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

(原文刊载于《教育现代化》2018年7月)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姚国章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电子商务系主任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巫佳茜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2018届毕业生

就职于江苏上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李诗雅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2017级

硕士研究生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教育相较于其他行业的变革几乎是最为缓慢的,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讲什么、考什么”的传统模式基本一直延续至今。这种类似于工厂流水线的人才培养方式,以静态的场景、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化的管理为特征,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报告称,到2030年,保守估计全球约4亿人会因人工智能而导致其工作发生变动,激进预估会有8亿人因为人工智能而失业。人工智能带来的经济社会变革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教育应怎样变革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年轻一代应接受怎样的教育才能不被人工智能淘汰,传统的学校教育应如何转型等等,诸如此类的话题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马云于2017年5月在“贵州大数据峰会”发表演讲指出,“未来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车时代和重新定义的变革时代,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片面强调孩子记、背、算的能力,三十年后孩子们肯定找不到工作,各国、各地区和各个家庭,必须高度关注未来孩子的教育”;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在2017年6月9日出席的《参事讲堂》演讲中掷地有声地指出,“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 就是把‘教育’等同于‘知识’,仅仅靠知识积累是不够的,教育必须超越知识,知识必须与好奇心和想象力充分融合,才能成为创新人才。”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教育究竟何去何从,是一个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20世纪德国杰出的教育思想家雅斯贝尔斯在其所著的《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当今这个人工智能正与人类共舞的时代,这一论断尤其值得我们深思。面对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人工智能发展浪潮,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并引领时代的变革,我们认为,最为关键的是必须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跃升为以“智慧开发”为核心的新模式,实现全方位的教育转型。


1人工智能带给传统教育的挑战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当前最受关注的方向集中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交互、认知推理、机器人学、博弈与伦理和机器学习等,几乎每个方向都跟教育高度相关。传统观念上,“接受教育”等同于“到学校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教师在学校讲授知识给学生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但这种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如果不改变这样的认知,教育必将走入“死胡同”。

01

知识的决定性地位正在丧失

早在17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在《Meditations Sacrae(沉思录)》中留下一句拉丁语——“Ipsa Scientia Protestas Est”,即后来广为人知的“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堪称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观点认为“掌握知识是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根本性力量”。这在当时知识非常稀缺、知识传播方式极为有限的条件下,无疑是十分准确的,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拥有了改变世界的力量。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所积累的各种知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300多年前相比均不可同日而语,尽管“知识仍然是重要的力量”,但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仅仅依靠知识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需要。在新的时代,对每一个个体而言,掌握知识是必须的,但单纯依靠知识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尤其是学生依靠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未来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已经变得越来越小,迫使教育不得不与之相适应。

02

学校“知识传播主战场”的地位正在削弱

“到学校学习知识”长期来是千千万万年轻人成长、成才的共同追求,尤其是能上名校、能跟名师学习,是很多学子所渴求的梦想,但最终能圆梦的毕竟凤毛麟角。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覆盖和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的普及,传统的到学校学习知识的模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可以说,各种在线的、没有围墙的学校正向学子们敞开大门,姹紫嫣红的知识花园正迎接着无数对知识充满渴望的新主人。在新的时代,各级各类学校所固有的“知识传播主战场”的地位正在削弱,随时、随地、随需、随变的知识传播方式正在形成,学校的角色必须与新的形势相适应,尤其是担当着前沿知识传播生力军的高等院校,更需要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曾在1993至2013年担任耶鲁大学校长的理查德·莱文(Richard Charles Levin)是享誉全球的教育家,他说:“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时,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他认为,专业的知识和业务技能,是耶鲁学子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不应该是耶鲁大学教育所承担的任务。这一看似有违常理的论断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教育应该坚守的使命,但在中国能接受这一观点的人还属少数,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必须对此有新的认识。

03

教师的知识优势正在不断遭遇挑战

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和知识的高速累积,知识的迭代速度随之变得越来越快,很多知识的生命周期开始变得越来越短。传统意义上代表着“知识权威”的教师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知识危机,在很多前沿的知识面前,教师几乎和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何成为学生知识学习的引领者,变得越来越困难。在不少高校,越来越多的老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挑战:新兴的知识不一定能比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而变化相对较小的基础知识,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正受到MOOCs带来的挑战,名校名师的MOOCs对普通高校的年轻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青椒”们尚未成长起来就丢失了本属于自己的“地盘”。目前,在考研辅导、注会考试辅导等领域,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名师寡头垄断市场的格局,他们提供的在线课程、视频教程等教学资源几乎成为了考生的备考宝典。从未来的趋势看,大多数高校教师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独特方向和专业优势,否则,自身的地位将会遭遇强大的挑战。

04

学校传授知识

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

在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距。在高校,根据新的形势和社会需求开设一门新的课程,短则半年,长则一年、两年,甚至数年,即使课程正式开设后,所讲授的内容与学生毕业后所需要的知识也可谓是大相径庭。这种知识供求之间的鸿沟长期存在,并有进一步扩大之势。当前有不少用人单位抱怨,新的毕业生上岗后不熟悉企业的业务,不能马上独当一面等,其实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因为用人单位的岗位技能需求千差万别,而学校教育几乎是“千人一面”,要做到无缝对接,肯定是不现实的,关键是要尽可能为学生尽快进入新的角色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传统意义上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正遭遇空前危机,如果不改变这一认知,不但会让我们的学生落后于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也会让我们的学校教育迷失方向,有负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2“智慧开发”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在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的学生如何更好地赢得未来,是全社会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毫无疑问,依靠自身的“知识能力”与人工智能进行比拼,必然无法占据优势,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智慧才是应有之举。因为智慧是人类综合认知能力的体现,是人工智能所无法具备的,它不可能被机器取代,可以说,智慧与生命个体相伴终生,智慧帮助我们焕发活力,智慧能实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01

智慧开发模型

智慧怎么形成、如何开发,并不是能简单给出答案的现实问题。钱颖一教授从爱因斯坦所说过的“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是极度好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中得到启发,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假说。我们认为,智慧是创造性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这一假说的基础上,提出如图1所示的智慧开发模型图。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图1 智慧开发模型图


如上图所示,智慧可看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函数,不仅与“四识”(知识、学识、见识和胆识)直接相关,而且与好奇心和想象力紧密联系,同时更是受思考力指数级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如何推进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育,更多的是围绕如何扩大“知识基数”做文章,但“知识”仅仅是这一智慧模型中的一个参数,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能解释那些考试成绩好、仅仅在知识储存方面有优势的学生将来不一定有大的发展的原因;同时也能解释那些虽然并没有受过良好教育但最终大有作为的成功案例,因为他们可能有些偏科,在“知识”科目中较为薄弱,但其他科目更为出色。

02

智慧开发各参数诠释

智慧模型中各构成参数说明如下:

(1)知识(Knowledge)

知识是智慧的基本来源,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和个人自学等方式获得,是传统学校教育的主要着力点。当前由于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全方位应用,知识的传播渠道已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对学生而言,打好知识基础,拓展知识获取渠道,是开发智慧的基本前提。知识是无止境的,学生在学校学习,尤其是在课堂通过教师讲授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往往只能起到十分基础的作用,必须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播撒优良的知识种子,在需要的时候能结出丰硕的知识果实。

(2)学识(Learning)

学识即通过学习和实践所取得的各类学问、经验及修养等,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相比,学识是个人经过切身体验和深度思考后而内化为自身特有素质的组成部分,往往对客观世界具有独到见解,并能根据自身的认识对复杂事务做出独立判断。对于硕士、博士这样的高层次学生而言,学识是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标志,同时也是最需要提升的目标。学识来源于学习和思考,是知识、经验不断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3)见识(Experience)

有没有见识、见识高低既关系到一个人的格局大小,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未来的发展前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无疑是增长见识的三大路径。对传统的学校教育而言,在增长见识方面存在着天然的障碍,而且不同层次学校由于差异巨大,能为学生增长见识的机会也各不相同。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大多数学校无暇顾及如何提升学生的见识,更多的是在如何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中发力。对中小学生而言,家庭是让孩子增长见识的主体,家长应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

(4)胆识(Guts)

有没有足够的胆识,不但决定着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有勇气去面对各种挑战,而且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直面未来。尽管“胆识”对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和前途命运休戚相关,但在学校教育中这方面的内容十分欠缺,不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胆识”决不是无知者无畏的盲目作为,而是建立在受过良好教育基础之上的有胆、有识,是对未来大势的远见卓识,既具有卓尔不凡的洞察力,又具有敢于担当的执行力。

(5)好奇心(Curiosity)

“好奇心”在个人发展和人类进步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看作是驱动经济社会前进的“车轮”。发明了电报、电话、电灯的爱迪生只在学校上过三个月的学,后来在其母亲的悉心教育下成为了伟大的发明家,超乎寻常的好奇心是爱迪生取得成功的源泉。他在发明了电报之后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能够随着说话声音引起相应震动,从而发明了电话,改变了人类世界通信的进程。在人类科技发明史上,同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牛顿因为对苹果的自由落体产生了好奇,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对沸腾的水释放出水蒸汽将水壶盖掀起产生好奇,从而改良了蒸汽机。可以说,好奇心犹如引领我们前行的指路明灯,带给我们无限希望。遗憾的是,由于受学校条件和管理体制的束缚,绝大多数学生的好奇心不但得不到有效保护,甚至社会各界连对好奇心最基本的认知都没有达成,令人十分忧虑。

(6)想象力(Imagination)

想象力是基于既有的事实而创造出新的可能的能力,是人类创新创造的原动力,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类几乎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起始于想象力的迸发。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不但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没有一种心理机能比想象力更能深化自我,更能深入对象,犹如伟大的潜水者。科学到了最后的阶段,就取决于想象。”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想象力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想象力很少得到真正的重视,有的甚至遭到无情的扼杀。小鸡啄米式的刷题训练几乎成了“条件反射”,与“标准答案”不一致的答题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大量本身并不出于自身兴趣的“兴趣班”几乎瓜分了年幼孩子全部可以利用的时间,最终导致“想象力”丧失殆尽,让很多本具潜能的高分学生最后走向平庸,让人惋惜。对想象力的独特价值认识不足,缺乏提升想象力的有效举措,是当今学校和家长普遍面临的困惑,这是必须亟待有效解决的实际问题。

(7)思考力(Thinking)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思考,尤其是能对未来和未知世界有自己的独特思考。从本质上来看,人与人的差异也主要体现在思考能力的高低上,培养学生强大的思考力理应是教育所追求的核心目标。爱因斯坦早在1921年就高屋建瓴地指出,“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1936年10月15日他在纽约州立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纪念会上发表了主题为“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的演讲时进一步指出,“有时人们把学校看成仅仅是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递给成长中的下一代的工具,但这是不对的,知识是死的,可学生是活生生的,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行为,又视对社会的贡献为其人生第一要义的个人。”由此可见,提升“思考力”既应成为每个受教育者的基本目标,也是学校、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的方向。正因为思考力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突出作用,所以在“智慧开发”模型中被定义为“好奇心和思考力”之和的指数的位置,充分显示出它的独特地位。

3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着眼未来的设想

教育不仅是立国之本和百年大计,而且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同时还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但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困难,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模式带来颠覆式革命的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如何更好地面向未来,为国家、为民族、为年轻一代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不仅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共同努力给出答卷的现实考题。我们从“智慧开发”模型出发,提出以下一些设想。

01

充分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紧迫性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9月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由此拉开了中国教育大变革时代的序幕,这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教育变革历经三十五年的艰难探索,取得了革命性的重大突破。可以说,没有过去的教育改革,绝不可能有中国的今天。但作为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仍然面临着63%的农村孩子没有上过一天高中(包括普高、职高、职中等)、万千学子深陷应试教育泥淖无法自拔以及众多学校担负着的是近乎单一的“知识传授”功能等多方面的窘境,教育如何在新的技术革命形势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仍然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从长计议,精心谋划,真正使教育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让每一个年轻人和他们的家庭因为有机会接受应有的教育而改变命运,看到希望。

02

重新定义学校教育的功能

学校无疑是知识传授的重要场所,学生理所当然需要在学校学习各种知识,但如果将学校教育简单理解成“知识传授”,显然是无法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学校教育的使命。知识作为“智慧开发模型”七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智慧的形成自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与知识相提并论的学识、见识和胆识同样不可或缺,而且必须在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思考力的指数型关联,实现真正的价值。因此,学校需要在进一步巩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和延伸有助于智慧开发的各方面功能,从七个方面整体入手,让学生不仅拥有知识,更能拥有更高的智慧。

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仅学习专业知识只能让人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或者说像一条受过很好训练的狗,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学到宝贵的东西,仅靠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在我国,无论是中小学校还是高等院校,围绕基于“知识传授”为出发点的考试比拼模式还普遍存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绊脚石。对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对学校教育的认知,重新定位学校教育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如爱因斯坦所希望那样的“和谐的人”。

03

开辟更为广泛范的传播渠道

教育与医疗和住房被称之为中国新的三座大山,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学习进步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资源分布的矛盾”,要解决这一根本性的矛盾必须依靠大力拓宽知识传播渠道来实现。从我国的长期发展来看,能通过考试升入到理想学校进行深造的学子毕竟凤毛麟角,即使入读名校,能有机会跟名师学习、能学到社会急需课程和知识的机会也十分有限。

从学生单纯学习知识的角度来看,当前除了到学校上学之外,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尤其是MOOCs的出现,为优质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分享提供了独特的条件,成为传统学校所承载的“知识传递”功能的重要补充力量。除此之外,网络大学、手机端APP授课等方式都已成为新的学习渠道,拓宽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但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还存在极大的差距,所以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不断拓展知识传播的渠道,开发出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目标更为明确的线上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是一项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国家教育基础性工程,各地各级政府机构和相关学校应积极参与、协力推进。

04

努力引导学生成为自身智慧开发的主人

在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下,人们通常把学习书本知识叫做“读书”,把老师教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叫做“教书”,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几乎天天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课本上内容基本都是知识,课堂笔记记录的是知识,教师传授的主体是知识,考试所考的重点还是知识……可以说,学生几乎成为了知识的奴隶,最终的结果是,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不断重复上演着“听完—学完—背完—考完—忘完”的永恒剧幕。毋庸置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教育效果的直接对象。在知识积累浩如烟海、知识更新一日千里的今天,学生如果无法担当起自身智慧开发的主人翁,就会被淹没在知识的海洋中,找不到前途和出路,显然很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曾说,“我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爱因斯坦曾说,“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都说明一个道理,学生在学校停留在学习知识这个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知识学习”提升到“智慧开发”这个高度,综合考虑知识、学识、见识、胆识、好奇心、想象力和思考力的同步发展,才能真正成为智慧开发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去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

05

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创新之路

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教育大国,当前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超过3700万人,中小学在校生人数超过2亿。无可否认,今天的年轻人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决定着明天的中国有什么样的未来。归根结底,我国教育的重大问题还是集中在“知识传授”的应试教育上,学生以掌握知识的多少论英雄,几乎从幼儿园开始陷入无休无止的知识大比拼的竞争,犹如高速公路上一辆一辆超载的货车竞相超速力争排在最前面一样,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老师,都苦不堪言。如果我们能充分认识到,在新的技术革命面前,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无法应对未来,我们就能够对教育的自我革命形成应有的共识。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创新之路是必然的选择:

第一,要千方百计提升我国适龄人群总体受教育的水平。斯坦福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罗斯高教授的研究发现,墨西哥大部分没有上过高中的年轻人只有三个选择:一是打杂工,做玉米饼等没有福利、没有未来的工作;二是偷渡到美国去打黑工等,这条路将因为特朗普“修墙”而被终结;三是加入到贩毒等犯罪组织(目前墨西哥的犯罪组织几乎100%的参与者都没有高中学历)。我国的当前低教育程度年轻人的出路当然远超墨西哥的水平,但在未来人工智能大发展的时代,没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一代前途绝对堪忧,因此要举一国之力普及高中教育,尽快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同时要让更多的年轻人能有机会上大学,释放出一个国家巨大的人力资源红利,造福千千万万的家庭和社会。

第二,要积极鼓励评价体系多元化的探索。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检验知识掌握程度为目的的评价体系正面临着无情的冲击,面对人工智能大潮,必须建立起以智慧开发为中心的教育导向,逐步摒弃以分数对知识掌握水平进行评价的模式,建立起多元化的、有助于智慧开发的评价体系,引导高素质人才的成长。这方面美国的很多经验值得借鉴,比如鼓励中小学生对现实社会问题进行科学探究、比如增加非标化成绩的升学录取指标、比如安排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这当然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改革的阻力显而易见,但时代在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变,教育理所当然需要顺势而为,积极拥抱变化,以与时俱进的变革引领时代发展,主动为时代进步赋能。

第三,要充分释放全社会办教育的巨大潜能。教育既关系到每一个个体和家庭,又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需要社会各界多方投入人力物力的宏大工程。一要大力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互联网教育体系建设,让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更多的学习者提供保障,切实有效地弥补优质师资不足的瓶颈;二要加大社会资本参与中小学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的支持力度,可采用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运行模式,形成多元化的办学主体,激发强大的教学办学活力;三要充分调动名校名师参与教育创新的积极性,要通过开发MOOCs课程、建立直播平台以及名师线上工作室等多种方式为他们搭建发挥更大作用的舞台,同时为他们提供更高水平的待遇保障以激励其潜能的释放和自身价值的发挥;四要鼓励企业和学校充分联姻,更好地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结束语

我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设有围墙的,要考上理想的学校进行深造必须符合相应的苛刻条件,但满足千千万万学子的学习进步需求、助力他们成长成才不仅不应该设置人为的门槛,而且应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可能的条件,因为这既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又决定着每一位年轻人的命运。人工智能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孕育,正进入前所未有的爆发期,教育无疑是受其影响和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育模式向以学生为本、以“智慧开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变,已成为顺应人工智能大潮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完成这一重大的转型,必将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社会各界长期而又艰苦的努力才能达成。“智慧开发”模型及其七个要素一定程度上阐释了教育变革的方向和思路,但远未达到完善的程度,希望能通过这方面的分析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育关乎你我,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大局,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新形势下,为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作出我们应有的选择。

附:本文第一作者姚国章教授对美国高校的考察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哈佛大学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麻省理工学院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普林斯顿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纽约大学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斯坦福大学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南加州大学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华盛顿大学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作者参加俄勒冈州立大学建校150周年展览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俄勒冈州立大学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作者在波特兰州立大学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STEC数字大学

人工智能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来「STEC研究No.001」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创新思维,构建以“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教育(Education)、文化(Culture)”为核心的新型数字大学,由中南信息科技研究院和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联合打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