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什么死后一年才下葬?出殡当天,送葬队伍为什么会臭气熏天?

罗玉波


慈禧是19世纪后半叶最有权势的东方女性,他从1861年辛酉政变后开始掌握大清权力,直到1908年11月15日去世,共计掌握清朝权力47年之久。而她死后却等了一年之久才下葬,而且出殡的当天臭气熏天,这是为什么呢?



慈禧停灵一年是需要准备随葬品

众所周知,慈禧生前奢侈无度,同样她死后的葬礼也是声势浩大。慈禧去世后,留给了隆裕太后一道遗旨,要求在皇极殿停灵治丧。而清朝规定太后去世会在慈宁宫停灵,天子去世在乾清宫停灵。慈禧要求在皇极殿停灵,等于是越级处理。

隆裕太后得到慈禧的命令后,开始为慈禧的丧事大操大办,准备了大量随葬物品。比如棺椁底部铺的是金丝织成的锦褥,上面点缀了无数米粒大小的珍珠。还有慈禧身上覆盖的陀罗尼经被,上面有820颗珍珠,当时估价在16万两白银以上。入殓时慈禧身穿金丝织成的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头上戴着镶嵌珍珠宝石的凤冠。

以上还只是慈禧入殓时的服装被褥,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大量的珠宝玉石,珍贵的金玉佛像,珊瑚宝石等等,这些随葬品的估价在当时超过了2亿两白银以上

。而准备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时间的,也因此慈禧停灵达到了一年之久。



慈禧葬礼臭气熏天

慈禧停灵一年后,在1909年11月9日举行奉安大典,从北京到河北遵化的慈禧定东陵,距离达到了125公里,也因此这一行程走了整整5天,花费了超过150万两白银。

一路之上浩大的队伍散发出了阵阵恶臭,究其原因是队伍过于庞大,而且征用无数的骡马,这些骡马随吃随排,导致一路之上臭气熏天,跟随在队伍后面的王公大臣和奴仆家眷不得已都捂着鼻子前进。

即便是躲在轿子里的隆裕太后也是捂着鼻子,原因在于按照清朝规定,慈禧出殡时,她需要怀抱为慈禧上供的贡品,而这一路之上,祭品已经变质,发出了阵阵恶臭。

慈禧盛大的葬礼过后仅仅两年多的时间,清朝便土崩瓦解,而慈禧的定东陵也在其下葬后19年引来了孙殿英的盗掘。当溥仪命人重殓时,慈禧墓葬中已经空无一物,身上的金丝衣物也被盗墓者盗掘一空。


我是越关


最近网上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慈禧死后近一年才下葬,到出殡时尸身严重腐烂,送葬队伍所及之处尽皆恶臭熏天。

然而与之矛盾的一种说法则表示,慈禧安葬多年后,孙殿英盗掘皇陵时扯出了慈禧的尸体,见其尸身完好,光彩依旧,并行了不轨之举。

对照两种说法,显然是极为矛盾的。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

事实上,我个人觉得前后两种说法均为谣传,但却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因为,大家太恨慈禧了!

尽管慈禧已经故去一个世纪,但她的声名却早已狼藉,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在大家心中,无论是慈禧尸体腐烂不堪,还是遭受军阀凌辱,都是罪有应得,恨不得拍手称快。于是,很多人没有兴趣辨别真伪,在屏幕前暗自叫好便是了。

不过,抛开个人情感不谈,还是得好好分析下事情的真相。毕竟,即便是叫号,也得弄个明白不是。

慈禧去世于1908年11月中旬,那是北京的气温已经不算高,收敛入棺后,倒也不易腐烂。加之棺椁较为严实,封闭性较好,其尸体倒也不至于迅速腐烂。这一点,在孙殿英盗掘慈禧陵墓时的情况中便可证实。

不过,传闻中慈禧尸体丝毫未腐烂,出棺时栩栩如生,那就是有些夸大了。在停尸期间,尸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依然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只是程度有所不同罢了。

慈禧的尸体搁置了长达近一年的时间,从几乎跨越了四个季节,肯定是具有腐烂变质的问题。

不过,尽管尸臭是存在的,由于棺椁的封闭性很好,也人们在外面所受的影响不会很大。那么,送葬队伍又为何发臭呢?

其实,这是网络上的一种夸大。按照当时的卫生条件,送葬的队伍从北京到清东陵,一路上风尘仆仆,众多役夫聚在一起,身上的汗臭便已经够人忍受的了。另外,由于心理因素,总会觉得搁置了一年的尸体会发臭难闻。

至于慈禧死后近一年才安葬,主要是因为光绪、慈禧相继去世,清廷着实自顾不暇,十分慌乱。又加之皇家丧礼繁缛,需要准备各项陪葬品及筹办各种事务,慈禧晚于光绪下葬,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夕阳下的晚枫


1908年11月15日,傀儡皇帝光绪帝突然暴毙。次日,晚清实际统治者慈禧也因病去世,时年73岁。但慈禧在1908年就去世了,但她直到1909年11月9日,在将近死了一年后,棺材才从京城抬到遵化清东陵正式下葬。


为何要过一年呢?

其实不难理解,一般慈禧这种级别的人都是要厚葬的,再说她生前那么奢侈享受,死前自然也是无法接受简葬的。

既然是要厚葬,墓室自然需要制作特别宽敞、精致。不仅要制作的好,还需要放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拿来给老佛爷陪葬,比如她身上的金丝礼服,口里的夜明珠,身上铺满的珠宝都是通过很长时间精挑细选和花大功夫制作的。

正是因为墓葬清东陵需要很长时间去摆弄,不得马虎,不能敷衍,所以才会拖很长时间。即便是慈禧生前就已开始着手操办修建了十几年陵墓,但让慈禧死后就下葬,时间还是不够充裕。


而且慈禧是太后,下葬时间也不得马虎,一定要黄道吉日,不能在不吉利的日子下葬,这样就导致时间又容易拖后。

最重要的还是要准备筹办葬礼,一年时间筹备肯定是要的,毕竟按慈禧的味口一定得隆重,一定要风风光光,估计还得排练。想想慈禧的60大寿提前多长时间准备吧,就可以推测出她的葬礼时间绝对不会短。

所以一年时间完全能理解。

至于为何臭死熏天,最大原因倒不是因为尸体放了太久,生了臭味。因为历朝都有统治者推迟下葬,为了防止发臭,尸体都会用特殊的防腐香料,加上质量、品质、封闭性都顶尖的棺材,尸体身上的味道基本会覆盖住了。

最大的臭味来源应该是粪便,这粪便多为马匹骆驼的,因为京城到清东陵还有有很长一段距离的,运数量庞大的葬礼要用到大量的骆驼和马匹。由于走的慢,骆驼、马匹则会留下一路的粪便,这粪便过久了,味道就有了。


除此之外,陪葬礼品中据说还有慈禧太后生前喜欢吃的满汉全席,这路上过久了,早馊了,肯定有味了。

粪便加上馊了的饭菜味道夹杂在一起,这时刚好顺着风向飘来,这味道谁试过?


夏目历史君


慈禧死后,差不多是过了接近一年的时间才下葬的,其尸臭味估计也就在棺材散发出来,然后随风飘散着,风到之处,当然还是能味到那股恶心的味道的。那么慈禧为什么死后不马上下葬呢?

葬制

古代的葬礼和现在还是有点区别的,什么样的人按照什么样的葬制,慈禧该不该去合葬等问题,得编纂出来一整套方案,然后严苛的按照这个来执行。慈禧挂了之后,清廷的主心骨算是散了,当时的局面也没有一个能统领全局的人出来,在没有主心骨的期间,再加上应该也有人对慈禧是有意见的,现在慈禧挂了,当然就敢出来表达了。故而对于慈禧的葬礼的规格定论多多少少还是会吵那么一阵子,最后各方才妥协,这些都是要时间的。



选吉日

如今都有些地方的人,下葬还得选日子。更何况慈禧的葬日呢,所以在各方妥协完葬制之后,就得选个好日子来葬慈禧了。所以最终时间才间隔这么久下葬慈禧。这期间是有争论和妥协的。



既然争论葬制要时间,葬制确定之后选吉日又得需要时间,这一叠加时间当然就有点长了,故而慈禧挂了隔年才下葬。


淡看天上月


慈禧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人,统治清王朝半个多世纪,她的葬礼自然是穷尽奢华。

慈禧陵从1873年破土动工,历时六年完工,耗银200万两。

1895年,以年久失修为由,慈禧陵全面重修,一直到慈禧去世前才重修完成。

重修后的慈禧陵,豪华精美程度堪称紫禁城。

1908年11月5日,慈禧逝世,葬礼准备一年时间,直到1909年11月9日才举行奉安大典。

慈禧葬礼之奢华,令风雨飘渺的晚清王朝更加雪上加霜。

清政府严禁京城百姓观看慈禧出殡,为防止百姓观看,清政府实行路口禁行,并用蓝布遮挡起来。

因为神秘,所以传出诸多灵异之事,以满足百姓的猎奇之心,比如慈禧棺椁滴血,发出恶臭。


五味社


慈禧太后生前是一个贪图享受的人,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比如说洗个澡前前后后要用掉40多条白帕子。


死后,慈禧太后也同样要把这份穷奢极欲带到另外一个世界,其陪葬品掏空了大半个国库,什么珍珠宝石只是寻常东西,动辄以万来计数。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在指定年仅3岁的溥仪为皇帝之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虽然慈禧在生前已经开始修筑自己陵墓,但直到死的那一刻,还没能完工。因此,工匠们又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勉强把慈禧的陵墓修好。当然了,慈禧的葬礼也不能马虎,风雨飘摇的清政府花了大量的时间来筹备。

因此直到1909年11月9日,在将近死了一年后,慈禧太后的棺椁才开始从京城出发,缓缓的朝陵墓走去。

根据当时留下来的一些照片可以看出,慈禧出殡那天,送葬的队伍非常庞大,宫女、太监、护卫的人数接近万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支军队准备出征。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慈禧送葬队伍中不断有阵阵恶臭产生,这当然不是从慈禧棺椁里面传来的,毕竟慈禧已经死了一年了。

原来,在这送葬的队伍中,为了搬运数量庞大的陪葬品,使用了大量的驴马,它们可不是讲卫生的主儿,随地大小便那是常事。

而且,隆裕太后给慈禧精心准备了满汉全席带到另外一个世界。“贴心”的隆裕太后为了不让美味佳肴冷掉,便命人把食物装在瓶子里,旁边还放上火炉子烤着。从紫禁城到清东陵的这一路上,食物烤久了,味道就变了。

于是,驴马粪便的气味混合着食物变质的气味,就在送葬的队伍中弥漫开了,想来也不是很好闻吧!


胡史乱翔


1908年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先后去世,两位帝国的掌权者同时离世,让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失去了主心骨,加上新帝年幼,大清上下陷入了短暂的慌乱之中。

慈禧太后生前活着奢侈生活,死了仍然希望如此。尽管大清已经负债累累,她仍然命人为自己修建了浩大的陵墓,陵墓修建工作花了十三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也让大清帝国雪上加霜。



慈禧太后为什么会死后一年才下葬?那是因为慈禧太后奢侈无度,她的安葬同样也是如此,文武百官需要很长的时间做准备。就拿慈禧太后安葬穿着的金丝礼服来说,衣服是匠人用金丝一针一线缝制而成,上面还绣满了珍珠宝石,这件衣服缝制花费了大半年时间。


送葬队伍为何会臭气熏天呢?一是因为慈禧太后尸体发臭,不过由于棺材紧闭,所以味道不是特别重。臭气的主要来源是牲畜的粪便和那些慈禧太后生前喜欢食用的食物。陵墓在河北,从紫禁城到陵墓需要很长的时间,食物就会变味发臭。


麦地传奇


1908年11月15日,在清光绪帝驾崩后的第二天,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也寿终正寝。光绪帝和西太后双双去世,使得早已不堪重负的清政府雪上加霜,宛如天塌地陷一般。

虽然清政府已经外强中干,但慈禧生前却极为重视自己的万年吉地,曾多次考察和督促地宫的营建。慈禧的陵寝名为“菩陀峪定东陵”,前后建造了十三年,可谓劳民伤财。

慈禧死后,也绝非像寻常百姓一般草草掩埋,而是需要遵循丧礼,同时筹备敛葬和陪葬用具。加之光绪与慈禧几乎同时去世,因而操办起来更是极为困难,需要耗费较长时间。

因而,尽管晚清政府已内外交困,还是强撑着颜面给慈禧太后、光绪帝操办了一场风光的葬礼。

此前有人称:由于当时的藏尸技术有限,棺椁中的尸体早已腐烂发臭,下葬队伍行进之处,可谓臭气熏天。

实际上,当时慈禧的棺椁很封闭性很好,即便存在尸臭,也不至于臭气熏天。况且,据说后来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慈禧尸身保持较好。

其实,唯一可以解释送葬队伍气味难闻的原因,行进中的杠夫散发着一股汗臭,加之随行的骡马等牲畜,一路排放粪便,才使人觉得气味难闻。只是,这种臭味倒也不至于称之为“恶臭”。


碣石樵子



作为晚清时期的统治者,清朝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慈禧太后,终于在1908年11月份,继光绪帝驾崩后的第二天,也寿终正寝。掌控大清这么多年,在位奢侈荒芜了这么多年的慈禧,并没有因为驾鹤西归而放弃对大清的剥削,相反,慈禧和光绪的接连去世,使得早已不堪重负的大清,又再一次雪上加霜。


历代帝王,甭管自己在位期间国力如何,人民生活水平如何,自己是否做出了多么耀眼的政绩,但都对自己去世以后的容身之处颇为重视,作为晚清的实际统治者的慈禧一样如此,在经过多次考察后,慈禧的陵墓终于确定了,为了满足自己的心愿,慈禧的地宫可谓豪华无比,就光建造时间,就前后用去了十三年,想想这是十三年间,所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想想都咋舌啊。


但统治者高高在上,脑子里当晚不会想到自己如此这般会对普罗大众带来什么影响,相反的,她能想到的不仅要高大上,且还要比历代帝王的都要豪华,而更为关键的是,前后一下子两位统治者去世,按照礼制,筹备这些敛葬和陪葬的物品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所以,从上述这一点,也基本上可以解释,为什么慈禧会在去世一年后才下葬,其原因就是因为准备时间长。而题主说道的“臭气熏天”,酒翁认为,这所谓的“臭气”,有可能不是慈禧尸体散发出来的臭味,虽说那个时候对尸体处理的技术没有现在先进,但我们从后来孙殿英盗墓可以看出来,慈禧的尸身还是保护的非常好的,并没有腐烂,没有腐烂,则不会产生臭气。


但要说到这臭气的来源,酒翁则认为其最大的可能性是来自于当时送葬队伍,如此多的人,可谓浩浩荡荡,这中间有杠夫,杠夫会产生汗臭味,有骡子和马,会产生粪便,粪便也会产生臭味,所以,题主所谓的“臭气熏天”极有可能是上述人群产生的。与慈禧的尸身关系不大。


谢谢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们会喜欢~


寒舍阅独


为啥慈禧太后要死后一年才下葬这问题要解答,来得简单,找福地,还有风光大葬一顿,这可能跟清朝的皇室习惯有关系。 然而,我觉得奇怪,没有人提出疑问,为啥光绪帝竟然死后一天,慈禧太后才寿寝。 光绪帝是暴毙的,会否是慈禧太后的心腹,眼见她寿命不保,害怕光绪執政,在慈禧太后临终前一天,把光绪帝毒杀身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