導航系統在年底就會形成初步規模,“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在年底就能享受到北斗三號導航系統帶來的便利。

北斗導航系統的正式建立,意味著我國是續美國、歐洲、俄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自己導航系統的國家。北斗導航系統在全面建立之初就為我國的林業、漁業、水利業等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特別是在汶川地震救援中、森林火災預警等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為我國的發展帶來了強勁的經濟效益。

第40顆北斗衛星成功進軌,歐洲航天局:悔不該當年

不僅如此,衛星導航的頻譜資源更是稀有資源,國際上一直遵循“誰先使用就歸誰”的原則。最初的時候,歐洲的“伽利略”導航系統立項在先,原本預留了不少優質頻段給他們的衛星,而中國也曾參與這個項目。但隨著中國離開“伽利略”衛星導航項目,歐洲航天局自己在這個項目上進展緩慢,最後中國的“北斗”系統後發趕超,反倒把這些頻段使用了。現在,隨著中國第39、40顆北斗導航衛星進入軌道,歐洲航天局也只能說一聲“悔不該當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