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陷套路貸,偷手機還息,老爸:咱開過貸款公司,咋還上當?

從雞西到哈爾濱的高速公路,47 歲的劉海峰每年都要驅車往返幾十趟,每次到哈爾濱,不是談生意就是由此乘飛機去外地,風風火火,也風風光光。唯獨今年 4 月的這一回,他來這兒是給犯了 " 事兒 " 的兒子聘請律師的。兒子犯的 " 事兒 ",讓他至今難以置信——一直用著各種名牌高檔手機的兒子,竟然會去偷別人的手機,而且不到一個月就偷了 9 部!

因為這,來哈爾濱前,劉海峰沒敢告訴任何朋友,他覺得太丟人了 …… 兒子 " 犯事兒 " 的原因,更讓他不解:偷手機竟然是因為陷入了 " 套路貸 "!

富二代陷套路貸,偷手機還息,老爸:咱開過貸款公司,咋還上當?

和繼母吵翻後離家出走

為了高消費陷入套路貸

在雞西,劉海峰是個有錢人,開過礦,包過路橋工程,小額貸款公司剛興起那陣子,他也開了一家。劉海峰比較保守地告訴記者,自己比不了那些超級富豪,但即使兒子不掙一分錢,正常地消費吃喝,養活他一輩子也不成問題。可事實上,兒子怎麼能滿足於那些正常的消費?

劉海峰的兒子劉博,今年 23 歲,一年前從哈爾濱市一所民辦大學畢業。上大學四年,劉博的生活很奢侈。除了學費外,每個月父親給他的生活費就高達 1 萬多元,而一旦有了新的女朋友,就會將近 2 萬元。劉博上大三那年,說啥要買一輛保時捷,劉海峰沒給買,說一個學生別太張揚,等畢業了就給他買。畢業了,劉博舊事重提,父親剛要答應,就遭到繼母的阻止。繼母是 7 年前嫁給劉博父親的。當時,劉海峰和妻子離婚不到半年。

劉博很討厭繼母,認為她不但剋扣自己的生活費,還經常在父親面前說自己的壞話。因為買車的事兒,劉博和繼母吵了起來。他大喊:" 我花的是我爸的錢,跟你沒關係!" 繼母則咆哮道:" 有能耐自己去賺錢,花老子的算啥能耐?"

一氣之下,劉博離家出走,他以為父親能打電話讓他回去,可父親沒有。更讓他失望的是,父親還聽了繼母的話切斷了他的經濟來源。

劉海峰迴憶說,當時自己也很生兒子的氣,覺得他很不要強,所以任由他一人去外面闖一闖,磨鍊一下,哪怕碰碰壁 …… 沒想到,兒子的確沒少碰壁,可意志卻沒有磨鍊出來,反而跌進了套路貸陷阱。

富二代陷套路貸,偷手機還息,老爸:咱開過貸款公司,咋還上當?

無力還貸被迫鋌而走險

四處偷手機仍無法還息

兒子家住哈市的一位大學同學,為劉海峰還原了劉博離家後的生活。

同學說,劉博從雞西來到哈爾濱時,口袋裡只有幾百元錢。可他不想工作,每天泡在網吧裡。錢,花沒了就向同學和朋友借。大夥都知道他家裡有錢,絕不會賴賬,所以就像當初在校園時一樣紛紛借錢給他,可他們沒想到,這一回,借 100 元能還 200 元的劉博竟然失去了 " 償還能力 "。

劉博是個愛面子的人,為了還同學和朋友的錢,他決定到網絡上借錢,反正借的也不多,自己只是暫渡難關,所以一開始他並未多想。據他了解,劉博第一次在網絡平臺上借了 1 萬元,而到手後只有 7000 元,一個星期後就得還 13000 元,一個星期就支付了 6000 元的利息,著實嚇人。舊債沒還清,新債就滾滾而來,不得已,劉博只好拆東牆補西牆,跌入了套路貸的陷阱。短短半年,當初只借的幾萬元錢就滾到了 20 餘萬元。

這下,劉博慌了,他兩次給父親打電話要錢,可父親沒有理他,甚至連電話都不接。現在,父親劉海峰很後悔,當初不該和兒子置氣,連他要錢的理由都沒問。

與繼母之間的矛盾以及父親的冰冷態度,劉博大失所望,而當他給在雞西姥姥家住的母親打電話時,母親的回答讓他徹底絕望:" 我哪有錢,要錢找你爸要去!"

錢,沒要來,可劉博每天卻要面對貸款公司鋪天蓋地的恐嚇和糾纏。手機裡,不停發來催賬短信,有時,一天幾百條。連上網的錢都沒有了後,劉博住到女朋友與別人合租的公寓。可這裡依然沒有逃過催債人的眼睛。好幾次,貸款公司委託的一幫催債人,把他們堵在屋裡,謾罵甚至打耳光。劉博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找來的,但清楚自己再也逃不掉了 ……

據警方稱,被套路貸逼得走投無路的劉博,最後開始鋌而走險,今年 5 月,他假冒在校大學生混入哈市多所高校的食堂和閱覽室,趁一些學生吃飯和看書之際,盜竊手機,至案發前,一共盜竊了 9 部,市值 3 萬多元,獲取贓款 1 萬多元。對於鉅額債務而言,這些錢簡直杯水車薪。

富二代陷套路貸,偷手機還息,老爸:咱開過貸款公司,咋還上當?

父親痛心之餘十分不解

兒子怎能輕易上當受騙

案發後,劉博涉嫌盜竊罪被刑事拘留。起初,父親劉海峰對於兒子的犯罪行為很是震驚,對於兒子的犯罪動機更是不解:" 我家開過正規的貸款公司,他怎麼能不知道網上貸款的那些貓膩兒?"

震驚也好不解也罷,兒子畢竟因盜竊身陷囹圄,23 歲的大好青春,留下了灰色的一筆。此時此刻,相信劉博在高牆內正沉痛地反思自己。而該反思的,不應僅僅是他一個人 ……

近一段時間以來,關於年輕人深陷各種各樣套路貸的報道不時見諸媒體。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年輕人的確是套路貸理想的發放對象:他們已經踏入社會,有一定消費需求又缺少穩定經濟來源,再加上涉世未深,相對比較好騙。

縱觀近年來被曝光的一系列影響惡劣的遭遇套路貸事件,基本上都和手機、網絡存在一定關係。這和人們的直觀感受也相似,如果在現實中,要面對面忽悠一個年輕人直接上門去尋找放貸的民間機構或者社會人士借錢,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年輕人都會直截了當拒絕。但是藉助手機、網絡,通過短信、APP、社交媒體等渠道設下各種套路,輕而易舉就會突破年輕人的心理防線,甚至出現諸如 " 裸貸 " 這樣的匪夷所思之舉。

警方提醒,年輕人 " 超前消費 " 要慎重,確需借款要到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辦理。遭遇 " 套路貸 ",要保持沉著冷靜,避免直接與對方產生暴力對抗,保存相關證據,及時報警求助。

(文中人物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