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項「成都智造」摘得成都科技最高獎

2015年度成都市科技進步獎、專利獎昨日頒獎

157項“成都智造”摘得成都科技最高獎

從直奔航空產業創新鏈的“大型樞紐機場行李高速自動分揀設備的關鍵技術研究及樣機研製”,到服務民生的“醫星智能電子病歷系統”,再到生物醫藥核心價值鏈的“藥物臨床前評價研究技術體系建設及應用”……昨日,在全市科技創新大會暨“2016創交會”“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總結大會上,2015年度成都市科技進步獎、專利獎同時揭曉,100項2015年度成都市科技進步獎,57項2015年度成都市專利獎摘得成都科技最高獎。

校院地協同創新轉化項目增幅明顯

據悉,根據《成都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經市科學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嚴格評審,報市政府批准,2015年度成都市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共100項,其中一等獎13項,二等獎26項,三等獎61項。

在此次獲獎項目的推薦單位中,成都高新區、成都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分別以18項、9項位居前列,四川大學、青白江區則分別以7項成果位列第三。

記者瞭解到,緊隨“成都新十條”等新政的推進,相較歷年獲獎項目,來自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西華大學、成都大學、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等校院地協同創新轉化項目增幅明顯。

此外,從獲獎項目的專業領域分佈來看,生物醫藥、人口健康、電子信息分別以15項、15項、14項佔據了獲獎總量約“半壁河山”。除此之外,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以及建築、市政、交通領域獲獎項目佔比也較大。

金獎專利成果轉化產值

均在“億元級”

根據《成都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經市專利獎評審委員會嚴格評審,報市政府批准,2015年度成都市專利獎獲獎項目共57項,其中金獎6項,銀獎21項,優秀獎30項,多項技術填補國內外空白。

記者瞭解到,在此次獲獎的57項專利獎之中,在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方面成效突出,其金獎專利成果轉化產值均在“億元級”,其中,來自“萬江港利科技”的校企協同創新項目“自動化滴灌嵌入式田間控制器”已實現1億元產值,由“光明光電”研發的“近紅外光吸收玻璃、元件及濾光器”已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以上。與此同時,從獲獎項目的專業領域分佈來看,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分別以12項、11項、10項位居獲獎領域前三。

記者 繆琴 文豪 繆夢羽 製圖 江蕊松

破譯成都科技最高獎的創新“密碼”

記者走進摘得成都科技最高獎的“成都智造”

157項“成都智造”摘得成都科技最高獎

“機場行李托盤分揀機”讓行李分揀速度提高了3-4倍

157項“成都智造”摘得成都科技最高獎

“自動化滴灌嵌入式田間控制器”實現節水、節能50%以上

項目點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項目“機場行李托盤分揀機”

機場行李“登機”提速 每個行李自有“身份證”

你是否曾有過抱著愉快的心情外出旅行,卻在登機後因為機場行李處理太慢,遲遲不能送上飛機導致飛機不能按時起飛而影響了你美好的假期?是否曾因為行李“搭”錯班機,和自己分隔兩地,要在目的地等上幾天以後行李才能回到你的身邊而為此懊惱不已?這一切可能正是因為傳統行李分揀設備的處理能力低,且較容易出現錯誤,出現嚴重問題時,甚至能導致整個機場運行的癱瘓,造成不可估計的損失。

隨著2015年度成都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頒佈,由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第二研究所和民航成都物流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托盤分揀機,將會讓你能輕鬆地踏上旅程,免去你的後顧之憂。

讓行李無差錯準時“登機” 機場行李精準分揀提速3-4倍

托盤分揀機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分揀效率高,最高時可達6000件/小時,與傳統轉盤“推臂式行李分揀設備”的處理能力相比,這項摘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項目,讓行李分揀速度提高了3-4倍。

“簡而言之,就是通過讓行李實現快速精準注入、高速平穩輸送、快速精準分揀等一系列技術,使得你的行李能夠準時‘登機’。”民航成都物流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毛剛告訴記者,這項“成都造”創新項目已獲得專利授權7項,包括院士在內的專家團隊對該產品的鑑定結果為:“整體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達國際領先水平。”

“這個項目未來的發展空間非常大,是打造智能機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毛剛分析,眼下,他們研發的產品已經成功應用於重慶江北等國際機場,不僅提高了機場整體服務水平,而且其成果轉化應用已實現產值約9億元。“接下來,我們有實力也有信心去積極參與包括首都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等在內的大型樞紐機場行李系統建設。”

行李增加“芯片識別” 加密“身份證”輕鬆追蹤行李軌跡

基於行李丟失問題而研發的RFID(無線射頻識別),將實現對行李的全程跟蹤,為你的行李保駕護航。

據瞭解,在值機櫃臺處打印行李條時,RFID打印機就將行李的關鍵信息寫入複合在行李條中的超高頻RFID芯片中。每件行李綁紮了這種行李條後,就像行李攜帶了一個經過加密的“證明文件”,當行李在經過輸送、安檢、分揀、運輸等多個關鍵環節時,安裝在這些環節的固定式或者便攜式RFID閱讀器就可以從行李條中讀取這些信息。

在未來的智慧機場,在多個機場後臺軟件系統組成的信息處理中心的支持下,旅客、工作人員等可以通過便攜式設備、固定式設備實時瞭解到行李託運的關鍵信息。

項目點擊:專利獎金獎項目“自動化滴灌嵌入式田間控制器”

遠程檢測土壤是否“口渴” 讓每一滴水物盡其用

滴灌是將具有一定壓力的水,過濾後經管網和出水管道(滴灌帶)或滴頭以水滴的形式緩慢而均勻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種灌水方法。該技術可有效減少土壤水分的無效蒸發。同時,由於滴灌僅溼潤作物根部附近土壤,其他區域土壤水分含量較低,因此,也可防止雜草的生長。並且滴灌系統不會產生地面徑流,且易掌握精確的施水深度,十分節約用水。

由“萬江港利科技”開發完成,獲得2015年度成都市專利獎金獎的自動化滴灌嵌入式田間控制器又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控制精度可達99.9% 節水、節能50%以上

據悉,該專利是提供一種自動化滴灌田間控制器,該控制器擴展功能強,能夠兼容不同通信方式,適應各類外部接入設備,針對不同的使用環境可以做出符合當地情況的調整,以達到最佳灌溉效果。只需安裝一個不大的控制器,便能實現覆蓋約400多畝土地,並且不需要外接電源,只需通過控制器裡的電池便可以維持機器正常運轉約1年時間,電量耗盡後,只用更換新的電池便可繼續使用,控制器的拆卸回收也十分方便。該“成都造”專利還通過無線數據傳輸網絡,實現對遠程土壤含水量的自動計量檢測,以此來調控灌水時間等;閥門控制精確度可達到99.9%,並且通過不斷的技術優化,目前已經可以做到3秒完成操作。

這項“成都造”專利的技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灌溉自動化系統工程的建設,顯著提高了我國水資源的綜合管理水平,可有效提高田間設備運行的效率和利用率,目前,在原有灌溉模式的基礎上實現了節水、節能50%以上,增產30%的管理目標。

在全國節水灌溉市場前景巨大

據悉,該專利技術產品已成功應用於新疆建設兵團農七師棉花自動化灌溉系統工程等。目前,該專利成果轉化已實現產值上億元。

目前國內有大型灌區434處和中型灌區1800處,灌溉面積分別為2.4億畝和2.3億畝,如果到2020年完成大中型灌區全部續建配套及實現高效節水改造任務,則預示著10年內國內農田節水灌溉市場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以上,由此可知,本專利技術產品在全國節水灌溉市場前景巨大。

記者 文豪 繆夢羽 攝影 張全能 王若冰 謝明剛

【獲獎項目點擊】

1、優質豐產甘藍型三系統雜交油菜蓉油系列新品種選育與應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項目)

由成都市農林科學院完成。該項目有效保障了食用菜籽油優質安全和菜籽餅粕的飼料化利用。該項目在同類研究中達國際先進水平。研製的成果可促進油菜增產和農民增收,促進養蜂業和鄉村旅遊業發展,改善土壤結構和土壤肥力,保障食用油有效供給和優質安全。項目育成品種在全國累計推廣3777萬畝,農民新增純收益21.25億元。

2、醫星智能電子病歷系統(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項目)

由成都成電醫星數字健康軟件有限公司完成。本項目針對市場上電子病歷系統存在的問題,研究開發了一體化架構的智能化電子病歷系統。獨創了合理用藥與輸液系統和多維數據庫技術,開發了與漢文兼容的蒙、藏、維文電子病歷,建立了全面的智能化醫療質量管理控制體系,實現了電子病歷質量的智能化監控。該項目屬自主創新研發,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到2015年底,已經在801家醫院和6個區域推廣應用。

3、一種貼膜工件生產工藝項目(專利獎金獎項目)

由成都宏明雙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該專利通過貼膜、膜切、衝壓成型三個步驟,實現工藝創新。該專利用於移動通訊設備中精密屏蔽組件表面貼膜環節,創造性地在精密屏蔽組件金屬原料帶上表面的中間粘貼覆膜帶改變原需人工貼膜的複雜,保證了自動貼膜工件生產工藝的技術形成,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