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代官員退休的待遇,難怪當時人人都想做官

最近知聞君在公交車上聽到了一對父子的談話,父親大概四十多歲,一直在叮囑旁邊上高中的兒子好好學習,以後考公務員光宗耀祖,於是知聞君便蒐羅了古代官員的待遇,發現了國人幾千年來痴迷做官的原因所在,下面知聞君就單單盤點一下古代官員退休後的待遇吧。

盤點古代官員退休的待遇,難怪當時人人都想做官

明朝之前,大部分朝代官員的退休年齡是70歲,退休之後,這些官員可以享受在職時的同等俸祿,知道壽終正寢。

盤點古代官員退休的待遇,難怪當時人人都想做官

明朝的時候,大部分皇帝制定的退休政策都是文官60歲退休,武官50歲退休。退休的時候,官員可以增加一個品級,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如果你退休之前是一個七品的縣令,那麼退休的時候就自動升到六品,享受六品官員的待遇。

盤點古代官員退休的待遇,難怪當時人人都想做官

那麼,古代官員退休後都有哪些特權呢?

第一:退休金

古代大部分皇帝制定的退休政策都是退休後按照品階領取俸祿,少部分皇帝是不管官階大小,統一按照每個月200-500斤糧食發放。

盤點古代官員退休的待遇,難怪當時人人都想做官

第二:節日福利

古代官員退休後,品階和身份依然是存在的,國家規定的節假日可以穿相應品階的官府去參加政府舉辦的活動,並且有對應品階的節日禮物可以領取,即便是國家財政不足的情況下,也可以在節假日的時候免費參加當地政府舉辦的宴會,免費吃喝,結交達官貴人。

盤點古代官員退休的待遇,難怪當時人人都想做官

三、田地和房產贈與

古代大部分皇帝在官員退休的時候,都會在官員的故鄉賞賜給其一塊良田(注意,單位都是以百畝起的),如果國家財政富裕,還會賞賜一些金銀財寶或者國家出資給其在故鄉修建房產府邸,國家官員即便是退休了,在當地也是大地主,所以說民國時期的大部分地主,祖上基本都是做官的。

盤點古代官員退休的待遇,難怪當時人人都想做官

四、賦稅豁免

古代的中央財政主要靠農業稅收來維持,所以無論旱澇,農民們都有很高的賦稅,遇到戰亂還要額外增加徭役,但是退休的官員,可以享受賦稅豁免,保證自己旱澇保收。

盤點古代官員退休的待遇,難怪當時人人都想做官

四:隨時召回

古代官員即便是退休了,也會有隨時被朝廷召回的可能,所以即便是告老還鄉了,在當地的威望也不下於當地的父母官,而當地的官員閒著沒事也不敢隨便得罪這些退休官員,所以即便是退休了,品階還是在的,也就是說,古代官員即便是退休了,說話還是會有很大的分量。

盤點古代官員退休的待遇,難怪當時人人都想做官

對於古代官員退休的待遇,大家看完後有什麼感想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