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企業網站安全嗎?

隨著技術發展,企業網站對雲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大家總擔心數據洩露、數據丟失等情況。企業要對自身的網站網絡安全重視起來。

你的企業網站安全嗎?

研發地網站建設

首先我的數據要有備份

如果你的網站被黑或劫持了,如果網站數據有備份,可以很快的恢復網站,否則你的企業網站就算是廢掉了。只能重新再做,這個對企業的時間和資金成本都是比較大的。考慮企業網站的安全,購買相應的安全設施,比如防火牆,中端防護等等這些東西。

黑客也是隨著技術的發展而進步的,傳統的機房有防火牆設備,大概三個月或者一年更新一下就可以了,現在所有的網站數據在雲服務器上,黑客是24小時攻擊的,企業不可能僱一個人24小時防護。而且黑客具備一些更專業的技術能力,更專業的技術工具。

針對這些企業是沒有能力進行網站安全防護的,80%企業網站都是處於毫無防備的狀態。企業需要更加專業的人來幫他們做網站安全工作。

第二,整體的安全能力包含安全產品+運維策略

雲維策略是我們主動自動適應當下整體安全趨勢的變化,安全產品就是剛才講的,一定要有所謂的安全主機,安全產品加上人工形式幫助我們實現整體的安全雲維防護。

怎麼做好防護分為三部分。

首先要能做一個預測,傳統的網絡架構更多是攻擊來了有一些安全設備能進行阻斷,傳統的壘成牆,所以這就是防火牆的來源。其實不然,很多黑客會繞過安全防護,長期潛伏在內網。

黑客攻擊分多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要像小偷一樣踩點,蹲在那兒看,看到業務系統或者是網絡安全架構存在那些薄弱點,找到薄弱點進行下一步植入,不管主動也好被動也好。

比如給你發一個郵件,點開了之後下一個軟件存在電腦上,或者直接通過已存在的漏洞給你導進去相關的東西。

當攻擊進入內網後可能不會馬上爆發,因為它更多會潛伏下來,隱藏,然後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才會爆發。所以我們要有預測,時刻知道我們的網站是不是有可能被黑客攻擊和利用的地方。

其次我要在發現攻擊的時候能及時處理,而不是發現攻擊之後開始找人處理,更好的是我們希望在爆發攻擊前就能做到相應保護。

最重要一步是實時監測,對業務系統進行監測

我們知道360等殺毒軟件當監測到病毒之後進行殺毒,殺毒完之後你覺得安全了,其實也不一定。因為主機和主機之間是相互通信的,當你感染病毒之後可能感染到其他人,在你本地把這個病毒殺完之後,別人還是有可能感染到我們。

這個攻擊是相互的,所以我們要有一個持續監測的機制。一定要配合產品加上人工智能才能夠實現對互聯網,對整體的業務系統,對企業網站有一個比較好的保護架構,有效的安全保護。

我們首先通過互聯網業務,通過我們的雲端網絡安全服務產品,來實現一個多步實施的監測,把我們上雲系統引流到我們雲平臺上,讓它對服務器或者是網站進行72小時預測響應,提供危險預警,危險防護。

當我們發現危險之後做到及時防控,全過程都可以讓用戶看到。我幫你防護了多少攻擊,你的網頁被篡改了多少次,我都有一個相應的數據,這才是對用戶最好的交代。

預測我們要做到防患於未然,每天持續地對網站進行評估,進行掃描,掃描網站底層包括數據流是不是存在一些報漏。

舉個例子,比如我的一個運營工程師,一般是晚上10點以後就下班,他這個主機如果晚上10點左右還有對外發起攻擊,我就認為這是一個危險源,我能通過系統,通過攻擊行為的深度學習,在攻擊發起前就可以進行防護。這也是基於整個安全大數據平臺+人工智能做到高效的防護。

監測,能夠主動監測,而不是被動感測,不是你把這個東西給了我,我才做這樣一個監測,而是通過我的雲眼能夠主動朝這個服務器發起監測掃描,能夠實時地看,能夠有一個主動性的評估,風險監測。

快速的轉變,深信服有T4級響應,專家服務,首先從T1開始發現一個問題之後,由T2工程師下發單子給到T1深信服的技術人員,我們深信服更多做渠道,由原廠工程師,當我們雲眼掃到問題之後給T2工程師,他來確認這個東西是不是真正的。

網絡這個東西我不敢保證監測的所有東西都是對的,所以有一個人工確認機制,幫客戶確保這個東西確實存在,我把這個單子派給T外工程師,直接現場進行服務,如果工程師搞不定涉及到T3,以及T4進行智能服務,這是我們實時響應的規劃。

同時我們提供毫秒級頁面切換,當我發現網頁篡改以後直接把網頁封了,或者切成一個靜態的,本身我會反存到我本地,當我監測到你的業務系統可能存在篡改的時候,我會及時把動態頁面緩存到我切的靜態頁面,然後後臺快速響應幫你快速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