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傳奇人生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一心想要併吞臺灣,日本人搬出了一套理論,就是說臺灣長期以來是沒有主人的海外孤島,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回溯歷史,至少在清朝年間,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就不這麼認為。臺灣的第一條鐵路,臺灣的電力電報等基礎設施都是在劉銘傳任內完成的。雖然劉銘傳在臺灣只待了六年,在他老早定下以此建設為全國模範的決心,

大刀闊斧,使臺灣成為全清朝最進步的一省。這麼愛臺灣的首長,為什麼被迫要辭去臺灣省巡撫職位?

當他搭船離開基隆港要返回大陸時, 又為何感慨地說,他禍臺者必定是日本人!

現在一塊來回顧臺灣現代化之父劉銘傳!

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傳奇人生

劉銘傳1836年出生於安徽的肥西縣, 從小就學得一身好武藝,據說他雙目如電,說話嗓門很大,同年夥伴都怕他。他不好讀書,喜歡以主帥身份,帶領夥伴們玩打仗遊戲。他也不屑農耕,更不想通過科舉榮身,但他喜歡研讀兵書、戰陣、五行等雜書。曾經因為劫富濟貧殺人成了官府追捕的要犯。後來劉銘傳興辦團練,趕上了太平天國運動,他率團英勇和太平軍對抗!

當年10月,淮軍與太平軍展開了一場惡戰,戰鬥打得異常慘烈, 不被外界看好的淮軍,最後不僅勝了,而且是大獲全勝,在和捻軍起義軍作戰的時候他已經瘋到了,作戰過程中,他積累了很多功勞,甚至有軍功的子爵了。在清朝,這個爵雖然不是世位襲的了, 但是已經算是很有成就的武官!

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傳奇人生

1862年劉銘傳加入李鴻章的淮軍,號稱大潛山人,因為他老家有座大山就叫大潛山。

在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過程中戰功顯赫,成了李鴻章麾下的大將。

1865年提升成直隸總督!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時,臺灣形勢惡化起來,在李鴻章的推薦下,作為一名功勳累累的將領,劉銘傳得到重新啟用。

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結束在鄉間隱居多年生活的劉銘知道後憤然而起,響應朝廷重返沙場,殺敵報國。清朝政府先任命他擔任督辦臺灣事務大臣,不久又受福建巡撫加兵部尚書頭銜。他開始在臺灣的傳奇人生,也許他也知道他會在臺灣留下那麼多痕跡。

劉銘傳積極在臺灣基隆增加炮臺,加強臺灣北部的防護力,又聘德國技師重建基隆炮臺,並配備強勁大炮,火力增強數倍。在基隆河護尾,設水雷局和水雷營,炮臺與水雷的組合形成了一套完整海岸防護體系。

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傳奇人生

孤拔率領大軍多次進攻臺灣,劉銘傳率兵奮勇抵抗好幾個月,法國將軍孤拔率法軍在多艘軍艦和百餘門大炮的猛烈炮火掩護之下,開始向基隆進攻。守軍在劉銘傳的率領下,英勇抵抗大約兩小時,最後被迫後撤。

最後由於法國在鎮南關大敗之後,中法簽訂停戰協定中法戰爭之後。此時清政府意識到臺灣南洋樞紐的關鍵位置。

於是1885年清政府決定臺灣建省。福建巡撫劉銘傳成了臺灣第一任巡撫,六年巡撫任內劉銘傳在國防行政財政交通教育都進行大膽改革,但沒有錢萬事難,劉銘傳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財政。他大刀闊斧規定鐵路由商人承建將來再歸官,鐵路築成後由官督辦,由商經理所有,運費官方收九成償還鐵路本利,商得一成。

總共在清朝時期,它在臺灣一共建成了102公里長的鐵路,途經17個站,這17個站就從今天的基隆到新竹,當時叫基隆跟新竹站。

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傳奇人生

這條鐵路事實上就是一個茶葉運輸路線。劉銘傳大舉建設的同時也引發反彈,最具爭議的就是撫藩,其間用武力征討,使得不少原住民被迫離開原本的生活領域,開山斧翻跟,把原住民生活區納入管轄,就是把原住民徹底的融入漢人的生活體系,那這必然產生巨大的衝突。

1890年由於劉銘傳推行的諸多洋務措施,而利益受損的臺灣保守士紳相繼上書朝廷進行彈劾。因種種壓力之下,讓劉銘傳直到1891年6月4號卸任巡撫。

在此期間齊銘偉為臺灣做了諸多貢獻,這是誰都比不了的。一直回顧清朝至臺前後200多年間奉旨駐臺的官不在少數,但提到對臺灣貢獻最大的非劉銘傳莫屬。

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傳奇人生

甲午戰爭之後,臺灣割讓給日本,劉銘聽到消息後悲憤臥床,晚年雙眼全盲,離開臺灣。後人稱劉巡撫,對臺灣可以說是鞠躬盡瘁。為臺灣打下發展基石的重要推手。

劉銘傳在臺灣任職期間,大力改善臺灣原住民的生活環境,加快了臺灣當地的近代化進程,所以他又被稱為“臺灣近代化之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